我的姐姐张爱玲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我的姐姐张爱玲
张子静 / 季季
简介
我的姐姐张爱玲
同一个秋千架上的童年,截然两种的人生旅途,张爱玲唯一的弟弟回忆姐弟身世,家庭变故,人世沧桑……
第1节:前言 如果我不写出来(1)
前 言
如果我不写出来
张子静
1
张爱玲散文集《流言》的第一篇文章是《童言无忌》,发表于一九四四年五月的《天地》月刊。那篇文章共有五个子题:钱、穿、吃、上大人、弟弟。
我的弟弟生得很美而我一点也不。从小我们家里谁都惋惜着,因为那样的小嘴、大眼睛与长睫毛,生在男孩子的脸上,简直是白糟蹋了……
我比他大一岁,比他会说话,比他身体好,我能吃的他不能吃,我能做的他不能做。
有了后母之后,我住读的时候多,难得回家。有一次放假,看见他,吃了一惊。他变得高而瘦,穿一件不甚干净的蓝布罩衫,租了许多连环图画来看……大家纷纷告诉我他的劣迹,逃学、忤逆、没志气……
2
张爱玲笔下那个"很美"而"没志气"的弟弟,就是我。
我今年七十四岁,住在上海市区的一间小屋里,是个退休十年的中学英文教员。
我姐姐发表《童言无忌》那篇文章时,二十四岁,是上海最红的专业作家;我二十三岁,因身体不好自圣约翰大学经济系辍学,尚未正式工作。那时看到姐姐在《弟弟》里对我的赞美和取笑,并没有高兴,也没有生气。甚至看到文章的结尾:"他已经忘了那回事了。这一类的事,他是惯了的。我没有再哭,只感到一阵寒冷的悲哀。"那时,我也没有悲哀。
3
一九九五年中秋次日,从太平洋的彼岸传来我姐姐离开人世的消息。那几天,我的脑中一片空白,时常呆坐半天,什么也想不出来。后来我找出《流言》,一翻就是那篇《童言无忌》。重读《弟弟》,我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汩汩而下了!"很美"的我,已经年老;"没志气"的我,庸碌大半生,仍是一个凡夫。父母生我们姐弟二人,如今只余我残存人世了!
这么多年以来,我和姐姐一样,也是一个人孤单地过着。父亲早在一九五三年过世,和姐姐比较亲近的母亲,则在一九五七年逝于英国,姑姑也于一九九一年走了。就是和我们不亲的后母,也于一九八六年离世。但我心里并不觉得孤独,因为知道姐姐还在地球的另一端,和我同存于世。尤其读到她的文章,我就更觉得亲。
姐姐待我,亦如常人,总是疏于音问。我了解她的个性和晚年生活的难处,对她只有想念,没有抱怨。不管世事如何幻变,我和她是同血缘,亲手足,这种根底是永世不能改变的。
4
一九八八年中,一位熟知我们家世的老人拿着一页报纸来找我。他神色慌张地说:
"你姐姐可能出事了!"
他摊开那张报纸,只见他用红色圆珠笔圈起来的地方有一行字:
已故女作家张爱玲……
我一时吓坏了。一九八三年,我曾和音讯中断三十一年的姐姐第一次通上信。但后来她常搬家,去信都被退回,再度音讯断绝。看了报上那行字,我不免将信将疑起来。我祖父张佩纶享寿五十六岁,父亲张志沂得年五十七岁,母亲黄素琼六十一岁谢世;一九八八年,我姐姐也有六十八岁了!但我想:她是著名的作家,如果故去,新闻应该会报道的,我并没有看过啊。
我于是打电话或走访在上海的亲戚朋友,都说"不知道有这回事"。我还是不放心,又写信给住在美国的亲友,打听的结果也都是"没听说这消息"。我只好到上海市政府华侨事务办公室,说明我的疑虑,并把一封我写给姐姐的信请上海市侨办代为处理。
第2节:前言 如果我不写出来(2)
那封信后来通过国务院侨办寄到洛杉矶领事馆,才辗转问到我姐姐的新地址。一九八九年一月终于跟她通上信(注),悬在我心中半年多的疑虑才得以化解。
从这件事,我获得三个结论。其一是,那位报纸编辑可能国文水平太差,错以为"已故"就是"以前",才会闹出这个笑话。其二是,那位编辑也可能道听途说,未经查证,贸然地就让我姐姐"已故"。其三是,我姐姐长期幽居,亲友很难获知她的近况,万一她身患急病需要救治,无人能适时伸出援手。我一人独居,情况不也相近?从那年开始,我日间都把小屋的木门开着,邻居进进出出,路过都会探头看一下。
另外我也想到,我们姐弟都已到了日薄西山的年纪。相差仅一岁,她先我而去或我先她而逝,恐怕上帝也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啊。但是来日无多,这个答案是肯定的。
5
一九八九年终于和姐姐再联络上后,我就决定要为姐姐写点东西。姐姐在她的散文中,也写了一些早年生活的片段,但未及于生活的全部真相。还有一些事则是她没写、也不愿写的;在这方面,姐姐有她的自尊,也有她的自卫。加上后来与世隔绝,关于她的种种传说,就如前述那则"已故"一样,以讹传讹,更为扑朔迷离,神秘莫测。
姐姐和我都无子女。她安详辞世后,我更觉得应该及早把我知道的事情写出来。在姐姐的生命中,这些事可能只是幽暗的一角,而曾经在这个幽暗角落出现的人,大多已先我们而去。如今姐姐走了,我也风烛残年,来日苦短。如果我再不奋力写出来,这个角落就可能为岁月所深埋,成了永远无解之谜。
但是人的记忆并非唯一的真实,而且大多是主观的真实。过去数十年的生活波荡,我没有日记,也失散了很多珍贵的照片和资料。完成这本书,除了依凭记忆与亲友的佐证,也参考了一些相关的数据。如果内容有所偏差或失误,尚祈爱护姐姐和我的各方人士,能够惠予指正,以求善美。姐弟一场,责无旁贷,诚恳道来,但求无愧耳。
撰写本书的过程中,在数据查证方面,得到新闻界前辈龚之方先生及我的表哥黄德贻、表妹黄家瑞(台湾著名电视明星张小燕的妈妈)等亲友的协助,谨此一并致谢。
并祈姐姐在天之灵笑纳。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于上海
(注)一九八九年姐姐给我的信内容如下。
小弟:
你的信都收到了,一直惦记着还没回信,不知道你可好。我多病,不严重也麻烦,成天忙着照料自己,占掉的时间太多,剩下的时间不够用,很着急,实在没办法,现在简直不写信了。你延迟退休最好了,退休往往于健康有害。退休了也顶好能找点轻松点的工作做。我十分庆幸叔叔(子静注:我们在家对父亲的称呼)还有产业留下给你。姑姑是跟李开第结婚--我从前在香港读书的时候他在姑姑做事的那洋行的香港分行做事,就托了他做我的监护人。Dick Wei的名字陌生,没听说过。消息阻塞,有些话就是这样离奇。传说我发了财,又有一说是赤贫。其实我勉强够过, ............

书籍插图:
书籍《我的姐姐张爱玲》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我的姐姐张爱玲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