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画我心_意象对话解读人心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9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画由心生(自序)
画图画,可能是我们在幼儿时代就能做、就会做的一件小事,即使是没有参加过稍微正规的训练,比如绘画班、美术课,等等。做这样一件小事,对于我们来说真是再简单不过了。然而,你只需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信手涂鸦之作竟然是个宝贝。
用这个宝贝你可以来了解自我,也可以了解他人,甚至可以了解世界。当然,怎样使用这个宝贝,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就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拿到了晃金绳,可是不知道该怎样用,结果还是捆住了自己。对图画进行分析的方法,在心理学上叫投射测验。大概的意思就是,通过你画出的图画,来分析你潜意识的活动。往往这类画都是需要预设主题的。而用心理意象分析的方法,就比投射测验灵活宽泛得多。也就是说只要你画出图画,画上的内容即视作你的潜意识反应,或者说潜意识用形象(意象)来表达自己。只不过,如果是你刻意画的(比如你学过画画,运用了一定的技法),读出的潜意识信息相对少一些罢了。
那么,怎样读懂这些图画呢?这就是本书所展示的。首先,每幅图画,都有解析。如果,你先自己猜着分析,然后再看我的解析。那么你可能读了一半书,就可以 “半部论语治天下”了。如果,你只是按图索骥式的对照,就好像查字典,不先过过脑子,就找答案,那么就只能当个“半仙儿 ”了。要被人问起,你跟谁学的,千万别提我的名字。书上给出的解析,有的是直接分析的(是什么),有的会有比较详细的意象解释(为什么),也有的是直接给出一些指导建议(怎么办),这也都是我的一家之言,仅供你参考。其次,书中会提供一些分析的小技巧,也都是我积累的经验,可能会有些偏颇。但,如果你要纠错,不妨先试着做了,看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这样,就成为你的经验了。最后,我要告诉你,在边玩边思考地读完全书后(如果你能坚持一个月),你就已经完成了心理咨询师一项重要的基本训练-如何读懂自己和他人。
当我刚刚开始步入心理学大门的时候,就是先开始分析图画的,那时我还在上大学,每当同学们看着我给他们分析,又啧啧称是的时候,真是满心的喜悦。现在,我就把这份喜悦捧出来与你分享!
Ⅰ.如何读懂自己和他人
画出“心”的方法
画这种画,最简单。如果你有幼儿园中班的水平就可以动手进行了。这样的画是不需要进行构思的,只要脑子里大概冒出个情景或图像就可以了。也许你会说,我想出来了,可是画不好甚至不会画怎么办?的确,你的疑问是有道理的。第一,你没学过正式的绘画训练和表现技法,画不好情有可原。但这恰恰是你的优势,越是自然越好,这样就像是没有化过妆的人,这样分析起来更容易,因为一眼就能看出这个人的美和丑来;第二,对于自己觉得难画的东西,你想用什么形状和线条表现都可以。就像四岁的小孩,他可能画的是乱七八糟,但他说这儿是石头,这儿是大海,这儿是闪电,总之,自己清楚就可以。让别人看也许就会有道理了,因为图画是象征性的语言,是你认为你画的仅仅是一把正在开火的手枪,但会让别人感觉到你最近总会有愤怒的情绪体验。这时,你会恍然大悟,自己还真是这样。
所以,你只要随心所欲地画就好了,别的就留给分析者去做吧!
画是心的语言
可能在远古时代,还没有语言产生的时候,绘画作为原始人的沟通方式就已经出现了,那时画就是语言。现代的心理学家,也认为绘画会表达人的无意识心理。在我看来,画就是人内心世界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人的性格、心理成长历程、情结、人际关系、自我评价等心理内容。它是一个人对自己及现实世界的心理反映,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人的心理现实,即自己和世界在你的心里更真实的反映。比方说,一个中学生,自己的现实生活好像与别的同学没有什么差别,而在他的画中,却是自己被关在一个笼子里。这说明他在心理上有一种被束缚的状态。即使现实生活的条件很优越,但在心理上是不快乐的。我也曾自己试着画过一些图画,比方说,我第一次画的就是一张桌子,上面铺着一块桌布。当老师问我,你为什么要铺桌布,我顿时感到很窘迫。原来这块桌布代表着我对自己的掩饰,用心理学的行话说,就是自我开放度较低。这时我第一次在画画中发现自己有这样一个特点,以前我却从没意识到。
所以,画上的每一笔线条、每一块图案都是自己内心的反映,它要比现实中的你更坦诚、更直白。当你能够读懂这些画时,这说明你已经可以真正和自己的心灵开始交流了。
主题与绘画内容的关系
当你看到一个主题,比如笑脸、植物之类,你自然会有一个想象出来的情景,然后把这些情景画出来。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些奇怪的事情发生。就是从表面上看,这个情景或画出的情景与主题不一致。比如, “笑脸”,在画中完全看不出有笑脸的意思,甚至完全跟笑脸不搭界。这时,千万别以为画画的人(包括你)画错了、跑题了。这恰恰是潜意识的表达方式,它不是用逻辑思维来看待事物,而是用想象或意象的方式进行象征性的表达。比方说,我初次见到某个人,对方还没有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先闪现出一只猴子的形象。因为这时我的潜意识感觉这个人是只猴子。但在现实中,我遇到的“主题”是一个初次见面的人。所以说,不管你画出的内容是什么,它都是潜意识对这个主题的形象描绘。
那么现在反过来说,一幅你随便画出的图画,即使没有主题,它也同样反映出你内心的心理活动。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把握 “第一印象”
见到一幅图画,就像我们见到一个人或某个事物,都会有第一印象。这个第一印象的好坏,其实直接决定着我们对这幅画的评判。也许你觉得这样就会不够客观了,我也承认你说得有道理,但是我们不能做到把 “第一印象 "或者 “第一感觉 "排斥在外,否则我们遇到的危险会是,以客观的名义为主观产生的第一感觉找看似合理的理由。所以,让我们的第一感觉姑且呈现。比方说,你看到的这幅画,有一种轻松感,画的各部分协调匀称,那么画画的人在心理上也一定会比较放松,在各方面(包括自我管理、人际交往等)也会是比较协调的。如果说,你看到的图画,觉得不喜欢,比如色彩太艳丽、线条太夸张,那么这个人也一定具有喜欢表现自己,喜欢夸大其词的一面。
这里就涉及一个问题,就是如果第一印象错了怎么办?即你对画画的人第一感觉是不准确的。首先,我要告诉你,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人存在着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我画我心_意象对话解读人心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