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内幕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军统内幕
沈醉
本书作者亲历、亲见、亲闻,叙述了旧中国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中国现代史上最攻名的特务组织的创建发展过程,对该组织的历史沿革,森严的内部纪律,惨无人道的各种刑法及参与中国现代史上几次著名的暗杀、绑架的具体情况作了披露。
军统内幕
沈醉 著
本书作者亲历、亲见、亲闻,叙述了旧中国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统计调查局——中国现代史上最著名的特务组织的创建发展过程,对该组织的历史沿革,森严的内部纪律,惨无人道的各种刑法及参与中国现代史上几次著名的暗杀、绑架的具体情况做了披露军统概况
前言
军统培训特务的内幕从军统临澧特训班看特务的滋生抗战前军统特务在上海的罪恶活动抗战时期军统特务在重庆的罪行
杨杏佛、史量才被暗杀的经过
囚禁期间的叶挺将军
张学良将军被囚禁时的情况
杨虎城将军被惨杀的经过
蒋介石阴谋暗杀李宗仁的内幕
交通警察总队是一支什么样的反动部队
军统对陕甘宁边区的罪恶活动
胡宗南和戴笠、毛人凤的关系
旧社会里的鸡鸣狗盗和侦缉人员
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内幕
云南解放前夕军统在昆明的特务活动
昆明‘七一五”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的经过
阴谋诬陷中共的一个例证李公朴、闻一多被暗杀案侧记我受命暗杀杨杰将军的经过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的继承人毛人凤
唐纵其人
保密局内幕
我所知道的郑介民
后记
附载:“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访新增补的政协委员沈醉军统内幕军统概况
关于“军统”的沿革、演变以及组织、人事等,我在《我所知道的戴笠》一文中,有过较详的叙述。该文最初发表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出版的《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二辑上。一九六二年,北京群众出版社将该文与我写的《保密局内幕》合并成单行本,作为内部刊物,印刷了两版。一九八零年,文史资料出版社又将《我所知道的戴笠》与文强同志写的《戴笠其人》合并为《戴笠其人》一书公开发行了两版。本书原准备把《我所知道的戴笠》也安排进去,因鉴于该文前后印行过多次,便决定不再加在《军统内幕》中。为了让没有看到过《我所知道的戴笠》
一文的读者,对“军统”这个特务组织的简单情况能有所了解,故特增加这一章,以便能在读到其他有关的篇章时,能够衔接得起来。
“军统”的全称是国民党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为“军统”。
“军统”的前身,为蒋介石法西斯统治集团“中华复兴社”(简称“复兴社”,也有人叫它为“蓝衣社”)的特务处。
特务处的前身则为军事委员会密查组。它是由戴笠、张炎元、徐亮、马策、胡天秋、郑锡麟等十人开始搞起来的,在军统内部称它为“十人团”。
一九三二年三月初,复兴社成立(对内也称为“力行社”)。由蒋介石兼社长,下设中央常委干事会,有干事九人:贺衷寒、酆悌、滕杰、周复、康泽、桂永清、潘佑强、郑介民、邱开基。候补干事三人:侯志明、赵范生、戴笠。
该社有:组织、宣传、训练、特务四个处,由戴笠任特务处长,郑介民任副处长。特务处于一九三二年四月一日成立,设有书记室,由唐纵任书记(以后称书记长),下设四个科,先后由张炎元、徐亮、梁干乔、杨继荣、徐业道等任过科长。
该处成立时,已由密查组的十多个人发展成为一百多人,以后逐渐发展到近千人。
由于复兴社特务处是一个秘密组织,不便公开捕人、杀人。一九三二年九月间,蒋介石又派戴笠兼任由C.C集团头子陈立夫主持的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处长,使之便于公开搞特务活动。这个由陈立夫任局长的军统局,是一个大杂烩,第一处处长徐恩曾,是国民党的党务调查处处长,也是利用军委会的招牌来作掩护的,不同于戴笠以后主持的军统局。
一九三四年七月间,蒋介石免去军委会南昌行营调查课课长邓文仪职务后,命令戴笠兼任该课课长,将该课内外勤特务并入戴笠的特务处。
抗日战争开始以后,一九三八年三月二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昌开会。这个时候,虽然国民党统率的军队,已从上海、南京败退了下来,但蒋介石还要积极加强对人民的特务统治。在这次大会上,他提出了增设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以徐恩曾为局长,原由陈立夫任局长的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则全部交给戴笠。由于戴不仅在国民党内的资历太浅,而且在黄埔学生中的期别也低(第六期),蒋介石想要超升他,又怕别的部下不服气,只好叫他任副局长,负实际责任,而由蒋介石侍从室第一处主任兼军统局局长。所以历任侍从室第一处主任的贺耀组、钱大钧、林蔚,都兼军统局局长。这些人也了解蒋介石的意图,更懂得戴笠的为人,所以这些局长从不过问军统局的工作和人事、经费等,全部由戴笠一手包办,直接对蒋介石负责。每年四月一日,军统举行“四一大会”,纪念一九三二年特务处咸立而召开庆祝大会与工作会议时,兼局长才去讲一次话,听听戴笠的工作报告。戴笠脑子里也根本不重视这个局长,一般外勤特务更不知道还有个什么局长,都只知道戴笠是他们唯一的老板。
戴笠刚把军统局接收下来时,特务处时期的副处长郑介民,只好安排为该局主任秘书,等于特务处时期的书记长,原有的情报、行动、司法、电讯、总务等科也改成了处。从武汉撤退到重庆后,组织越来越大。一九四二年,我调该局总务处处长时,情报处由一个变成了两个,第一处专管军事情报,第二处管党政情报,第三处仍为行动处,第四处还是电讯处,第五处则是由司法科扩充的,第六处是人事室改成的,会计室则改为第七处,总务科扩充为第八处。
除这八大处外,不久,训练科也改成了训练处,行动处的稽警科也变成了警务处,几个专负责布置沦陷地区工作的单位,则合并成为布置处。
此外还有一个设计委员会,一个惩戒委员会,一个考核委员会,一个策反委员会,抗战刚胜利又成立了一个财产清理委员会。
与处相同的组织计有:由张国焘主持的特种政治问题研究室;一个专门研究杀人放火与破坏及制造毒药等的特种技术研究室,以及由经济情报科扩充的经济研究室,还有一个主管文娱活动的中山室。
后来连译电科也升格成了机要组,文书科成了文书组,武装特务队也由大队变成总队,后又改成特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军统内幕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