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亲历的胡风案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9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1984年3月,胡风与梅志于北京寓所
1986年1月16日,参加胡风追悼会的部分『胡风分子』或他们的家属在木樨地胡风家中合影。他们中有许多人虽然被打入『胡风反革命集团』,但彼此并不认识,此次算是首次被真正『组织』在一起了。前排左起:谢韬、路翎、徐放、贾植芳、孙钿、梅志、绿原、朱谷怀、罗飞、何满子;后排左起:卢玉(谢韬妻)、李媛(朱谷怀妻)、任敏(贾植芳妻)、杨友梅(罗洛妻)、耿庸、张禹、华田、欧阳庄、牛汉、鲁煤、化铁、曾卓、冀汸
(周海婴 摄)
目 录
序章 揭开新中国第一件大冤案的沉重铁盖
在国务院第二招待所,偶遇等待中央平反消息的胡风、梅志夫妇
胡风案是一个震惊中外的大冤案,但关于案件的一些说法,存在很多失实的地方
第一部 接手惊天大案
第一章 内部秘密调动
在上海市委召开的全市处级以上干部大会上,陈丕显传达了中央关于胡风问题的指示
马敬铮告诉我:经组织决定,调你到“胡风专案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担任公安预审员
苏平对我说:你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审讯“胡风骨干分子”张中晓
第二章 全国大搜捕
全国性拘捕“胡风分子”的行动是秘密进行的。第一个被捕的“胡风分子”是诗人牛汉
在胡风被秘密拘捕两天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才正式作出拘捕决定
与胡风同一天被捕的“胡风分子”、“三十万言书”的“参谋”之一:南京下关电厂党支部书记欧阳庄
老革命吴玉章也难保胡风“三十万言书”的理论“高参”:谢韬
与胡风素无来往的何满子,因为与别的“胡风分子”的关系而难逃厄运
抓捕胡风鼎立扶植的文学青年徐放竟然出动了二十多人
拘捕“打入军队内部的胡风分子”:南京军区空军气象参谋化铁
蹲在监狱里的冀汸仍然弄不明白,自己怎么就成了“胡风反革命分子”
在天津,“毛泽东的亲戚”鲁藜也因为与胡风的关系难以幸免
搜捕收尾阶段的最后排查,王戎终于没能逃脱
与胡风既无书信往来,又无其他联系,只是在文艺观点上有某些相同的杜谷,成为最后一个被批捕的“胡风分子”
第二部 “三十万言书”的前前后后
第三章 胡风与周扬恩恩怨怨二十年
胡风与周扬:典型性问题论战和两个口号之争
胡风与胡乔木谈对新中国成立后文艺工作的看法
对阿垅诗论的批判,周扬首次提到“小集团”
第四章 胡风上书三十万言
胡风在文艺界整风强大政治压力下给绿原的一封信
来自昔日友人舒芜的揭发:首提“反党文艺小集团”
对于胡风,上层的认识基本相同。胡风最后决定以个人的名义向上写信,反映文艺界的情况
“三十万言书”的形成过程中,胡风与许多友人共同研究过,征求他们的意见
《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毫不掩饰,毫不畏惧,三十万言,一吐为快
第五章 灾难即将降临
在胡风意气风发、侃侃而谈的时候,他的对手们却沉默着
在周扬所作的《我们必须战斗》的发言里,胡风不再被称为“同志”,而是成了“先生”
胡风做好了牺牲自己、让友人们平安过关的准备
一份完全针对自己的万言书:《我的自我批判》
毛泽东在有关胡风案件的材料上批示:我以为应当借此机会做一点文章进去
第三部 面对沉重的历史
第六章 令人费解的“胡风分子”
不识时务的书生吕荧:唯一不鼓掌、不举手,公开站出来为胡风争辩的人
惊天冤案背景下,吴强竟然得以洗脱,读者险些不能看到他日后创作的长篇小说《红日》
天真的耿庸认为,报上所公布的关于胡风的材料属于思想问题,不是政治问题
关于耿庸的子虚乌有的“叛徒”和“军统特务”的问题
贾植芳本以为找他来开会,却不曾想是调查他与胡风的关系
找到了贾植芳向胡风“通风报信”的确切证据
第七章 审讯“少帅”张中晓
毛泽东对张中晓的评论:他的反革命感觉是很灵的
一篇把张中晓与胡风的关系以及性质讲得很清楚的按语
给张中晓定罪的依据是他与胡风之间的通信
对张中晓的审讯没有审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第八章 尚丁、曾卓的“军统特务”疑案
黄炎培的秘书尚丁被抓,连周总理都不敢说放人
尚丁面临的两项指控:“胡风分子”和“军统特务”
军统档案中的线索
七次提审军统特务陈兰荪
一名病入膏肓的军统特务揭穿了陈兰荪对尚丁的诬陷
尚丁洗清罪名,获释出狱,这在胡风事件中恐怕是凤毛麟角的
诗人曾卓同样面临“胡风分子”和“军统特务”的指控
采用谈话方式进行的提审
第九章 来自中美合作所的“特务”
“我已被调至中美合作所工作”,绿原与胡风通信中的这句话让他摊上了大事
以清查和“分析”信件作为主要定罪方式
第十章 从朝鲜前线回来的“罪人”
胡风私人通信牵出的又一个人物:曾远赴朝鲜前线的作家路翎被带走了
对路翎与胡风之间通信内容的分析定性,让路翎身陷囹圄,精神失常
第十一章 罗洛的命运与爱情
年轻有才华、精通数国语言的罗洛被捕,杨友梅作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选择
对罗洛的定罪是有分歧的,我们几个公安办案人员被认为是“思想跟不上形势”
罗洛在四川的“代理人”林祥治使罗洛避免了更大的灾难
第十二章 一个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长的悲剧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彭柏山:胡风集团中职位最高的干部
因名字出现在胡风与别人的通信中的“胡风分子”
彭柏山帮胡风找过工作,劝其与周扬沟通,建议他写信给毛泽东、周恩来
无稽之谈:出卖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郭亮的叛徒
第十三章 屈死的“国民党军官”阿垅
阿垅秘密前往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得益于胡风的帮助
一个对革命有功的人,被打成了历史的罪人
所谓阿垅与国民党特务有勾结的一条有力罪证
第十四章 梅志的苦难岁月
被无辜株连的“胡风分子”的妻子们
胡风的妻子梅志,监狱内外的苦苦支撑
14年服刑期满后,胡风无端被判无期徒刑,梅志到监狱陪伴绝望中的胡风
尾声 一波三折的平反过程
盖棺论未定:胡风追悼会的僵局
胡风逝世七个月后,追悼会才在北京举行;胡风逝世三年后,历时三十三年之久的冤案终于彻底平反
初版后记 寻访“胡案”亲历人
再版之际忆初版
序章 揭开新中国第一件大冤案的沉重铁盖
在国务院第二招待所,偶遇等待中央平反消息的胡风、梅志夫妇
1980年9月29日,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决定成立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并任命我为特别法庭审判员,审判林彪、江青反 ............

书籍插图:
书籍《我所亲历的胡风案》 - 插图1
书籍《我所亲历的胡风案》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我所亲历的胡风案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