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就篇--中华蒙学经典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9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前言
《急就篇》,又名《急就章》,成书于西汉元帝时期,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识字课本。
据《汉书·艺文志》所载,西周周宣王太史所作的《史籀篇》为最早见于著录的童蒙课本。至秦代,李斯作《仓颉篇》,与赵高的《爰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在汉初合为一书,此外又有司马相如所作的《凡将篇》。这些都是古老的识字课本,而后皆已亡佚。而《急就篇》流传至今,不仅是语言学习与研究的宝贵资料,对于汉代的历史文化知识也起到了保存作用。
《急就篇》全书凡2144字,其中从开头至“长乐无极老复丁”共2016字,为史游所作;自“齐国给献素缯帛”至“汉土兴隆中国康”凡128字,为东汉人所补。史游在汉元帝时任黄门令,其生平不可考。因为有着“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体,兼书之”的记载,所以草写的隶书根据《急就章》的书名,被命名为“章草”,而史游也被视作章草的鼻祖。
是书内容大致可分为姓氏人名、服饰器用、律法地理等,内容包罗万象,涵盖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用性很强,这也是《急就篇》在当时能够在各种识字课本中脱颖而出,得到传抄和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
书名得于首句“急就奇觚与众异”的起始两字。关于“急就”二字的释义,颜师古在注释中认为“学童急当就此奇好之觚,其中深博与众书有异也”。觚是一种古代用以写字的木简,颜注认为这句的意思是勉励学生抓紧学习这本与众不同的好书,以此达到“用日约少诚快意,勉力务之必有喜”这样事半功倍的良好学习效果。
因此,《急就篇》的传播极为广泛。这部成书于西汉晚期的蒙书,不仅在东汉魏晋时期就已经普及到了“乡曲之徒、一介之士”讽诵《急就篇》的程度,而且在颜师古的记载中,隋唐间“至如蓬门野贱,穷乡幼学,递相承禀,犹竞习之”。可见从西汉末至隋唐的数个世纪里,《急就篇》对于学童的认字和启蒙,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急就篇》影响力的增大,此前所使用的《史籀篇》、《仓颉篇》和《凡将篇》的地位逐渐式微,今已亡佚。随着《急就篇》的普及,后世产生了各种模仿《急就篇》的篇名或编排方式的作品,如欧阳修的《州名急就章》,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篇》等。而梁武帝时期周兴嗣编订的《千字文》,虽然也使文辞古奥的《急就篇》淡出了学童的课堂,但并未完全取代《急就篇》的地位。《急就篇》以其内容的广博丰赡和其写本在书法史上的地位,成为了学者案头的研究对象,以及书法家临习章草的范本。传为三国时吴人皇象所书的《急就章》,被公认为章草的典范,历代著名的书法家,如元代的赵孟、邓文原,明代的宋克皆有临本传世。明正统四年,吉水杨政据宋叶梦得摹刻的皇象本,刊石于松江,阙字以宋克写本补入,世称“松江本”。
《急就篇》由唐代经学家颜师古注、宋代学者王应麟补注,分为四卷,为最通行的注本。颜师古注本历来为人所称道。王国维在《校松江本急就篇》中认为:“自颜(师古)注行而魏晋以来旧本废。”颜师古名籀,字师古,祖父为著名学者颜之推。他幼承家学,精于训诂,是初唐著名学者。宋代学者王应麟在颜注本的基础上,作《急就篇补注》,在文字和音韵训诂等方面,不仅对颜注的内容作了补充,也提出了不同于颜注的观点,成为《急就篇》最为通行的注本。这也就是王国维指出“王(应麟)氏补注出而唐宋旧本亦废”的缘由。
除了注本和研究著作,《急就篇》也有不少属于书法艺术作品的拓本和抄本。如前文已提及的松江本、赵孟本、邓文原本、宋克本,以及曾见记载而现已亡佚的张芝本、钟繇本、索靖本、卫夫人本、王羲之本等。与历代书法家为数众多的《千字文》写本的情况类似,《急就篇》的书法作品也著录甚多,从中也可见出其影响力之广泛。
在出土文献中,录载于《流沙坠简》、《汉晋西陲木简汇编》中的汉简《急就篇》残字、《西域出土木简及残纸》中晋人所书的部分内容,以及吐鲁番出土的残本等,对《急就篇》的校勘也提供了依据。
本书以丛书集成本《急就篇》(据天壤阁丛书本影印)为底本,参校古逸丛书本,并对正文的内容作了注释和助读。《急就篇》成书的年代距今已经非常遥远,书中不少文字生僻古奥,且没有相对应的简体字。为展示古代字书的原貌,在字形、字义上不产生太大的偏差,本书正文部分的《急就篇》原文为繁体字,注释部分则为简体字,并辅以助读,体现《急就篇》中丰富的汉代物质文化的特点。著名编审金文明先生通读了全稿,提出不少宝贵意见,对此表示由衷的谢意。
杨月英
目录
前言
卷一
第一章 急就奇觚與眾異
第二章 鄧萬嵗
第三章 翟回慶
第四章 液容調
第五章 寧可忘
卷二
第六章 褚回池
第七章 焦滅胡
第八章 錦繡縵
離雲爵
第九章 絳緹絓紬絲絮綿
第十章 稻黍秫稷粟麻秔
第十一章 甘麮殊美奏諸君
第十二章 屐屩
麤羸窶貧
卷三
第十三章 銅鍾鼎鋞鋗鉇銚
第十四章 甑瓽甂甌瓨甖盧
第十五章 承塵户㡘絛繢緫
第十六章 竽瑟空侯琴筑箏
第十七章 肌䐞脯腊魚臭腥
第十八章 腸胃腹肝肺心主
第十九章 輜軺轅軸輿輪
第二十章 門户井竈廡囷京
第二十一章 種樹收斂賦税租
第二十二章 犙㸬特犗羔犢駒
卷四
第二十三章 麇麈麖麀皮給履
第二十四章 灸刺和藥逐去邪
第二十五章 雷矢雚菌藎兔盧
第二十六章 春秋尚書律令文
第二十七章 列侯封邑有土臣
第二十八章 皋陶造獄法律存
第二十九章 坐生患害不足憐
第三十章 犯禍事危置對曹
第三十一章 讒諛爭語相觝觸
第三十二章 漢地廣大無不容盛
第三十三章 齊國給獻素繒帛
第三十四章 山陽過魏
卷一
第一章
急
就
奇
觚
與
(与)
眾
(众)
異
(异)
甘肃玉门花海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木觚
【注释】
奇觚:指奇书。觚,古代用来书写的木简。
【助读】
《急就篇》首句有“急就”二字,因以得名。关于“急就”二字的释义,颜师古在注释中认为是“学童急当就此奇好之觚,其中深博与众书有异也”,意思是勉励学生抓紧学习这本与众不同的好书。
羅
(罗)
列
諸
(诸)
物
名
姓
字
【注释】
羅(罗)列:列举。
【助读】
指《急就篇》各章列举了万物的名称,以及人物的姓氏和名字。
分
别
部
居
不
雜
(杂)
廁
(厕)
【注释】
部居:指按类别归部,分门别类。
雜(杂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急就篇--中华蒙学经典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