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之间_朱子心性论研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心理之间:朱子心性论研究/杨俊峰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12
ISBN 978-7-5161-5141-9
Ⅰ.①心… Ⅱ.①杨… Ⅲ.①朱熹(1130~1200)—哲学思想—研究 Ⅳ.①B244.7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279833号
出版人 赵剑英
责任编辑 韩国茹
责任校对 季静
责任印制 王超
出版
社址 北京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100720)
网址 http://www.csspw.cn
中文域名:中国社科网 010-64070619
发行部 010-84083685
门市部 010-84029450
经销 新华书店及其他书店
印刷 北京君升印刷有限公司
装订 廊坊市广阳区广增装订厂
版次 2014年12月第1版
印次 2014年12月第1次印刷
开本 710×1000 1/16
印张 21.75
插页 2
字数 364千字
纸书定价 66.00元
凡购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图书,如有质量问题请与本社联系调换
电话:010-64009791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内容简介
心性论在朱子哲学思想中居于核心地位,而心与理的关系则是朱子心性论的中心问题。在朱子思想中,心是道德修养的现实主体,理则是道德修养的价值本体,两者以性为中介而达到统一。本书对朱子心性论的研究主要包括心论、理论与性论三大部分,通过对传统诠释模式的自觉超越与创新,试图揭示朱子心性论的内在理路与本来面目,
并进而对朱子心性论的历史地位及朱陆异同等重要思想史问题作出新探索。
杨俊峰,1979年生,山东惠民人。200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外国哲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传统文化与无神论。近年来,在各类刊物发表文章20余篇。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编辑委员会
主任:
李铁映
副主任:
汝信 江蓝生 陈佳贵
委员:
(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洛林 王家福 王缉思
冯广裕 任继愈 江蓝生
汝信 刘庆柱 刘树成
李茂生 李铁映 杨义
何秉孟 邹东涛 余永定
沈家煊 张树相 陈佳贵
陈祖武 武寅 郝时远
信春鹰 黄宝生 黄浩涛
总编辑:
赵剑英
学术秘书:
冯广裕

方克立
朱熹是孔子后中国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钱穆先生说:“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旷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
[1]

生活于12世纪的朱熹,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学说一直是此后700年间的官方正统意识形态,对中国近古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20世纪以降,儒学不再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但朱熹思想仍受到学界的重视,特别是现代新儒家中的“道问学”与“尊德性”两系,都把朱子哲学当作重要的学术资源,力图在现代语境下对它进行新的诠释与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家也从总结理论思维经验教训的角度,十分重视朱熹这个研究对象。综观20世纪的朱子学研究,虽然不乏精心剖析之作,但也存在着两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一是受西方哲学研究范式影响,忽视朱熹哲学在本质上并非理性思辨的产物,而是建立在道德修养实践和自身生命体验基础之上的特点,对于作为其思想之核心的心性论并未充分重视,往往重视其理气论、认识论更甚于心性论;二是由于儒学内部存在着不同派别的门户之见,有些研究者实际上是站在心学的立场来解读和研究朱子哲学,因而不是批评它“析心与理为二”,就是在“同情理解”的姿态下把它心学化,不能对其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杨俊峰以“朱子心性论研究”为博士论文选题,是在认真研读朱熹哲学原著和充分了解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上述两个问题有深切感受和清醒认识,才确定了自己思想探索和理论突破的方向。这就是:(一)力图从朱熹的生命实践和哲学思想形成、发展的实际过程出发,如实地以心性论为中心来展开他的整个学说体系,这不仅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性,而且在其道德修养实践中能够得到有效印证,决不是“学不见道,枉费精神”;(二)注意到儒家心性之学中有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两派之分歧和论争,为了准确揭示朱子心性论的本来面目、精神实质和价值意义,就必须防止将其心学化的倾向。从近年来大陆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看,有些已逐渐摆脱为港台新儒家“反哺”而来的心学偏见,正视和强调朱熹心性论思想的真正精神与特色,价值与有效性。但不能否认的是,仍有一些对于朱熹思想的“同情研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将其心学化的倾向,从心学心性论的角度来诠释朱熹的思想,甚至认为朱熹的心性论与陆王心学没有实质的区别。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从朱熹学派与陆王学派的相互评价来看,这种做法显然是不符合思想史实际的。从这种角度来肯定朱熹心性论的合理性与价值意义,不但未能触及这种心性论思想的实质,甚至是南辕而北辙,根本不理解朱熹对重建儒家道德本体论的贡献。杨俊峰带着上述问题意识而提出的两条研究预设,反映了他对朱熹心性论的基本认知与评判,既坚持了同情理解的研究立场,又自觉地拒斥心学化的歧途,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客观中肯的研究态度。
从这种研究态度出发,作者在儒学特别是宋代理学的发展脉络中对朱熹心性论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基本特征进行了宏观审视和细致梳理。他认为,理学的兴起始于儒家价值本体的重建。自二程之后,基于儒家价值本体之上的工夫论逐渐分化,形成了以道南学派与湖湘学派为代表的两大派别,分别主张“体验未发”和“察识端倪”两种不同的工夫路向。朱熹本人则深受这两大思想流派的影响,通过对“中和”问题的苦思,在自身工夫实践和总结北宋以来理学发展成果的基础上,超越道南与湖湘的“动静之争”,创立了以“中和新说”为标志的心性论学说。朱熹哲学思想体系宏大而繁杂,学界对于这一思想体系的梳理,通常区分为理气论(或本体论)、心性论和工夫论(或认识论)。在本书中,作者明确肯定了心性论在朱熹哲学思想中 ............

书籍插图:
书籍《心理之间_朱子心性论研究》 - 插图1
书籍《心理之间_朱子心性论研究》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心理之间_朱子心性论研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