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说历史系列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3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张鸣说历史:重说中国国民性
张鸣说历史:大国的虚与实
张鸣说历史:朝堂上的戏法
张鸣说历史:角落里的民国
张鸣说历史:重说中国古代史
张鸣说历史:重说中国国民性
目录
写在前面
中国现代国民性迷思
“临时工”的权力
借口与人性
“狗事”窥人
“学者”称谓下的冰与火
近代人物的劣根性
耻辱柱上的汉奸
袁世凯“智囊”
“辫帅”张勋的人缘
遗臭万年的张辉瓒
“企二代”卢作孚
杜月笙的“维权”生涯
“佛见喜”李莲英
海上“苏武”
福将的草包思维
唐八先生的女权运动
野史中的另类人性
长袍马褂与牢骚
粗人的两极分化
黑社会合法后的座次
有名无实的空头总统
鸦片下的政治学
洋枪下的矛与盾
笔杆子之度与枪杆子之毒
害群之马与害马一群
“丑”字小皇帝
国中之国——租界
西学无术的考生
国民性的呐喊与彷徨
艺人的“贱”和立场
下水道里的肮脏事
讨好一人与讨好所有人
与姓名有关的“文字狱”
妓女们的民族情结
吃西餐的上海人
树大招风的名人
辜鸿铭的男女论
临阵读书,不快也光
有关人头像章的一点考据
辫子下的奴性
万民伞的掌权思维
新药里的旧药方
百年之痒与百年之羞
复古思潮的童声
历史旋转中的命运
皇权下的围观政治
菊花肃杀皇帝伤
禅让的艺术
傀儡“二分法”
文人的舌头
魔术政治学
神仙与皇帝
皇帝称谓变革史
宰相的座位与权力
红颜祸人与红颜祸国
皇帝与太子的错位关系
官衔之外的优越感
宦官的身体之痛
文人的性情与矫情
书是人类退步的电梯
革命·诗·酒·佛·女人
含冤未雪的民国怪人
文人、武人一线之间
父与子的对角戏
名人韵事
留辫子的大师
家有仙妻
狱中“土豪”——章太炎
文字狱之怪现状
大学者的“呆气”
江湖出身的武侠作家
儒者生存之怪现状
应试教育从古人抓起
大师的崛起与消亡
“对对子”考大学
文人轶史
黑白袁世凯
酒的性情与饮酒的人
隐性制度
“钻牛角尖”的历史
写在前面
卖文为生,古代叫作煮字疗饥,真真贴切。虽然说,文卖得顺畅,每个字的价格高,说不定也会有黄金屋和颜如玉。但这样的结果,最大的可能是在国外。作为中国人,只有少数金字塔顶尖的人,才有这个可能。但比起其他行业,所谓作家富豪榜的上榜人士,也不过是小巫而已。刚来北京那会儿,穷得快要饿饭,帮一些书商出主意做选题。做了一阵,好些行里的人说,你为何不自己做书商?像你这样一肚皮点子,做书商谁能比过你?一年下来,挣的钱比你现在不知道多多少。我想了想,还是没做。本是打零工挣钱,何必把自己整个搭进去?宋代的皇帝,劝人读书,说黄金屋和颜如玉什么的,说的是读书应试做官,不是让当作家。宋代出版业虽说也初具规模,但靠卖文为生的文人,好像混得也不怎么样。古代如此,今天也是如此。
多数卖文为生的自由撰稿人,即使专门写电视剧的,活得也都不容易。只要你没有名气,只能靠替人打工,以量取胜。粗制滥造就不用说了,大部分都是抄袭和变相抄袭。不这样的话,根本没法活。首先,国家就不怎么鼓励文化创新,文字不论优劣,反正一次稿费一上800元,就得缴税,稿费越高,缴的税越多,翻番地增加。其次,市场也有限。越是品位高的作品,市场越是有限。台湾著名报人王鼎钧,当年去台湾,一上岸,顺几张稿纸,买瓶墨水,写随笔给报纸投稿,就可以养家糊口。台湾的报纸,即使在白色恐怖下,依然对随笔散文有大量的需求,报纸经常闹稿荒。而我们这里,即使到了今天,中产阶层已经成了规模,能买得起书的年轻人成千上万,但人们却宁可看穿越小说、盗墓小说甚至种马小说,正经的小说都没人看,更何况我们这种不入流的随笔散文了。
很幸运,我属于那种写出来的文字多少还有人看的那种人。自己本身还有一个教职,即使文字一时半会儿卖不出去,也依旧能有饭吃。不用像很多同道中人那样,为了付下月的房租玩儿命地赶一个他根本不乐意做的活计。
对搞历史的人来说,首先必须追求真实,不能不顾事实,没有根据地乱说;其次要写得明白晓畅,让人读了舒服;当然,道理讲得也能令人信服,而且若有所悟。我一向认为,在中国,思想的缺失显得比学术的落伍更加严重。在千人一面、千口一词的境况里,一个稍有个性的人,常常会感到窒息,打破这种窒息,对我来说,就是时不时地发一点儿不合时宜的怪论。其实,也只是看起来怪,本是用常识的理性判断出的常识而已。可惜,现在国人已经把常识忘记了。
没想到的是,时至今日,这书还能出版,看来,至少在出版者眼里,市场上还会有人买。也就是说,我的读者队伍,还在扩编。
不管怎么说,还得说声谢谢。
张 鸣
中国现代国民性迷思
“临时工”的权力
延安城管暴力执法,被人拍了下来,一个双脚跳起踩人的城管,事后如人们所料,城管局方面说,他是临时工。这些年,警察、城管出了不少事,凡是被披露出来的,犯事者十之八九,都是临时工。
古代中国,干警察城管买卖的,以明清两代而言,地方叫作衙役,京城叫番子。衙役又称三班衙役,站班、壮班和捕班,除了壮班的民壮,是从民众中临时抽调的,剩下两班都是正经制役,有国家编制的。番子类似于衙役,在明朝隶属锦衣卫和东西厂,在清朝归属步兵统领衙门。但奇怪的是,无论京师还是地方,除了正经制役之外,每个衙门都有一大堆临时工,地方叫帮役、白役,京师百姓则叫他们扁圆子。正经制役是有工钱补贴的,临时工没有。正经制役有刑具,一条铁链子,临时工没有,只有一根扁圆的棍子。
要知道,在那个时代,衙役属于贱民,三代不能科考的,而且临时工没有半文工钱,但想干这活计的,却趋之若鹜,挤破门。小县数百,大县则上千甚至数千。京师的临时工,则数以万计。严格说,他们不是官府招募的,不仅没有工钱,连身上那套“制服”都是自己置办的。只要衙役头儿认可,定期缴纳“孝敬”,你就是衙役。
干临时工,图的是借权吃饭。你说是临时工,但一般百姓怎么能分得清,即使分得清,人家干的也是公家的买卖,手里有执法权。贱民不贱民的,好歹都算国家公务人员,可以找茬儿抓你、打你、罚你、钓鱼执法,因此也就有了索贿的权力,虽然说,他们弄的钱,还得交给正式工一部分,但剩下来的还是多,自然,养家糊口也就不成问题了。
就这样,尽管国家有制度,衙门有编制,但 ............

书籍插图:
书籍《张鸣说历史系列》 - 插图1
书籍《张鸣说历史系列》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张鸣说历史系列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