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人生就是一部大电影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6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张爱玲:人生就是一部大电影(腾讯大家)
腾讯大家 著
中信出版社
目录
爱写作,爱自由
第一章 私家重地,请勿践踏
电影拍不出的张爱玲
张爱玲笔下的张学良与赵四小姐
为张爱玲的独善其身而庆幸
那些伪善的闺密们
张爱玲生前最害怕的事,又发生了
连一流作家都写不好的人类爱情
傅雷与张爱玲的恩怨(上)
傅雷与张爱玲的恩怨(下)
第二章 人生大道,各走一边
张爱玲也将母亲视为祸害
他可能是张爱玲的初恋
张爱玲不止爱过胡兰成(上)
张爱玲不止爱过胡兰成(下)
只有夏志清理解张爱玲的凉薄
炎樱和张爱玲
他的暧昧与她的怨怼
爱写作,爱自由
“腾讯·大家”自上线以来已经走过近三年历程,一直以“洞见、价值与美感”为标尺,给读者提供当今中文互联网里最熠熠生辉的文字,这些文字,也是这个乖谬时代里最富洞见的记述与明证。
经常有人问我,你们为什么要办“腾讯·大家”?我们知道,中文互联网每秒产生的信息量是国家图书馆馆藏数据的数百倍,大部分信息如流水一般逝去,只有披沙拣金之后,才能将那些最富洞见、最有价值并洋溢着美感的东西,呈现在读者面前。“腾讯·大家”要做的,就是这样的一个互联网产品。
为什么我们要追求洞见、价值与美感?因为我们在写作,所以我们不能忽视价值与美感,甚至,这是我们的全部。
有的人因为自己而写作。他对自己不了解,他迫切地想要知道,他本来的样子,他的身体、他的生命,与他的生活。写作就是他的镜子,他站在镜子外面,和那个他不认识的自己对话,孤独地和他的灵魂对话,每看一次自己,都是一次蜕变。
有的人因为他人而写作。他满怀悲悯地看着他的周遭的每一个人,从深爱的父母妻子到至交师友,乃至陌路仇雠,满脸菜色的乞丐,地铁口的卖艺青年,甚至从未见过的人。他试图读懂每个人脸上的表情,体会他们的痛苦与欣喜,记录他们的波折与命运。
有的人因为世界而写作。他关心门前的河,岸边的树,树林里的鸟鸣,PX项目,大楼的光污染。他要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他不断发出看上去是满腹牢骚的东西。我知道,他的文字就是最后的审判。
有的人因为心灵而写作。他每时每刻都在幽暗隧道里,寻找照耀自己的那一束光。他把灵魂放在显微镜下翻来覆去地看,他要做上帝的信使,他要想从中找到人类的奥秘。
所有这一切,在晦暗的中夜,以文字组合的形式从笔尖淌出,从键盘上洋溢出来。因为所写下的这些文字,让我们每个人成为与他人不同的人,但相同的则是,我们因为写作,找到了自己,并且努力使自己变成一个更美好的人。
但是环顾四周,我们知道,做一个这样的人并不容易。我们要忍受很多苦难,很多自己给自己制造的苦难,很多外人并不知道的苦难,我们把自己剥开,检视历史留下的疮疤,甚至要一再揭开它。
我们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枷锁,努力挣脱它们,有时候,却留下了更多的疮疤。我们还要面对各种试图进入我们大脑的力量,抵御它、消解它、批判它。
我们要面对各种诱惑与欲望,如何能够不被它们侵蚀而持续写出干净而有尊严的文字。有时候,因为写作,我们要面对恐吓,面对那些之前都不曾想象过的那样强大的力量的逼迫。甚至,因为写作,我们有可能失去整个世界。
所有的这些,让写作变得危险、艰辛,每一篇文字的诞生,都是一段苦难的历程。但最终,我们会得到我们想要的。
基于这样的认识,让“腾讯·大家”坚持了下来;基于这样的认识,“腾讯·大家”将这些具有“洞见、价值与美感”的文字汇集成册,呈现给更多的读者。
“腾讯·大家”编辑部
2015年6月
第一章
私家重地,请勿践踏
张爱玲也许是文学史上最好也最冷静的旁观者,她以冷淡(时而冷酷)的文字讲述着他人的故事,俗艳中常有清冷,悲悲喜喜到最后都是苍凉。她用最不俗的文字写最俗的人,当时许多作家恰恰与她相反。
这些年来,张爱玲的小说不断被人改成影视作品,包括许鞍华拍的《倾城之恋》《半生缘》,关锦鹏拍的《红玫瑰和白玫瑰》,侯孝贤拍的《海上花》和李安拍的《色,戒》。张爱玲在给宋淇的信中提到王家卫希望改编她的作品,迄今为止,好像还没有改编成。
在看那些根据她的作品改编的电影时,感受最深的是张爱玲的一句话:“我是名演员嘉宝的信徒,……记得有一幅漫画以青草地来譬喻嘉宝,上面写明‘私家重地,请勿践踏’。”也就是说,什么应该用小说表达,什么应该用别的艺术形式表达,进一步说,什么应该用小说而不应该用别的艺术形式表达,张爱玲对此一清二楚。
电影拍不出的张爱玲
止庵
这些年来,张爱玲的小说不断被人改成影视作品,包括许鞍华拍的《倾城之恋》《半生缘》,关锦鹏拍的《红玫瑰和白玫瑰》,侯孝贤拍的《海上花》和李安拍的《色,戒》。张爱玲在给宋淇的信中提到王家卫希望改编她的作品,迄今为止,好像还没有改编成。内地也有电视剧《金锁记》《倾城之恋》,等等。这些作品有的声名显赫,有的默默无闻,有的口碑很好,有的骂声一片,而我更关心的是这些作品里面的张爱玲——作为原作者,冥冥之中她是怎样“对付”这些导演的呢。
我们读张爱玲的每一篇作品,都可以强烈地感觉到作者对视觉和听觉是那么敏感,而且她这些东西表达得是那么好。
举个例子,《金锁记》的开头:
“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望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她笔下这个月亮,是读者所难忘的。
再来看《倾城之恋》:
“胡琴咿咿哑哑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胡琴上的故事是应当由光艳的伶人来搬演的,长长的两片红胭脂夹住琼瑶鼻,唱了,笑了,袖子挡住了嘴……然而这里只有白四爷单身坐在黑沉沉的破阳台上,拉着胡琴。”
我们读张爱玲的作品,总能强烈地感受到文字所传达的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张爱玲对这两样东西比同时代的其他作家有更多的关注,这已经成为她风格的一部分了。
她的散文也很能体现这一点。《公寓生活记趣》写道:
“如果你想放冷水而错开了热水龙头,立刻便有一种空洞而凄怆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张爱玲:人生就是一部大电影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