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心理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开车心理学
[美]汤姆·范德比尔特 著
邹熙 陈晓斐 译
中信出版社
目录
序 聆听交通话语│被忽视的交通和它难以捉摸的一面
第一章 为什么总是旁边车道的车快?
任性的暴脾气司机
眼神交流和身份特征
排队还是插队?
变道并线的秘密
第二章 为什么每个人都自以为开车技术比别人好?
机器人能取代司机吗?
自负司机的真实能力
第三章 眼睛和大脑的背叛
开车时的注意力分配
眼见不一定为实
第四章 蚂蚁比人类更懂交通
动物的合作交通
被操控的洛杉矶司机
聪明的司机懂得“慢即是快”
第五章 女司机更易引发拥堵吗?
通勤路上的男女司机
停车效率之殇
第六章 再多的路也不够车走
自私的通勤者
迪士尼解决拥堵有妙招
第七章 危险意识让司机更安全
道路传递的安全/危险信息
交通标志不一定都有用
是宽容还是纵容?
第八章 从交通知世界
德里的交通旋涡
纽约的交通文化
从交通看腐败
第九章 道路风险认知
下意识的害怕
为什么道路风险如此复杂?
道路中隐藏的危机
后记 驾驶课程
致谢
版权页
序 聆听交通话语│被忽视的交通和它难以捉摸的一面
你开着车在拥堵的公路上缓慢移动,眼看着身边的车一辆辆都向前开了,你变得越来越沮丧。这时候你一定问过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旁边车道的车似乎总是比自己这条车道上的车快?
你手指敲着方向盘,不断给收音机换台。你盯住一辆同样缓慢的汽车,把它作为你的参照物。你试图弄清楚后车窗除霜器旁边那个奇怪的按钮是做什么用的。
我曾以为这不过是高速路上自然随机性的一部分。有时命运就是会把我引入快车道,而有时候它又撒手不管,把我扔进慢车道。
直到最近,一次经历让我重新思考过去我对于道路的消极看法,也挑战了一直以来指导我驾驶方式的一系列假设。
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开始插队。
在公路上开车时,你有可能会发现一个告示牌,上面写着你所在的左车道将在前方1英里
[1]

处关闭,你必须并入右车道。
你发现右车道有足够的空隙,便迅速并了过去,你松了口气,庆幸自己不会被困在封闭的车道上。接着,你所在的车道越来越拥堵,你越开越慢,最后停了下来,懊恼地发现之前那条车道上的汽车不断飞驰而过,驶出你的视野。你心里暗暗恼火,盘算着怎样才能回到速度快得多的左车道上——但没有足够的空隙供你并线,你只能沮丧地接受现状。
不久前的一天,我开车行驶在新泽西州的一条公路上,这次经历令我幡然醒悟。当时我正谨慎地行驶在新泽西北区风景优美的储油仓库和化工厂之间,当临近普拉斯基高架桥时,我突然看见了一块告示牌,上面写道:本车道将在前方1英里处封闭,请并入右车道。
直觉告诉我应该并入本已拥堵无比的右车道,但我一时冲动,没有听从直觉。“照着告示牌说的做”,有个声音这样对我说,而实际上我却听从了另一个更加坚决的声音:“别上当,你还有更好的选择。”我故意继续沿左车道向前行驶,对其他司机充满敌意的目光视而不见,我用眼角的余光看见妻子有点儿不安。超了几十辆车后,我开到了左车道的尽头,趾高气扬地右转并入右车道,前方是畅通无阻的柏油路。我的心跳得飞快,妻子则双手捂着脸。
之后的几天,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罪恶感,同时感到困惑不解。我那样做错了吗?还是说我之前一直都做错了?为了寻找答案,我在Ask MetaFilter网站上匿名提了一个问题。Ask MetaFilter是一个问答网站,人们可以随意提问,依靠一群高学历且极有主见的匿名用户的集体智慧来找到答案。我想知道,为什么某条车道比另一条车道快?为什么直到最后一刻才插队并线的人会享受到更快的车速?还有我那崭新的生活方式——直到最后才插队并线的做法,是不是有点儿离经叛道?
在极短的时间内,洪流一般的回复向我涌来,这让我大吃一惊。人们讨论各自经历时的热情与坚定的立场令我深受触动。似乎有很多人认为我做错了,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人认为我做得对。我无意中涉足了这个领域,看来人们针对这一问题的态度无法调和,难以达成共识。
我们且依照保险杠贴纸的文字称其中一个阵营为“随手行善”派——认为早早并线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做的正确的事,晚并线插队的人都是些狂妄自大的粗人。“很不幸,总有些烂人,”一个“随手行善”的人评论道,“他们想尽办法超过你,就为了在你前方几辆车的地方享受塞车的乐趣……那些自认为有急事,或者自认为自己的事情更重要的人会继续向前开,没骨气的人还会让他们插队,这进一步减慢了你的速度。这太糟糕了,但没办法,恐怕全世界都这样。”
另一个人数较少的阵营——此处我们借用新罕布什尔州车牌上的文字,称之为“不自由,毋宁死”派——反驳说,晚并线插队的人是在理性地将道路的通行能力最大化,这对每个人都有好处。在他们看来,另一阵营试图保持礼貌和公平的做法实际上不利于所有人。
情况变得更复杂了。一些人认为晚并线会引发更多的交通事故;一些人说这种制度在德国效果更佳,并暗示说我的困境也许体现了全体美国人性格上的某种弱点;也有一些人担心自己在最后关头“并不进去”;还一些人则说他们会效仿卡车司机的行为,故意妨碍试图并线的车辆。
这是怎么回事?我们行驶在同样的道路上,学的是同一套交规,不是吗?令我感到迷惑的不仅是回复者众说纷纭的观点,还有每个人为自己的公路行为赋予的道德正义性,以及他们对于反对意见的尖酸刻薄的态度。大多数时候,人们并不援引交规或实际证据来做出评判,而是诉诸自己认为正确的观念。
我甚至发现有些人的转变经历和我正好相反。“就在不久前,我还支持晚并线。”一家软件公司的主管在一份商业杂志上这样写道。他为什么会改头换面,成为一名早并线的人呢?“因为我后来意识到,并线越早,车流越快。”他以此来说明美国企业成功的团队建设问题。他写道,在企业中,“晚并线者”一贯将自己的观点和动机置于企业之上,而“早并线者”有助于推动企业达到“最大的集体速度”。
然而并线越早,车流真的越快吗?还是说,这种想法仅仅是看上去更高尚而已?
你也许会想,这种让人们早早并线、不去影响他人的做法,与其说是交通问题,不如说是社会问题。道路不仅仅是一个由规则和标识组成的系统,还有千百万我们这样的人穿行 ............

书籍插图:
书籍《开车心理学》 - 插图1
书籍《开车心理学》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开车心理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