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写作的兴起:纵观创意写作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序
序
第三部分 纵观创意写作(1975—2008)
第五章 技巧的暗伤:大众高等教育与下层中产阶级型现代主义
探访卡佛帝国
关于羞愧
简单即丰富
成为最大
类型小说的复仇
等同于白人
第六章 艺术和母体:家庭,国家,以及指导的原始场景
亲密关系的焦虑
文学共和国
转变的人
殖民地和大学校园
第七章 微型美国;或是,全球视野下的系统
反思性的美国化
海外求学
超微图景
后记:系统的卓越
译后记
创意写作的兴起
纵观创意写作(1975—2008)
马克·麦克格尔 著;葛红兵 郑周明 朱喆 译;曹飞廉 校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青苹果数据中心2014
本电子书由“上海华文创意”提供版权,青苹果数据中心制作,非经书面授权,不得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反编译、翻印、仿制或节录本书文字或图表。
湖南省青苹果数据中心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1992年8月13日
注册地址: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大道399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湘)字013号
电子邮箱:GA@egreenapple.com
网 址:www.egreenapple.com
青苹果数据中心为作者和相关机构提供数字出版服务。
本书电子版如有错讹,敬请指正,我们会及时更新版本。
序
美苏冷战以苏联瓦解美国的胜利告终。多数人认为美国是靠科技创新战胜了苏联,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在我看来,美国之战胜苏联更重要的原因是文化创新。没有文化创新的国家其国力不可能真正强大。事实是,今天的美国,文广义化产业占其GDP比重超过了20%,是美国国内第一大产业,也是美国第一大出口产业;我们可以结论性地说,今天美国的国力主要体现在文化产业的发达和全球出口上。这跟美国大学体系中“创意写作”机制的创建和发展有关,美国高校在美国发展中不仅仅承担了技术创新的功能,同样承担了文化创新的功能,为美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高速引擎。但是,中国高校却不是如此,中国高校没有“创意写作”学科,中国高校文学教育走的是文学史知识和语言学知识教育路线,明白宣称不培养作家。中国高校在过去的一百年现代化史上承担的功能是非常尴尬的,它承担科技创新功能,也曾经试图承担社会改造技术的提供者角色,但是,它扮演文化传承者的形象,但是,却一直没有真正承担文化创新者的义务。它支离破碎、附庸风雅地追随西方科学主义、技术主义路线,但是实际上中国的大学在科学主义的思潮中没有占据先机,也当然没有后来居上,只是在技术创新上少有作为,却把文化创新的任务排斥在自己的体制之外。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大学的其他可能?也许校园现在应该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科学技术专家的大学,一部分是文学艺术家的大学。大学应该建立一种系统,更高等级的系统诉求,在科学技术创新之外,还有另一种推进全社会文化创新的力量,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提供动力。
2004年我从剑桥大学任访问学者一年回来,去拜访钱伟长校长,见面没寒暄,他劈头就句:你觉得我们上大中文系现在怎么样?我当然说好话,他老人家关心的事儿我们真是尽力了,再说,我们的确也有很大进步。但是,他反问:是这样吗?我们跟复旦比,怎么样?我们赶上了复旦没有?我就噎住了,不知道如何回答。当时,大不列颠学术基金会资助我到英国访问一年,加上之前我在新加坡工作、法国讲学的经历,我有很多想法,包括对中文学科改革的想法,我感觉,未来的高校文学教育,可能应该以“创造性写作”(我们翻译成“创意写作”)为主要方向,这是中国文学教育改革的大方向。而我们现在的大学文学教育是明确告知“不教写作”、“不培养作家”的,这个体系教语言、教文学史、教文学理论,但是,就是不教文学创作本身,不教创造性思维和写作,这是和当代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文化产业的国际化竞争环境不适应的,当时,我感觉到我们的中文系学生找不到工作、跟文化创意产业不衔接的弊病,认为整个中国的高校文学教育都要改革,中国的高等教育中的文学学科应该有一个大检讨。后来,钱校长让我写个报告,要我把对中文系教育教学想法整理成文字写给他。写报告的时候,发现自己对问题的思考还只是皮毛,很多问题没有想透,这让我不得不马上提起精神,进一步收集海外资料,翻译学习,此后,创意写作研究好几年研究成了我常态教学科研之外的一个“私密”任务。三年前,我终于向周哲玮校长写信,建议创建上海大学创意写作学科,在周校长的关心和文学院陶飞亚院长的推动以及董乃斌、王晓明、王光东、曾军、张寅彭等领导和同事的大力支持下,三年前我们创建了全国第一所高校创意写作中心,创建了全国第一个本科“中国文学创意写作平台”,去年又在中文系创建了创意写作创新学科。
在我看来,中国高校文学教育同语言教育混融为“语言文学学科”,已严重滞后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的需要,中国式“语言文学”模式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严重脱钩,中国高校文学教育必须改革,以适应新的文化产业化发展形势。比较西方现代高校文学教育发展,同西方文学教育接轨,走“创意写作”教育教学之路,是中国文学教育独立发展的重要未来方向。当代高校文学教育一直和语言教育混融,形成了“谈文学就是谈语言”、“谈语言就是谈文学”的混融观念,进而造成了文学学科学科属性认识上的偏差,含混地强调其“基础类”、“研究性”学科属性,忽略其“艺术性”学科本质,否认甚至反对其应用性。事实上,文学和语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文学教育不仅仅应该教语言修养、文体格式,更应该教个体表达和创造思维(“自我诗化”),文学是语言艺术,但是,从创造性这点上说,文学却恰恰存在于语言之外,文学的本质是“创造”,不是“语言”。文学教育应回归其创造性艺术教育的学科本性。目前的所谓“文学教育”完全不适应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冗余学科。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报告,汉语言文学专业数年位列最难就业专业排名前十位之内。高考网2009年9月22日文章将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最难就业专业第七位,因为该专业“看起来什么都能干,其实什么都干不了”。按照目前体制培养出来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创意写作的兴起:纵观创意写作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