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才:让年轻人少奋斗5年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作者序
观念普及,是组织跃升的动能
或许是因为出身于教师家庭,或许是求学时期兼任老师的历练,也或许是作为企业主管长期辅导下属养成的习惯,回顾我的一辈子,虽然没有专门从事过教职工作,却似乎与“和何教”脱不了干系。
我的祖父与外祖父都是校长,父母分别是中学及幼儿园教员;虽然家中四兄弟无一人继承父母衣钵,但回想起来,我的成长过程中倒有两段机缘与“如何教”有关。
一是还记得高中时父亲在自家开设数学家教班,我去帮忙担任小助教,当时还颇受学生欢迎。另一是大四时我在外校教高三数学,后来服完兵役到神通电脑上班时,校长又来找我,希望我白天工作晚上还去兼课,钟点费很诱人。虽然我终究没有去当兼职教师,但当时的口碑还算不错。
非教师的实质教导工作
我在交通大学主修计算与控制(即今日的资讯工程),当时整个台湾省都没有几部电脑,而且多半归属于政府部门或学术研究机构;所以考上大学时我懊恼不已,担心自己连找到电脑工程师的工作都很吃力。没想到阴差阳错我只当了一年的工程师,而后三十年实际上做的多是“教导”的工作。
兵役结束前两个月我看到报上的报道,一个叫英特尔的公司成功开发出能将整座房间大的电脑的运算功能部分微缩成一小片晶片的产品。我凭直觉认为这样的产品必然可以普及,所以我决定加入神通电脑,推广英特尔微处理器。
当时整个台湾省的绝大多数企业为传统产业,科技知识非常贫乏,推广工作十分困难;后来我索性创办台湾省第一本科技资讯杂志(微电脑时代),白天推销晶片,晚上当总编辑,这个双重身份维持了五年。
另外,我三十岁就被拔擢担任联通电子的总经理,一个“少年总经理”如何辅导部属,进一步要考验我“如何教”的能力。从一开始不免跌跌撞撞到揣摩各种方法,我逐渐体悟到最有效的辅导,在于从根源改变员工的认知;当员工具备正确的职场观念与做事方法后,自然而然就能通过任务的赋予与历练的累积稳健成长。所以,我非常注重员工的观念与认知,花费很多时间在观察员工、找出盲点、沟通观念上,而且不厌其烦。
“联强EMBA”的由来
我是一个很喜欢观察与思考的人,每天看着公司的运作,看到人员面对难题时是如何处理思考、部门间的摩擦如何消除……点点滴滴中,我感觉这些运作的背后都有其共通的规律,洞悉其运作原理,就可以事半功倍有效地解决问题。而且如果每个同仁在做事之前,就能掌握这些正确的观念与方法,整个公司的运作效能,不就能够成倍提升吗?
正因为想要把正确的做事观念与方法“普及化”到每一个同仁身上,我把我的思考心得,尽可能多地说与同仁知晓:这些内容有些是针对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容易产生的迷惑,有些是针对可以减少部门间摩擦的方法,有些是针对普遍存在企业制度运作的盲点……大多数是针对经营企业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但不去点出与理清这些认知盲点的话,整个组织的运作就会力不从心,无法产生“如臂使指”的灵活度与通畅感。所以当我观察而得出体悟后,一有机会我就讲,一而再、再而三地讲,直到同仁认知、认同内化为止。这些讲述的主题,就是“联强EMBA”的前身。
直到约摸十年前,我意识到当公司规模愈来愈大后,有愈来愈多的同仁无法直接听到我讲,容易造成认知的隔阂,才尝试改用书写的方式记录这些观念认知,并通过电子邮件寄给内部员工。
从小数理是我的强项,语文却是我的弱项,但后来我逐渐体悟到文字很美,而且是最好的沟通工具。因为文字的用字简约,可精准地传达我的想法,而且对接收对象而言,若是听我演讲,他们被迫要用我说话的速度理解。阅读则不然,读者是依循自己的节奏在吸收,可快、可慢,还可“倒带”、重读。再加上电子邮件可大量、快速传播的特质,还有比文字结合电邮更完美的观念传播工具?
“联强EMBA”对外传播的历程
当同仁习惯于阅读文章后,有业务同仁开始想到,若是客户通过阅读联强EMBA文章而能提升经营管理能力,不也有利于公司业务的拓展?我们便陆续转寄给经销商,没想到获得颇大的回响。然后我们进一步将文章分享给公司新成立的网站——联强e城市的订户,读者更广泛普及到各行各业意想不到的对象。根据我们初步估算,少说有五十万人看过联强EMBA的文章。
还记得那段时间,公司的公关部门陆续收到许多演讲邀约,一般企业的训练单位自是不在话下,甚至也接到来自市县政府、大学行政单位、医院管理部门、文官训练中心等机构的邀请。当询问邀约缘由时,对方竟能随口说出某一篇联强EMBA的标题。对于这套原意作为内部训练用的文章竟不可思议地引发不同形态组织的共鸣,我虽然无法一一回应和参与,却也深感组织形态虽有不同,但面临的管理议题却有本质上的共通性。
而这样的回响,也改变了我原来无意出版此书的初衷。
我对“观念普及化”所能产生的力量感受很深,因为观念若能深入多数人的思维,就会形成一种氛围,使身在其中者自然而然地被潜移默化,这是最自然的改变与提升方式。好比这几年我愈来愈喜欢台北,因为它业已形成自动排队、有礼、自制的文化,外来人口来到这个城市也会受到感染,自然而然跟着排队、守秩序,这就是所在环境对人的无形感染力。
而台湾省近十年采有许多企业在国际上大放异彩,若能将其长期体悟而积累出的知识与经验二分享回馈到企业之外,就能使良好的观念加速扩散于整个社会,形成向上提升的无形力量。我认为以这个形式回馈社会,远比金钱或物质的赠予还有意义。
近年来我看到很多年轻人初入社会三到五年频繁转换工作,就像“随机碰撞”的“碰碰球”一样,随性所至、无所定着;三五年后当他们最终认清职场生态愿意安定时,往往已年过三十,浪费了至少五年的“蹲马步”的时间,这对个人、企业与国家都是很大的虚耗。因此,倘使这本书的付梓,能使职场正确观念与认知得以“普及化”,职场年轻人能及早建立对职场生涯、职场伦理与企业组织的正确认知,减少摸索与虚耗的时间,岂非个人、企业与国家的“三赢”?
一本打造将才基因之书
从2000年写就第一篇文章开始,几年下来陆陆续续地积累,统计下来竟有近百篇的文章;不过,由于文章所涵盖的主题甚多,此次仅收录与职场相关的文章。这些文章大体涵盖了几个方面,但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可说本书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将才:让年轻人少奋斗5年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