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魂曲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1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总 序
前 言
白 夜
阿赫玛托娃简介
简略自述
安魂曲(1935—1940)
代 序
献 词
前 奏
一、拂晓时他们把你带走
二、静静的顿河静静地流
三、不,这不是我
四、爱嘲笑人的女人
五、我呼喊了十七个月
六、淡淡的日子
七、判 决
八、致死神
九、疯狂张开了翅膀
十、钉死在十字架上
尾 声
战争组诗
战争风云
明月当空
从飞机上外望
北方哀歌
一、历史的序曲
二、关于一十年代
三、在那栋房里居住太可怕
四、这就是它哟
五、严酷的时代改变了我
六、回忆有三个时代
七、我沉默
野蔷薇开花了
一、焚尽的笔记本
二、清醒的时刻
三、梦 中
四、我窥见了狡黠的月亮
五、我以高昂的代价
六、第一支短歌
七、另一支短歌
八、梦
九、当 年
十、你臆造了我
十一、在破碎的镜子里
十二、让某些人还在南方休养吧
十三、你多余把雄伟、荣耀、权利……
十四、你别怕
十五、多年以后
十六、这一天对人们来说
子夜诗抄
代献词
一、迎春哀曲
二、初次警告
三、镜子的背面
四、十三行
五、召 唤
六、夜 访
七、最后的一首
代后记
没有英雄人物的叙事诗 三部曲(1940—1965)
代前言
献词一
献词二
献词三,也是最后一篇
开场白
第一部 1913年——彼得堡故事
第二部 硬币的背面
第三部 尾 声
附录一:关于《没有英雄人物的叙事诗》
附录二:为人类的苦难作见证
附录三:安娜·阿赫玛托娃生平简历与创作
后 记
版权信息
书名:安魂曲
作者:( 俄罗斯) 阿赫玛托娃 著;高莽 译
出版方:北方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ISBN:9787531735571
定价:48.00元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总 序
“望夏日长空,即为诗,虽然不在书页里。真正的诗,逃逸。”(艾米莉·狄金森

诗,跟语言一样古老,甚至更为古老。诗,是无声胜有声,是木叶无语纷纷落。诗,是两个默契的人说话,说着说着,进入沉默。“人,诗意地栖居”。诗是凡躯出生入死的本相,因而不妨说,每个人都是诗人,都默契于诗,虽然你常常忘了,因而也被遗忘。
像暗夜中的北极光闪现,照亮虚空中的虚空,让无声者发声是诗人的天职。诗人体悟沉默,更痴迷于语言,他/她的心灵更为敏感,每当情动于衷,不能自已,遂在语词的密林里耕耘,让语言从其根部发出颤音,让天地人神共鸣。
好诗是有强度有张力的语言,一首好诗有时恰如一个有力的扣球,它不想打败读者,它希望读者把球接住。因而,诗之美不必优美,不唯抒情,更远离滥情。对于一首好诗,读者理应有更高的期许,远非轻松的消遣和抚慰,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装点。好诗磨砺读者的感性,带你走入陌生和惊喜。
“北极光诗系”邀您重读经典,并推介当代新篇。其中,“经典译丛”,主要精选老翻译家的经典译作。百年来,外国诗歌经典经受了翻译的考验,有磨损有变形有创造,为中国文学引入了新的观念、新的感性和新的表达,参与了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并已成为中文经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份财富需要代代传承。与此同时,伴随语言和感性的日益更新,也需要鼓励新译者尝试经典重译,我们相信,经典经得起一读再读,常读常新,常译常新。
“北极光诗系”之“当代译丛”推介当代世界诗歌精品,特别是在世界诗坛被充分认可,享有定评而鲜有中译本的诗人诗作。这是一块尚待耕耘的土地,需要出版家的胆识和情怀,也需要新一代译者继往开来、不懈努力。
经典或许不是你正在读或打算读,而是你正在重读或打算重读的书;而每一部经典都曾经是当代新篇,来自鲜活的当下,在读者的阅读中走进历史,成为经典——
为永恒驻足,
为甜蜜与光明留步,
走进经典,
朝向诗与生命的极处。
编 者
2016年5月
前 言
我第一次知道安娜·阿赫玛托娃的名字,是1947年。
当时我在哈尔滨《北光日报》编辑部文艺组任职,开始从事俄译汉翻译工作。
日本投降以后,哈尔滨成立了中苏友好协会,提出学习苏联的口号。
联共(布)中央,即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那几年颁发了一系列有关文艺的决议,其中之一即关于《星》和《列宁格勒》两杂志的决议。同时联共(布)中央书记日丹诺夫还发表了一篇长篇报告。当时我们报社领导认为这是有关文艺的极重要的文件,让我将决议和报告译成汉文。那时我对苏联文艺、对苏共的文艺政策、对苏联思想斗争一无所知。我只能逐字逐段翻译。在翻译过程中同时接受了其中的精神。我的俄文与汉文水平都较低,译的质量可想而知。后来,我的译文经过前辈金人和赵洵的校改,在报刊上发表了。我颇为得意,殊不知在无形中也接受了“左”的观点。
从那时起,我以联共(布)中央决议的精神看待苏联文学的现状和作家们的情况。我没有读过一篇阿赫玛托娃的作品。我认为她就是日丹诺夫所斥责的一个“奔跑在闺房和礼拜堂之间的发狂的贵夫人”,是“混合着淫声和祷告的荡妇和尼姑”。
时间飞驰流逝。我国经过一系列的政治斗争,又延续了十年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各种灾难后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我国被禁锢的外国文学领域也开放了。当时我在北京图书馆看到了美国用俄文出版的阿赫玛托娃文集,唤起我早年的兴趣。借回家来,连夜通读,阿赫玛托娃的形象在我心中完全变了样。她不是“荡妇”,更不是“尼姑”,她是位抒情女诗人,是位炽热的爱国者,始终和多灾多难的人民在一起。我还读到了她翻译成俄文的中国古典诗词,让我由衷地感动。
我对她产生了敬爱,开始翻译她的作品。
199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翻译的她的几十首诗,取名为《爱》。
阿赫玛托娃的抒情诗情真意切,倾倒了无数青年男女。随着她家庭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遭遇,了解一些无辜的人遭到迫害和冤狱,发现在阳光下的苏联诸多使人窒息的阴影,她的声音变了,她的诗歌中唱出受苦受难的感受。她的作品多了一层隐晦的色彩,显得尤为悲怆深沉。她的创作倾向当然与当时党的歌功颂德的政策不协调。
斯大林逝世后,阿赫玛托娃的名誉有所恢复。她的诗人地位也日益受到读者的推崇。
晚年,她应邀去欧洲访问,会见了几十年前流亡国外的老友,各自有一段辛酸的历史。
1964年,她在意大利接受了国际诗歌“埃特纳·陶尔明纳”大奖。
1 ............

书籍插图:
书籍《安魂曲》 - 插图1
书籍《安魂曲》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安魂曲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