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中国之道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总序一
总序二
新版译序
英文版作者自序
背景
第一章 传统说法与实情
第二章 研究孔子的依据
第三章 孔子时代的中国
孔子
第四章 生平纪事
第五章 人
第六章 弟子们
第七章 教师
第八章 学者
第九章 哲学家
第十章 改革者
儒学
第十一章 “懦弱者”
第十二章 从人到神
第十三章 灾难
第十四章 “凯旋”
第十五章 儒学与西方民主
第十六章 孔子与中华民国
跋
附录《论语》的可靠性
参考书目
索引
译后记
国际汉学经典译丛
孔子与中国之道(修订版)
CONFUCIUS AND THE
CHINESE WAY
[美]顾立雅 著 [中]高专诚 译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孔子与中国之道/(美)顾立雅著;高专诚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14.1
ISBN 978-7-5347-7962-6
Ⅰ.①孔… Ⅱ.①顾… ②高… Ⅲ.①儒家—传统文化—研究—中国 Ⅳ.①B222.0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010035号
孔子与中国之道(修订版)
[美]顾立雅 著
[中]高专诚 译
出版人 王刘纯
责任编辑 李光洁
责任校对 裴红燕 牛志远 安德华
封面设计 王莉娟
出版发行
(郑州市开元路16号 邮政编码450044)
发行科 0371-63863551 总编室 0371-63863572
网 址 www.daxiang.cn
印 刷 河南新华印刷集团有限公司
经 销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 本 787×1092 1/16
印 张 21.75
字 数 449千字
版 次 2014年3月第1版 2014年3月第1次印刷
定 价 48.00元
若发现印、装质量问题,影响阅读,请与承印厂联系调换。
印厂地址 郑州市经五路12号
邮政编码 450002 电话 (0371)65957860-351
总序一
[1]
任继愈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世界知道中国,不自今日始,回溯历史,中外文化交流共有五次高潮。
[2]
文明交流的深度、广度也是近代超过古代。
中外文化交流,也循着文化交流的规律。一般情况下,文化水平高的一方会影响文化水平低的一方。文化水平低的一方则比较容易成为接受者。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往往是施与者,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明代中期。其间也有双方文化水平相当,接触后发生冲突,然后各自吸收有用的,并使它为己所用的情况。这种水平相当的交流,往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期,才能收到互相融会、双方受益的效果。进入近代,中国科技领域在国际不再领先,往往借助外来文化补充自己的不足。明代中期,如天文、历算往往学习西法,这就是中国接受外来文化的又一个实例。
文化交流、交融、吸收、互补,也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只有国力充实、文化发达、科学先进的情况下,才可以从交流中采取主动,吸取其可用者为我所用。当国势衰弱,文化停滞,科学落后时,往往在交流中处于被动地位,甚至失去对外来文化选择的主动权,成为完全被动的接受者。鸦片战争以后,在长达百年的这一段时间里,输入中国的外来文化,有些是我们主动吸收的,也有些是中国所不愿接受的,也有些是被迫引进的。
历史告诉人们,当前世界经济已经一体化,世界上一个地区出现了经济危机,全世界都会受到震动。文化方面虽然没有达到这样紧密程度,却也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趋势。当前文化交流的条件大大超过古代,传递手段之迅捷,古人无法想象。因此,文化交流的责任也远比古代社会沉重。“国际汉学研究书系”负担着21世纪中外文化交流的艰巨任务。
为了涵盖古今汉学进展的全面状况,本书系分为三个系列:
一、西方早期汉学经典译丛(翻译);
二、当代海外汉学名著译丛(翻译);
三、海外汉学研究(著作)。
“汉学”这一名称,国内外学术界多数人认同,也有少数学者有不同意见。我们不准备用很多精力界定这个名词,我们只是把过去和现代人们已发表的和正在从事研究的这一类译著汇集起来,总之,都属于中国文化这个大范围之内的学术著作。正如“现代新儒家”这个名字的内容,海内外学术界也有不同的理解和使用标准。因为它属于中国文化这个领域,本书系也将包括这类译著是同样的道理。
我们愿借这个领域,作为联系海内外研究古今中国文化的桥梁,为人类精神文明略尽绵薄之力,我们的初衷就算达到了。
我们这套书系,本着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类未来负责的心愿,向全世界介绍中国文化,同时也向中国展示健康的、高品位的世界文化。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也是总结历史成果的时代。我们以科学的良心,如实向世界推进文化交流,我们介绍古代先驱者的业绩,在当代人中,沟通各国文化的精华,展望人类未来的光明前景。
只有在健康、光明、理性、科学为主干的文化指引下,人类才可以避免失误,走向和平。每一个经历过世界大战的过来人,深知和平的可贵,战争的罪恶。我们从事文化事业的、正直善良的学者,出版这套书系,期望其社会效益不限于书斋以内,更寄希望于提高全人类的文化素质,泯除非理性的强权暴行,引导社会走向和平、光明的大道。为中华民族积累精神财富,为世界人民增加友谊与理解。
注释
[1]
这是任继愈先生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与大象出版社联合组织出版的“国际汉学研究书系”丛书所写的总序。
[2]
第一次在汉朝,公元前1世纪,开通了丝绸之路;第二次在唐朝,7~8世纪;第三次在明朝,14~15世纪;第四次在清末鸦片战争前后,19世纪;第五次在五四运动前后,20世纪初到现在。
总序二
张西平
“国际汉学研究书系”出版已经十五年了,当年是任继愈先生写的总序,先生已经驾鹤西去,他对“国际汉学研究书系”的关心和指导至今仍是我们考虑这套书的出发点。
近三十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海外汉学(中国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研究大大深入了。学术界已经充分认识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力,第一步就是要了解国外中国文化的研究(汉学或中国学)的历史与现状,唯有如此,才能迈出走向世界的坚实步伐。
同时也应看到,海外中国学与中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孔子与中国之道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