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读_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CONTENTS
自序
《沁园春·长沙》上阕的三个关键词
《雨巷》:“丁香”意象的还魂与重塑
《再别康桥》的三个意象
《烛之武退秦师》叙事的“层折”艺术
《记念刘和珍君》:非诵读不能尽其哀愤
《小狗包弟》需要探究什么
《别了,“不列颠尼亚”》的厚重感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果真是没有吗
《荷塘月色》:怎样“超出”平常的自己
《故都的秋》的秋味品读
《囚绿记》探究二题
《采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短歌行》诗绪的飘忽与连缀
《赤壁赋》的双重结构及其他
《林黛玉进贾府》就看“人物出场”
《祝福》的十二处点批
《蜀道难》的奇想架构
《动物游戏之谜》:从语言表达领悟科学思维
《定风波》:曲笔写直的范例
《声声慢》的愁苦基调读准了吗
《拿来主义》应该“拿”什么来教
《项链》文本解读的多元整合
《春》“拆卸”了还有美吗
《风筝》解读分寸的掌握
《羚羊木雕》能读出什么样的感情倾向
《背影》:你读出了多少“背影”
《老王》与时代的伤痕和隐痛
《端午的鸭蛋》:试品尝那“淡而有味”
《我的叔叔于勒》的“意义创构”及其他
《蚂蚁》的“以文解文”
课文答问十则
一、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二、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三、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四、杜甫诗三首
五、柳永《雨霖铃》
六、蒙田《热爱生命》
七、曹雪芹《情真意切释猜嫌》
八、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九、孙犁《芦花荡》
十、杨绛《老王》
作者简介
陈日亮 语文特级教师,1939年出生于东海之滨的有福之州,1960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学院中文系,同年即执教于名校福州第一中学,至今五十载,鬓霜齿豁,犹情注语文,心系课堂。有《我即语文》一卷,人称是其语文教育人生的写真之作。
大夏
大夏书系·语文之道
陈日亮 著
如是我读
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陈日亮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9
ISBN 978-7-5617-8131-9
Ⅰ.①如… Ⅱ.①陈… Ⅲ.①语文课—教学研究—中小学 Ⅳ.①G633.30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0)第193825号
大夏书系·语文之道
如是我读
——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
著 者 陈日亮
策划编辑 朱永通
审读编辑 杨 霞
装帧设计 王晓蕾
责任印制 殷艳红
出版发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社 址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邮编200062
网 址 www.ecnupress.com.cn
电 话 021-60821666 行政传真021-62572105
客服电话 021-62865537
邮购电话 021-62869887 地址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校内先锋路口
网 店 http://ecnup.taobao.com/
印刷者 北京密兴印刷有限公司
开 本 700×1000 16开
印 张 14
字 数 208千字
版 次 2011年1月第一版
印 次 2012年3月第三次
印 数 9001—12000
书 号 ISBN 978-7-5617-8131-9/G·4744
定 价 29.80元
出版人 朱杰人
(如发现本版图书有印订质量问题,请寄回本社市场部调换或电话021-62865537联系)
自 序
多歧为贵,不取苟同。
——蔡元培
我把近些年来听课、读课、研课之余,回到备课,再细读文本,积累解读心得凡三十篇,加上有关课文的答教师问十则,汇集成这本小书,题为“如是我读”。
这题目是从“如是我闻”联想而来的。佛弟子阿难讲经,用了这四个字开头,表示他是听佛这样说的。而我,则是自读自道,自说自话,断不敢以所读所道为唯我独得,更无意于嚼饭哺人而只以自哺。有朋友不明书名来由,把它读成了“如果是我来读”,按今天多元解读的观念,我看也无乎不可。因为如果换成别人来读,的确完全可以读成另外一个样子。
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主要工作是听课和研究课例。听别人上课,收获实在不少。一节课听完后,常常会发现自己以往备课和上课的疏漏,在比较中有新的发现和思考,是很快乐的。听完课,读完课例,看看别人的分析评价,经过自己的观察思辨,即所谓“览之而必察”,“研之而后精”(陆机语),再写下一点心得,对自己的经验重新加以审视,觉得比过去上课还充实。我上午听课,课后就同年轻教师交换意见。我总是滔滔,他们总是默默。我说明白了吗?说的都正确吗?他们都听进去而且都听懂了吗?这样一想,我就有些不安。于是下午便坐下来,敲起键盘,将上午所说的整理一遍,发给自认为未必听进去或未必听懂的他或她。如此渐渐成了习惯,即使不就写就发,我也一样经常整理所读所感,独自品尝自己的快乐。我曾经说过,自己并不是一个思维清晰的人,总得把脑子里想的东西写出来,才知道真正想的是什么,想清楚了没有。到老了还这么不济事,实在很惭愧。
福建师范大学的孙绍振教授独创“比较还原法”,所做的文本微观分析的个案研究,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他指出,中学语文教学的作品解读“在方法上,习惯于从表面到表面的滑行,在作品与现实的统一中团团转,缺乏揭示矛盾进入分析层次的自觉,这在根本上背离了‘分析’的初衷”。这个论断可谓一针见血。它使我找到了早已发现却没能看透的问题症结,促使我有信心去进行我的尝试,因为我所做的解读,也多是从文本的仿佛天衣无缝的完整统一的表面,去发现和揭示内在的矛盾,从而进入分析层次。同时,在听课、看课的过程中,我还注意到,不少教师之所以习惯于在文本表面“滑行”,正是由于缺少“教学文本意识”,备课多半搬用一般文本解读的现成结论,将“教参”、“教师用书”或专家学者的作品分析照单全收,很少考虑到教材、教师与教学对象之间多重的复杂关系。
从面向一般读者的文章作品进入语文教材,从文本变为课本,直接面对学生读者,文本还是那个文本,而解读却多了两个向度:学生的和教师的。解读的价值取向,不但是要正确读出文本的原有信息,同时还要能够读出如何正确阅读信息的“信息”,有学者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如是我读_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