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5.2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日)奥野宣之 著 苏萍 译
版权信息
书名: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作者:
(日)奥野宣之
译者:
苏萍
书号:
ISBN 978-7-210-09720-4
版权: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序章 简洁的信息才实用
第 1 章 一册笔记本建构的知识生产体系
将所有信息存储在笔记本中
素材库的产生:一册笔记本的汇总效应
无论何时何地都只需一册
找到记录和查阅的窍门
令你毫无压力、轻松创意的方法
大杂烩带来的启示
根据生活方式选择笔记本规格
根据用途选择笔记本
自己亲手整理的信息才能活用
第 2 章 一元化笔记法的三条规则
不分类别,尽情记录
笔记本是个大玩具箱
能确保信息不遗失的一元化
先记下来,稍后再粘贴
添加日期标签,按时间顺序记录
6 位日期记录法
箱子一满,就要更新换代
容量无限,便可以自由表达
笔记本是一幅长卷轴
将收录的信息索引化后提取
第 3 章 高效率记录信息的书写和粘贴法
书写的窍门写清文字轮廓
用罗马字首字母来略记
将常记的内容符号化
私人记录也可依序写下
用“葱鲔火锅式”笔记采访自己
新知就在日常疑问之中
体现使用节奏的分隔线
附上标题,方便查找
空一行书写,以便再加工
根据场合使用不同的笔
改变心情的“超黄金地段”使用法
在书脊和切口处写上序号
粘贴小窍门先贴为妙
用纪念品存储谈话内容
原封不动地粘贴 A4 资料
新闻只粘贴选段
帮助记忆的标记
从报纸中收集基础资料
从周日版报纸上剪下综述和书评
用腰封和补充卡片来补全笔记
用照片补充记录
万能的透明胶带
第 4 章 孕育创意的生活日志
用日志留住未经加工的生活
通过手写保留原汁原味
主动决定何时记录
日常记录的三大优点
记录使人快乐
将收集到的素材用于知识生产
多样化素材孕育奇妙组合
笔记本就是另一个自己
比起结果,更重视对过程的评价
第 5 章 帮助活用素材的知识生产技巧
创意是对既有信息的重组
吸收先于运用
用普通食材做出美味料理
信息的输出从笔记开始
日常思考的潜在价值
不是有思才写,而是为写而思
笔记是在向自己的思想致敬
将私人记录变成素材
直觉的重要性
带着问题意识坚持记录思想
带来新发现的无目的重读
通过加工向创意“匍匐前进”
交叉参考笔记
使用卡片重组信息
使用大号纸张移植信息
复印件的拼贴法
动手,使想法更上一层楼
相信自己凭感性制作的笔记
第 6 章 方便自由参考的笔记索引化
纸面信息也可检索
10 年后也能查找的数据库
对索引数据去芜存菁
附录 让笔记本物尽其用的创意集
笔记本的个性化
推荐使用的文具
后记
出版后记
序章 简洁的信息才实用
关于完整版的发行
本书是《如何有效整合信息》(2008 年版)的修订版。
时光飞逝,本书从出版至今已经将近 10 个年头了。这期间,不仅是笔记本、笔和胶水这些文具,就连智能手机等信息终端的发展也有了大幅度的飞跃。其结果便是,尽管作为销量超过 30 万册的畅销书,旧版中的原理如今依然通用,然而不可否认,单纯的再版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全面修改的基础上,本书的完整版再次得以出版。
从 2008 年的第一版到现在,从作家写作,到学习、交际应酬、家庭和业余爱好等形形色色的场景下坚持使用笔记本的过程中,尽管增长的速度缓慢,我总结的技巧中还是增添了新的元素。
因此,在完整版里,我添加了大量最新的诀窍和技巧,希望其内容能让读过旧版和初次阅读本书的读者都有所收获。
为何“知识生产术”难以持续
旧版中使用笔记本的主要目的是自由自在地参考获取的信息,这就是所谓的“信息整合”。这一回,我打算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深入讲解如何通过笔记本进行知识生产。
那么,“知识生产”一词是什么意思?
推广这个概念的民俗学家梅棹忠夫是这样解释的。
我们通常认为,这里所说的“知识生产”指的是人们通过脑力劳动创造出新信息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所指广泛,包括智慧、思想、念头、新闻报道和口头叙述,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东西也可被归入信息。总之,简单来说,所谓的知识生产是让大脑运转起来,用人们知晓的形式提出某些新的事物——信息。
——梅棹忠夫,《知识生产的技术》,岩波新书
知识生产即产出新信息。这样看来,我在本书中所写的文章也是一种知识生产活动,商业活动中的报告书和企划书也理应属于知识生产的类别。此外,为了获得称赞而将自己写的小说借给朋友们传阅,在广义上说也可被看作知识生产活动。
日本人开始呼吁重视知识生产活动,是从通常所说的制造业开始陷入低迷的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的,这已经是 40 年前的话题了。从那时起至今,毫不夸张地说,商务人士始终在持续不断地为知识生产活动而奋斗。
划时代的新商品、独树一帜的服务、吸引人眼球的文案、崭新的理念和颠覆过往常识的书籍……上述这些该如何生产出来好呢?到现在为止,很多学者和商务人士都介绍了他们自己的方法。
知识生产的载体从过去的索引卡片和记事本开始,历经了文字处理器、电子记事本和掌上电脑等一系列发展,而近年来,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终端等使用信息技术的知识生产方式上。
每当新的手段被提出,人们就会立刻努力去学习如何熟练地使用它们。人们怀揣着“为自己的知识生产活动带来革命性变革”的期待,激动不已。然而,这种期待几乎没有一次成为现实。原因是多样的,例如难得收集起来的信息无法熟练运用,或是知识生产方法非常费力以致无法坚持,等等。
那么,知识生产技术在应用中为何存在这么多缺陷呢?
原因是,它太过发达了。
也就是说,以大量分类整理为基础的体系太过复杂。过去,像图书馆那样将笔记和资料分成几十、几百个类别并整齐排列在架子上的做法由来已久。即便是在近来利用数码产品的知识生产技术中也会出现很复杂的操作,例如需要用户对终端或应用程序进行详细的设定,或是进行同步设定和添加标签。
上述做法只适合一部分人,对大部分人来说过于困难。而且,即便最初看上去可行性极高,可以想象,信息累积得越多,就越难以轻松地处理,情况就会变得越来越错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