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折上的晚明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前 言
与明朝历史有关的话题,一直是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
原因有很多,这里说最主要的一点。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起来的大统一的王朝,疆域辽阔,国力强盛,后期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手工业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工商业的繁荣程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朝代,第三产业亦为同期世界之最。生产力可谓蓬勃发展。
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表面欣欣向荣的王朝轰然倒塌。
而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代替它的,竟然是一个由渔猎民族建立起来的、生产力更低下、社会制度更落后的国家。
似乎,在这儿,历史不是向前发展,而是出现了倒退。
所以,研究明朝历史,尤其是研究明亡清兴的历史,就成为一个充满了诱惑的话题。
历史是过去式的生活,任何生活都远比文学作品更丰富多彩、变幻莫测。
原本,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代史料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可惜,一般读者只着眼于《明史》或由《明史》衍生出来的作品,而《明史》是由清朝的御用文人所撰,《明史》中早已“毁灭不利清廷之史实”(明清史学家谢国桢先生语)。所以,读者对晚明历史的了解,往往是不详不尽,或陷在迷雾里,或黑白颠倒,得出不同的结论。
本书则另辟蹊径,着重参考原始史料——奏疏。
奏疏是朝廷大臣或地方大员就政事向皇帝提出的报告。这些报告不仅原原本本地反映事情的来龙去脉,还会逐条拟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或对问题的看法。可以说,用奏疏来考察明政府处置事件的措施、政策形成的过程,是深入探究史实的必要手段,也是将历史过程和历史细节复原的重要手法。更重要的是,一旦将报告者所呈的多篇奏疏综合起来分析,可以窥探出呈奏者比较接近历史的原貌,性
格、学识、人品和才干等无不一一体现。
本书所引奏疏除了上面所述的奏章、疏议外,还包括上谕、皇帝遗诏、臣子间往来信件等原始文本,即第一手资料。
此外,还有大致四类“原始史料”:
1.明清两朝的“实录”和邻邦朝鲜李朝的“实录”,如《明神宗实录》、《明熹宗实录》、《崇祯实录》、《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清太祖高皇帝实录》、《清太宗实录》、《李朝实录》及《满文老档》、《崇祯长编》等。
2.时人、甚至是当事人所整理出来的史料,如谈迁的《国榷》、王在晋的《三朝辽事实录》、周文郁的《边事小纪》、夏燮的《明通鉴》、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内附《明史纪事本末补遗》)、陈子龙的《皇明经世文编》、张岱的《石匮书》及《石匮书后集》、计六奇的《明季北略》、王世德的《崇祯遗录》、夏允彝的《幸存录》、张鼐的《辽夷略》、茅瑞征的《东夷考略》等。
3.当时政府所储存的档册、情报、公文、阅件,及当事人对事件的记录及评论,如《东江疏揭塘报节抄》(内附《东江客问》)、《袁督师事迹》(内附程本直《矶声纪》、余大成的《剖肝录》)等。
4.时人、甚至是当事人所整理出来的笔记,如文秉的《烈皇小识》、钱谦益的《初学集》、金日升的《颂天胪笔》、林时对的《荷牐丛谈》、叶廷琯的《鸥陂渔话》、李逊之的《三朝野纪》、孙承泽的《畿辅人物略》、朱彝尊的《曝书亭集》等。
通过对这些相对比较接近历史真相、历史本来面貌的材料的解读,本书力图拨开历史重重云雾,真实地再现四百年前的历史风云。
只有还原本来意义上的人,才能还原真实的历史。
所以,本着摒除人物脸谱化的原则,本书不作凭空捏造和虚构,尽量真实地还原历史人物的原貌,不虚美、不隐恶、不拔高、不贬低,历史人物的语言、行为、表现,都从上述原始材料中取材,将历史人物在历史事件中的语言、行为、表现及其所流露的思想客观地呈现给读者。在这里,你也许会觉得,万历帝并不昏愦、杨镐并不蠢笨、杜松并不任性、王化贞并不刻板、天启帝并不白痴、魏忠贤并不奸狡、崇祯帝并不刻薄寡恩、王在晋并不是胆小鬼、高第并不是大草包、孙承宗也并不是什么伟大的战略家。
是为前言。
覃仕勇
2014,6
目 录
前 言
第一部 乱局
一、万历为什么不上朝
二、千年功过李成梁
三、没有李成梁就没有努尔哈赤
四、努尔哈赤的“七大恨”
五、杨镐出征,进剿努尔哈赤
六、百战边兵夜渡浑河
七、马林兵败尚间崖
八、覆军杀将,千古无此败衄
九、铁岭血屠,开原城毁
十、危重之际,熊廷弼力挽狂澜
十一、风雨飘摇明王朝,一月两国丧
十二、朱由校登基即位,熊廷弼遭弹劾请辞
十三、熊廷弼下课,袁应泰上场
十四、辽左用兵第一血战,沈阳陷落
十五、袁应泰守城殉国,辽阳失守
十六、熊廷弼应诏复职,三方布置败局先定
十七、经略与巡抚,防守与进攻的纷争
十八、王化贞兵叛弃城,广宁失陷
第二部 危机
十九、说说东林党
二十、辽东的烂摊子怎么收拾
二十一、熊廷弼获罪,孙承宗接手辽东防务
二十二、庞大军费开支拖垮财政,孙承宗行还是不行
二十三、只会盖房不会打仗,柳河又败
二十四、终于轮到袁崇焕出场了
二十五、首战告捷,努尔哈赤拔营撤军
二十六、“宁远大捷”
二十七、真正的战斗英雄毛文龙
二十八、“今日所恃海外长城者,非毛文龙者乎?”
二十九、努尔哈赤离世,皇太极明和暗战重创毛文龙
三十、宁锦大战:袁崇焕撤职查办的真正原因
三十一、再来说说魏忠贤与客氏
三十二、六君子到底是怎么死的
第三部 内患
三十三、天启驾崩,崇祯时代来了
三十四、“不怕死、不爱钱、曾经打过”袁崇焕复出的三大理由
三十五、士兵也被拖工资,讨饷引发的兵变
三十六、裁员卖粮,讨好蒙古之举换来灾难性后果
三十七、和议进行时
三十八、袁崇焕私斩毛文龙
三十九、功业已沉沙碛雨,精灵犹锁海门烟
四十、蓟门起警
四十一、诡异的对峙
四十二、京师保卫战
四十三、崇祯其实并不糊涂
四十四、余大成明判局势,祖大寿领兵哗变
四十五、袁崇焕的十大罪名和六大冤屈
四十六、倒下一个拔起一串,内阁全面换人
第四部 倾覆
四十七、孙承宗再修宁锦线,皇太极怒围大凌河
四十八、降还是不降?这是个问题
四十九、欠薪,又是欠薪引发的血案
五十、这一年,大清的旗帜竖起来了
五十一、流民军攻陷和州,清军直迫京城
五十二、卢象升阵亡殉国,多尔衮大军深入
五十三、再围锦州
五十四、救火大队长洪承畴能否救得了已颓江山
五十五、松山决战
五十六、关于王朴和吴三桂
五十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奏折上的晚明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