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文学初步与地下水资源评价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8.6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前 言
1 地下水文学基础知识
1.1 地下水含义简释
1.1.1 潜水
1.1.2 承压水
1.1.3 土壤水
1.2 地下水文学研究对象
1.3 地下水运动基本规律
1.4 非饱和带土壤水的运动
1.4.1 非饱和带的进一步说明
1.4.2 土壤水分特性曲线
1.4.3 土壤水运动的基本方程
1.4.4 垂直水流的非稳定流方程
2 地下水计算参数
2.1 给水度
2.1.1 给水度的几个主要概念
2.1.2 测定方法
2.1.3 实例分析
2.1.4 五道沟地区μ值综合比较
2.1.5 各种岩土给水度的参考值
2.2 降雨入渗补给系数
2.2.1 计算Pr
的常用方法
2.2.2 降雨入渗补给系数的计算
2.2.3 实例分析
2.2.4 各种岩性的降雨入渗补给系数
2.3 潜水蒸发系数
2.3.1 常用方法
2.3.2 实例分析
2.3.3 不同区域的潜水蒸发系数
2.4 灌溉入渗补给系数
2.4.1 性土的灌溉入渗补给系数
2.4.2 砂性土的灌溉入渗补给系数
2.4.3 各种岩性的灌溉入渗补给系数
2.5 河渠渗漏补给系数及渠系有效利用系数
2.5.1 自由渗漏时的计算方法
2.5.2 顶托渗漏时的计算方法
2.5.3 渠系有效利用系数
2.6 渗透系数与导水系数
2.6.1 渗透系数
2.6.2 导水系数
2.7 作物对降雨的有效利用系数和对地下水的利用系数
2.7.1 作物对降雨的有效利用系数
2.7.2 作物对地下水的利用系数
2.8 抽水试验法测定系数
2.8.1 稳定流抽水试验法
2.8.2 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泰斯法
2.8.3 非稳定流抽水试验——雅各布法
2.8.4 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布尔顿法
2.8.5 抽水试验法的应用条件与参数测定和改进
2.9 参数测定应注意的问题
2.10 注 记
3 平原浅层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
3.1 地下水补给量计算
3.1.1 降水入渗补给量
3.1.2 河渠湖库渗漏补给量
3.1.3 山前与区外侧向补给量
3.1.4 渠灌田间入渗补给量
3.1.5 灌溉入渗补给量
3.1.6 越流补给量
3.2 地下水排泄量计算
3.2.1 潜水蒸发量
3.2.2 其他排泄量
3.3 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
3.3.1 地下水资源量
3.3.2 水资源总量
3.4 地下水可开采量计算
3.4.1 地下水可开采量概述
3.4.2 地下水可开采量的几种计算方法
3.4.3 多年调节计算法
3.4.4 可开采系数的综合分析
4 平原区深层地下水和山丘区地下水资源评价简介
4.1 平原区深层地下水资源评价
4.2 山丘区地下水资源评价
5 地下水资源质量评价
5.1 地下水的主要性质
5.2 地下水质量分类
5.2.1 地下水质量分类概述
5.2.2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
5.3 地下水质量评价方法
5.3.1 地下水质量单项组分评价
5.3.2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
5.4 几类水质标准综述
5.5 地下水质量趋势变化分析
5.5.1 简单计算法
5.5.2 回归分析法——手算法
5.5.3 回归分析法——采用Excel计算
附录A 深层地下水资源的分类属性与分析评价
附录B 水文频率计算
附录C Γ分布离均系数Φ值表
附录D Γ分布模比系数K值表
参考文献
地下水文学初步与
地下水资源评价
金光炎
东南大学出版社
·南京·
内容提要
本书着重于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资源的评价与计算,包括地下水文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定理和常用公式,地下水计算参数的测试和估计,地下水资源总量和可开采量的计算方法,以及地下水资源的质量评价等。简要叙述了平原区深层地下水资源和山丘区地下水资源的评价方法。为便于不同专业人员的应用,书末附有水文频率计算的分析计算方法。读者对象为水利、地质、农业、环境、地理、城建和交通等部门的水文水资源工作者,亦可供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作参考。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地下水文学初步与地下水资源评价/金光炎.—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6
 ISBN 978-7-5641-1645-3
 Ⅰ.地… Ⅱ.金… Ⅲ.①地下水水文学②地下水资源—评价 Ⅳ.P641.1 TV211.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061875号
地下水文学初步与地下水资源评价
出版发行 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人  江 汉
网  址 http://press.seu.edu.cn
电子邮箱 press@seu.edu.cn
社  址 南京市四牌楼2号
邮  编 210096
经  销 全国新华书店
印  刷 南京京新印刷厂
开  本 700mm×1000mm 1/16
印  张 8.75
字  数 170千
版  次 2009年6月第1版
印  次 2009年6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641-1645-3
印  数 1—3000册
定  价 18.00元
本社图书若有印装质量问题,请直接与读者服务部联系。电话(传真):025-83792328
前 言
1966年秋冬之际,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了罕见的干旱,并一直延续到第二年的夏初。为此,从中央到地方,有组织地投入了井灌(打井灌溉)工程的建设,形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井灌建设运动,为抗旱增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当时的形势下,我被临时抽调出来参加这项工作,初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很平常的偶然事件,却意想不到的是从此与地下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参加井灌工程的建设,有机会与广大的建井队伍一起,获得了许多实践知识。同时,还必须与地下水打交道,需要进行地下水资源的评价与计算。记得在参加井灌工作不久,一次座谈会上,大家都希望知道各个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包括可开采资源量),以便“以水定井”(根据地下水资源量来决定建井的位置、数量、井距和井深等)。当时各有各的说法,但谁也说不清、谁也没把握。这是一个十分普遍而重要的问题,深深地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从此在不断的摸索中,考虑到在地表水计算中常用的水量平衡法 ............

书籍插图:
书籍《地下水文学初步与地下水资源评价》 - 插图1
书籍《地下水文学初步与地下水资源评价》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地下水文学初步与地下水资源评价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