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冶--中华经典指掌文库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7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园冶
(明)计成 著
中华书局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园冶/(明)计成著;李世葵,刘金鹏评注.——北京:中华书局,2017.1
(中华经典指掌文库)
ISBN 978-7-101-12297-8
Ⅰ.园… Ⅱ.①计…②李…③刘… Ⅲ.古典园林—造园林—中国—明代 Ⅳ.①TU986.2②TU-098.4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278547号
书 名 园 冶
著 者 〔明〕计 成
评 注 者 李世葵 刘金鹏
丛 书 名 中华经典指掌文库
责任编辑 张彩梅
出版发行 中华书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100073)
http://www.zhbc.com.cn
E-mail: zhbc@zhbc.com.cn
印 刷 北京瑞古冠中印刷厂
版 次 2017年1月北京第1版
2017年1月北京第1次印刷
规 格 开本/720×900毫米 1/32
印 张
字 数 120千字
印 数 1-10000册
国际书号 ISBN 978-7-101-12297-8
定 价 16.00元
“中华经典指掌文库”
出版说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留下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宝库。在这座宝库中,既有“二十四史”、诸子百家这些厚重而深邃的经典,又有唐诗宋词、四大名著这样优秀的文学经典,更有一大批涵括人生智慧、社会经验等内容的经典作品。经典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是一份记录,更在于它和当今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现代电子设备的出现,使得很多人越来越依赖手机、电子阅读器,碎片式、被动式、不加思考式阅读倾向越来越严重。中华书局肩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有责任有义务呼吁民众重视经典阅读,回归纸质阅读,从而感悟经典的魅力,更有责任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使阅读成为可能。为此,中华书局推出“中华经典指掌文库”。
本文库定位为传统文化经典的普及本,精选书目,针对不同性质的经典,约请专家通过注释、翻译、点评等方法,引领大家阅读这些经典。除收录最有代表性的思想、文学、历史经典外,本文库还选入大量可读性强、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生活、智慧类经典,可供广大读者茶余饭后、舟车之间,展卷一读,或如醍醐灌顶,或受当头棒喝,或解颐欢笑,或喟然心动,觉出读书的好处和乐处。
“指掌”二字,出自《论语·八佾》。孔子用手指着手掌,说明事情清楚容易。本文库取名“指掌”,其寓意:一是本书之目的,希望给广大读者提供浅显易读的文本;二是本书之形制,即一指可翻的书,一掌可握的书。因此,本文库的最大特点是方便实用,充分考虑当代读者的实际需求。合适的开本确保携带的方便,合适的分量确保阅读的轻松。
出版本文库,是我局针对社会变化所做的一次尝试,恳切希望社会有识之士提出宝贵的批评和建议,也热忱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喜欢,和我们一起分享经典的魅力和阅读的快乐。
中华书局编辑部
2014年12月
前言
明清时期,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水平达到顶峰,不仅出现了拙政园、圆明园这样的杰作,还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地总结和阐述造园法则与技艺的著作《园冶》。《园冶》共分三卷,约一万四千字,并附有各类插图共235张。卷一包括三个序言和六章正文,分别是《冶叙》(阮大铖序言)、《题词》(郑元勋序言)、《自序》(计成自序)、《兴造论》《园说》《相地》《立基》《屋宇》和《装折》,并配有屋宇梁架、地图、木门扇和风窗图样共73幅;卷二《栏杆》,总结了栏杆图案的设计经验,并附有栏杆图式共100张;卷三包括《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和《借景》六章,绘有门窗洞、漏砖墙和铺地图样共62张。在《园冶》中,计成不仅提出了园林的设计原则和规律,整理出古代木建筑的结构与装修图案,总结了掇山理水的种类和技术原则,更满怀激情地描绘出17世纪江南文人园林的理想景境、生活功能和审美情趣,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园林艺术造诣。与其他古人对造园问题的只言片语或散篇论述相比,唯有《园冶》全面而且系统地阐述了造园理念与技法。该书从选址、规划与设计建筑物、叠山理水、铺装地面、选择石材和借景等方面对中国古代造园的各环节都作了深入具体的总结和阐述,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古人的造园智慧和艺术追求。
作者计成(1582—?),明末松陵(今江苏吴江)人,字无否,号否道人。崇祯四年(1631),计成在为汪士衡造寤园(在今江苏仪征)的间隙,总结自己十多年的造园经验,整理造园用的建筑结构图式和装修图案,写出了《园冶》,崇祯七年(1634)由安庆阮大铖出资刻板印刷。初名《园牧》,计成的朋友姑孰(今安徽当涂)曹元甫提议改名为《园冶》。明刻本《园冶》书前有崇祯七年(甲戌,1634)阮大铖写的序言——《冶叙》,末页有圆形楷书印记——“安庆阮衙藏板,如有翻刻千里必治”十四字,还有一方形篆书——“扈冶堂图书记”。
明代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地区造园兴盛,许多官宦巨商在苏州、无锡、扬州、杭州、安徽南部等地修筑园林,用作退养之所。嘉靖时太仆寺卿徐泰时筑有东园,后世改称留园,御使王献臣有拙政园,溧阳史恭甫建有别业玉女潭,王世贞建造了弇山园,尚书龚宏建有秋霞园,万历时湖广巡抚秦耀建有寄畅园,御史祁彪佳辞官后在山阴寓山卜筑豳园,并著有《寓山注》,等等。明末扬州最著名的私家园林由郑氏四兄弟出资建造,即:郑元勋的影园、郑元侠的休园、郑元嗣的嘉树园、郑元化的五亩之园。在四座园林之中,影园和休园的规模较大、艺术水平也较高,影园便是在计成的主持下完工的。计成属于有才华却没有举人功名,也不愿意参与政治的文人,这类文人在明代后期的江南相当多。中晚明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地区日益发展,崛起了一批半农半商的工商地主和以商人为主体的市民阶层,明末林希元曾说:“今天下之民,从事于商贾技艺,游手游食者十而五六。”(《林子崖先生文集》卷二)南京是“天下南北商贾争赴”之地(张瀚《松窗梦语》卷四);苏州之民“鲜务农耕,多商于远”(嘉靖《吴邑志》卷首)。商业的繁荣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园冶--中华经典指掌文库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