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医理论与方药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回医理论与方药/牛阳,刘敬霞主编.—银川:阳光出版社,2014.10
ISBN 978-7-5525-1504-6
Ⅰ.①回… Ⅱ.①牛…②刘… Ⅲ.①回族-民族医学 Ⅳ.①R291.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249373号
回医理论与方药 牛阳 刘敬霞 主编
责任编辑
 马 晖
封面设计
 石 磊
责任印制
 岳建宁
黄河出版传媒集团
出版发行
阳光出版社
地  址
 银川市北京东路139号出版大厦(750001)
网  址
 http://www.yrpubm.com
网上书店
 http://www.hh-book.com
电子信箱
 yangguang@yrpubm.com
邮购电话
 0951-5014124
经  销
 全国新华书店
印刷装订
 银川书宏印刷有限公司
印刷委托书号
 (宁)0016698
开  本
 720mm×980mm 1/16
印  张
 22.5
字  数
 350千字
版  次
 2014年12月第1版
印  次
 2014年12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525-1504-6/R·35
定  价
 32.00元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回医理论与方药》
编委会名单
主 审
 单于德
主 编
 牛 阳 刘敬霞
副主编
 杜小利 马英锋 马惠昇 窦红莉
编 委
 (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玉芳 马 科 马晓玲 尤桂英
王 荣 冯振娥 司占海 任非非
刘会贤 刘抒雯 刘 洋 祁金花
李卫强 李 娟 李领军 周 波
虎喜成 高 辉 崔瑞琴 康占龙
梁 帅
前言
民族医药学是我国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统称,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学的组成部分。它既是历史文化遗产,又是现代重要的医疗卫生资源。因此,开发研究回族医药文化,了解其产生及发展,发挥其医疗、保健、预防的功能,在当前医改进入攻坚时期,显得尤为可贵。回族医学如同回族文化一样,吸收了大量汉文化中医的科学理论和丰富的临床实践,具有中医学的丰富内涵和特色。回族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是生命体身心性智为响应内外环境变化,改变内部禀性、气质、体液机能的应变能力的一种综合态势,回族医学称之为“禀性衰败”。回族医学的重要典籍《回回药方》以此为纲,提出的“病理根源”说,即是“四性学说”的具体应用。“四性成化”“四性流行”(上下流行、单行与相掺、四时成于四行、积阳之气与四性)“四性功著”“四性生克”“四性显微”(四性互化、四性显级)“四性的生理与病理”(禀性热者、禀性冷者、禀性干者、禀性湿者)“四性与四液的病理”“四性体质与发病”等均是“四性学说”在具体疾病的诊疗中的具体应用,从而丰富了“四性学说”的内容。
探究回医的文化渊源,整理回医的诊疗技术,应用和研发回医方药是目前从事回医回药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本书首先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医学的关系,传入中国后经历了本土化过程,以及与中国文化和医学的相互交融和影响等方面,梳理了回族医学基础理论的形成和特点。回药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来源于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的药物,随着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医学的传入,丰富了中药资源和应用的本草(广义),同时具有阿拉伯名称和中药两个名称的药物;二是源于中国的本草,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医学与中国文化和医学交流的过程中,被输入到阿拉伯国家和地区,扩展了临床应用,且被冠以阿拉伯名称,也同时具有阿拉伯名称和中药两个名称的药物;个别药物仅有单名称,但是常被回族人民用于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者,或者在传入中国和丰富中药资源过程中仍然沿用了其阿拉伯名称者,也列入本书中。书中所列方剂的选择主要从我国现存的四大回医著作——《回回药方》《海药本草》《瑞竹堂医案》《饮膳正要》中选取的临床常用的方剂,所选方剂均标明了出处。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著名回医药专家单于德先生、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科研办南一老师和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回医中医医院同仁的帮助以及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阳光出版社编辑的指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可作为中医院校高年级学生选修民族医药的参考教材;或从事回医回药研究的科研人员的参考用书;或作为开展回医临床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和从事回药制剂开发的药学企业、机构的参考资料;亦可为养生保健作指导。让我们从中感受回医回药的文化、医学、方药的神奇魅力,并学会合理运用和科学研发,为这一古老的民族医学焕发新的璀璨光芒而不懈努力。
本书的编写尽管十分认真严谨,但由于学识有限,时间较紧,书中缺点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祈读者不吝指正,以便改进,为回医回药的基础理论的整理和完善,以及回医诊疗技术的应用和临床方药的研发而不遗余力。
目录
前言
绪论 文化医史
第一章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医学
第一节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形成与交流
第二节 阿拉伯—伊斯兰医学的发展
第二章 阿拉伯医学和文化传入中国
第一节 阿拉伯—伊斯兰哲学思想对回族医学理论的影响
第二节 回族的形成与回医药的确立
第三章 回族医学的传承和发展
第一节 阿拉伯—伊斯兰医学的医术和著名医家
第二节 阿拉伯医学的记载和传承
第三节 回族医学对中医学的影响和发展
上篇 回医基础理论
概论
第一章 真一七行论
第一节 真一说
第二节 元气说
第三节 四元说
第四节 三子说
第二章 四液四行
第一节 体液四质
第二节 体质禀赋
第三节 四气四性
第四节 脏腑体液
第三章 脏腑气机
第一节 脑
第二节 经脉
第三节 脏腑
第四节 气力
第四章 病因病机
第一节 禀性衰败与发病
第二节 病因分类
第三节 病理根源
第四节 疾病分类
第五章 辨证与治疗
第一节 三维五诊辨证
第二节 治则治法
中篇 回医诊疗技术
第一章 正骨疗法
第一节 手术正骨
第二节 取骨之法
第三节 架梯疗法
第四节 肩部脱臼复位法
第二章 烙灸疗法
第一节 理论基础和适应证
第二节 治疗 ............

书籍插图:
书籍《回医理论与方药》 - 插图1
书籍《回医理论与方药》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回医理论与方药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