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诵读本--“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读本系列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出版说明
内容导读
诵读指导
五言古诗
张九龄
感遇四首
王 维
青 溪
渭川田家
西施咏
丘 为
寻西山隐者不遇
綦毋潜
春泛若耶溪
王昌龄
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常 建
宿王昌龄隐居
孟浩然
秋登兰山寄张五
夏日南亭怀辛大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李 白
春 思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月下独酌
韦应物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寄全椒山中道士
送杨氏女
长安遇冯著
夕次盱眙县
东 郊
岑 参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杜 甫
望 岳
赠卫八处士
佳 人
梦李白二首
柳宗元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溪 居
五言乐府
王昌龄
塞上曲
塞下曲
李 白
关山月
子夜歌四首
长干行二首
孟 郊
游子吟
七言古诗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李 颀
古 意
送陈章甫
琴 歌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孟浩然
夜归鹿门歌
李 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梦游天姥吟留别
金陵酒肆留别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岑 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杜 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古柏行
寄韩谏议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元 结
石鱼湖上醉歌
韩 愈
山 石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石鼓歌
柳宗元
渔 翁
白居易
长恨歌
琵琶行
李商隐
韩 碑
七言乐府
王 维
老将行
桃源行
洛阳女儿行
李 颀
古从军行
李 白
蜀道难
将进酒
行路难三首
长相思二首
高 适
燕歌行
杜 甫
兵车行
丽人行
哀江头
哀王孙
五言律诗
杜审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张九龄
望月怀远
宋之问
题大庾岭北驿
王 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骆宾王
在狱咏蝉
王 湾
次北固山下
王 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酬张少府
送梓州李使君
过香积寺
山居秋暝
终南别业
归嵩山作
终南山
汉江临眺
常 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刘长卿
新年作
送李中丞归汉阳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寺即陈将吴明徹战场
寻南溪常道士
饯别王十一南游
孟浩然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秦中寄远上人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留别王维
与诸子登岘山
岁暮归南山
李 白
赠孟浩然
渡荆门送别
送友人
夜泊牛渚怀古
听蜀僧濬弹琴
杜 甫
月 夜
春 望
春宿左省
月夜忆舍弟
天末怀李白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别房太尉墓
旅夜书怀
登岳阳楼
钱 起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韩 翃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刘昚虚
阙 题
卢 纶
送李端
李 益
喜见外弟又言别
司空曙
贼平后送人北归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喜外弟卢纶见宿
刘禹锡
蜀先主庙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杜 牧
旅 宿
李商隐
落 花

凉 思
北青萝
马 戴
楚江怀古
七言律诗
崔 颢
行经华阴
黄鹤楼
王 维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酬郭给事
积雨辋川庄作
祖 咏
望蓟门
刘长卿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长沙过贾谊宅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元中丞
李 白
登金陵凤凰台
韦应物
寄李儋元锡
岑 参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高 适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杜 甫
蜀 相
客 至
野 望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登 楼
宿 府
咏怀古迹四首
阁 夜
登 高
钱 起
赠阙下裴舍人
韩 翃
同题仙游观
皇甫冉
春 思
卢 纶
晚次鄂州
柳宗元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
元 稹
遣悲怀三首
李商隐
无 题
无题二首
无 题
无题二首
锦 瑟
春 雨
隋 宫
温庭筠
利州南渡
苏武庙
秦韬玉
贫 女
五言绝句
王 维
送 别
竹里馆
杂 诗
鹿 柴
相 思
祖 咏
终南望余雪
孟浩然
春 晓
宿建德江
李 白
怨 情
杜 甫
八阵图
王之涣
登鹳雀楼
李 端
新嫁娘词
柳宗元
江 雪
白居易
问刘十九
张 祜
何满子
李商隐
登乐游原
贾 岛
寻隐者不遇
金昌绪
春 怨
西鄙人
哥舒歌
七言绝句
张 旭
桃花溪
贺知章
回乡偶书
王 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昌龄
闺 怨
芙蓉楼送辛渐
王之涣
凉州词
李 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早发白帝城
韦应物
滁州西涧
岑 参
逢入京使
杜 甫
江南逢李龟年
张 继
枫桥夜泊
韩 翃
寒 食
刘方平
春 怨
李 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刘禹锡
乌衣巷
张 祜
集灵台二首
朱庆馀
近试上张籍水部
杜 牧
赤 壁
泊秦淮
寄扬州韩绰判官
赠别二首
遣 怀
秋 夕
金谷园
李商隐
瑶 池
夜雨寄北
嫦 娥
韦 庄
金陵图
张 泌
寄 人
陈 淘
陇西行
唐诗三百首诵读本
李 莹 注释
中华书局
出版说明
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诵读中华经典,是四至十二岁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也是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国家语委主办的“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大力推动的一项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四至十二岁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人生记忆的黄金阶段,这个时期诵读一定量的中华经典,不仅有助于锻炼、提高记忆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习做人、做事的基本常识,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为了满足广大学生、家长和教师诵读中华经典的学习需求,我们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编辑出版了这套“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读本。本系列图书有下述基本特点:
一、内容系统全面。
本系列图书选取蒙学经典、儒家经典、诸子百家、历史名著、经典诗文等三十八种,分四辑出版。有些经典内容过多,我们选择那些流传较广、思想深刻的篇章编成选本;有些诗文,则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了汇编。
二、导读言简意赅,诵读专业科学。
每本图书的正文前都有“内容导读”和“诵读指导”。“内容导读”包括对经典的成书过程、作者和作品思想等方面的综述,“诵读指导”则请播音专业的专家从朗诵角度对每本书诵读时的语气、重点和感情变化等进行指导。
三、底本权威,大字拼音,注释实用。
底本采用权威的通行本,正文原文采用三号楷体大字,符合学生阅读习惯,保护学生视力;字上用现代汉语拼音注音,拼音的标注以《汉语大字典》注音为准,在语流中发生变调的, ............

书籍插图:
书籍《唐诗三百首诵读本--“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读本系列》 - 插图1
书籍《唐诗三百首诵读本--“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读本系列》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唐诗三百首诵读本--“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读本系列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