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之美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6.6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哲学之美/(德)艾克哈特·玛腾斯著;陈惠雯,任扬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7
ISBN 978-7-5596-2162-7
Ⅰ.①哲… Ⅱ.①艾…②陈…③任… Ⅲ.①哲学-通俗读物 Ⅳ.①B-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112525号
著作权合同登记 图字:01-2018-3204
STECHFLIEGE SOKRATES by Ekkehard Martens
© Verlag C.H.Beck oHG, München 2015
Chinese translation arranged with Verlag C.H.Beck oHG, München though The Artemis Agency, Taiwan
Simplified Chinese translation copyright © 2018
by Beijing Xiron Book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哲学之美
作 者:〔德〕艾克哈特·玛腾斯
译 者:陈惠雯 任扬
责任编辑:昝亚会 夏应鹏
内文排版:书情文化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83号楼9层 100088)
三河市冀华印务有限公司印刷 新华书店经销
字数:146千字 880mm×1230mm 1/32 印张:8
2018年7月第1版 2018年7月第1次印刷
ISBN 978-7-5596-2162-7
定价:42.00元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如发现图书质量问题,可联系调换。质量投诉电话:010-82069336
小心,牛虻!
“我认为,人们应该只读那些撕咬人心灵的作品。”卡夫卡曾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表明,自己期待阅读优秀的作品,这种期待如同我们对哲学思想的期待一样:优秀的哲学揪人心,撕咬着人的心灵。在法庭受审申辩时,苏格拉底自比为一只牛虻(参见第二章)。在他的一生中,苏格拉底不断地质问城邦的民众,直击他们的心灵。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不单单是那些枯燥的哲学原理,还给人启迪,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对自我的认知。任何优秀的哲学思想都与人有关:涉及我们在日常生活、政治、工作以及学术领域所忽视的基本问题。
雅典人判了70岁的苏格拉底死刑,这一处决也最终使雅典人得以摆脱了这个烦人的苏格拉底。哲学思想受到众人如此严重的排挤反对,这种情况不多,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哲学才能“一拳打醒众人”,或是“一斧凿开众人冰冻的心海”,正如上文提到的卡夫卡在信中对优秀作品所提出的严苛要求。但是哲学这只烦人的牛虻,不断地促人痛苦思索,甚至改变我们的生活。“现在我已了解他,知道人们必须忍受他”,在柏拉图的《拉凯斯篇》中,他曾试着劝诫对话者提防苏格拉底,这一切当然是徒劳的。人们为什么或者是否应该去了解苏格拉底和其他“哲学牛虻”?动机绝不是出于自虐的快感以及永无止境的沉思所带来的乐趣,也许只是因为喜欢思考,并希望向哲学家学习那些对生命重要的东西。
优秀的哲学揪人心——我想从独特的视角切入,以此书引领读者走进哲学。书中精选了一些例子,来解释优秀的哲学是如何以不同的方式,一再让个体、让时代接受思想的考验。当然,例子的选择必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因为我结合的是自身在学校课堂上的思考经验,而他人的思考经验可能截然不同。我想将思考的重点放在深受科学技术影响的世界这一主题的一些基本问题上,我相信应该对此深入研究。我的目标是以这一方式,引导读者学习优秀的哲学,对古代哲学家有全新的认识。
个别章节中出现的图片、比喻或是哲学语言所描绘的场景,同样也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思考。此书中古典哲学的部分比较多,除了我本人有所偏爱之外,也是因为哲学在发展之初不仅提出了人类的基本问题,还尝试着对此做出简单的回答。各个章节既可以独立阅读,也可以通过参考索引相互联系。而本书主线,贯穿全文的是这一问题——对个体和社会来说,自由的思想和行为意味着什么?
同时,本书尝试以今日之视角多方位解答康德四问:“我能知道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可以希望什么”以及终极命题“人是什么”。
理解书中所选古典哲学家具有挑衅意味的文字和思想,对此进行批判性的思考,需要费一定的脑力,但同时也会给人带来自由而无拘无束思考的乐趣,如同经历了一次疲惫却难忘的徒步旅行或是帆船比赛。这样的哲学体验需要“悠闲”(希腊语:schole)。“悠闲”不仅需要以生活、工作等外部条件的自由为前提,还要有从自己思想束缚中解放的意愿。柏拉图的《泰阿泰德篇》中曾写道,苏格拉底将哲学式的悠闲同法庭上的发言做对比,而这些发言在当时的审判过程中是用滴漏和严格的程序进行计时的:
青年时代起就在法庭和类似地方走动的人,似乎与那些伴着哲学和类似活动长大的人相比,不同于自由人,更像是如同奴隶一般被抚养长大。究竟为何?因为后者拥有所谓的“悠闲”,他们能从容而自由地进行研究。而前者却只能在时间压力下谈话,因为滴漏中滴下的水在催促着他们。此外,他们还无法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谈话主题,只能任由对手站在身边向他们施压。他们古板狭隘,墨守成规,没有骨气。因为他们从小过着的奴役生活阻碍了他们的发展,阻碍了他们习得直率而自由的行为。
目 录
小心,牛虻!
01 我们究竟为何渴望自由?
西西弗斯的巨石
02 生命之中什么是重要的?
苏格拉底这只“牛虻”
03 我们能否认知现实?
柏拉图的洞穴囚犯
04 我们能否幸福地生活?
伊壁鸠鲁的“心灵风暴”
05 什么能慰藉我们?
波爱修斯的“心灵医师”
06 我们能有多确定?
笛卡尔的“炉边之梦”
07 我们需要多少贪婪?
伯纳德·曼德维尔的《蜜蜂的寓言》
08 人类是什么?
伊曼努尔·康德的“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
09 科学是一切的尺度吗?
马丁·海德格尔的“开花的树”
10 我们为什么需要判断力?
汉娜·阿伦特的“无所依靠的思维”
11 今天哲学还能刺痛谁?
哈里·法兰克福的《论废话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哲学之美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