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味觉现象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味觉现象 / 梁文道著.  ——北京 : 群言出版社 ;
桂林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1
(味道)
ISBN 978-7-80256-404-6
Ⅰ. ①味… Ⅱ. ①梁… Ⅲ. ①杂文集-中国-当代
Ⅳ. ①I267.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317743号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桂林市中华路22号 邮政编码:541001
网址:www.bbtpress.com
出版人:何林夏
出品人:刘瑞琳
责任编辑:陈 佳
特约编辑:陈凌云 吴晓斌
字数:153千字
2013年1月第1版
目录
  自 序——行外人的忏悔
第一辑 / 世间的滋味
  荔枝
  榴莲
  水果该怎么吃
  凉果
  白松露的神话——为什么越贵的东西越好吃?
  人参
  象鼻
  葵的消失
  在北京吃面
  火锅
  羊肉串
  涮羊肉的品味
  也说烤鸭
  要命的甜
  煞割令
  苦
  淡——无味之味
  豆腐的美学
  粥的贫穷美学
  美国牛扒的兴起
  烧牛肉之歌——牛肉与英国的民族主义
  美酒世界杯
  在考试的年代喝酒——味觉可以打分数吗?
  品酒还是评酒
  红酒加水与拿破仑的品味
  水
  观音韵
  饮茶时光
  咖啡之道
第二辑 / 吃的剧场
  餐厅如剧场,让我们好好演出
  谁明侍者心
  偷情餐厅
  分手餐厅
  再见,文华
  店大欺客
  自助餐
  贱骨头
  怀念茶餐厅
  哲学家茶餐厅
  与狗同桌
  再说茶餐厅的狗
  假如在茶餐厅,一个洁癖怪
  泰坦尼克的最后晚餐
  酒店作家
第三辑 / 使食物不朽的方法
  天才与白痴
  食以诗传
  苏东坡
  使食物不朽的方法
  纵欲年代的食物电影
  立此存照
第四辑 / 食物是一种毁灭的艺术
  食经的教育
  舒服食物
  饭后的焦虑——何谓清新口气?
  专心吃饭
  美食
  口味身份
  故乡的味道
  怀旧里头的假记忆
  苏打粉的“文化大革命”
  汉堡帝国的末日
  药丸
  纳米
  看汤看到饱
  嗅觉的沦丧
  味觉还原主义
  保鲜
  冰冻
  造型与功能
  食物是一种毁灭的艺术
  单调
  手感
  最后一餐
后 记 / 食的因缘
自 序——行外人的忏悔
从艺术评论到时事评论,再到现在这堆饮食文字,这二十多年以来,仿佛不论我写些什么,只要我退一步思考自己正在写的东西,它们就会把我引回同一个源头。在我看来,这一切写作类型似乎都可以溯源到一段时间、一个地点;那便是从启蒙运动到法国大革命这一百年里的巴黎了。
回想最初,当我还在努力书写艺术评论的时候,我就时常在想自己正在书写的这种东西到底是怎么回事,它和读者有什么关系,它在社会中又据有什么位置。一边思考一边阅读,很自然地我就找到了狄德罗。这位法国“百科全书派”的思想领袖死在大革命前五年,公认是引爆大革命的思想源流之一。其实这位多才多艺的启蒙怪杰还是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艺评家,所谓“现代意义”指的并非在他之前没有人评论艺术。不,当然不是,从柏拉图以来,西方关于艺术的书写从来没有断过。但狄德罗是第一个会经常为不同画展撰写单篇评论的人,而且他在每一篇评论里还要花掉不少篇幅去描写那些画作的细节,似乎是要让那些无法亲临画展但又对它们很感兴趣的读者也能“看见”他所目睹的作品,这种先描述后评论的体式也成了日后艺评常见的习惯。
我关心的还不是狄德罗的艺评成就,而是使得他得以创造出这种评论类型的条件。首先,自当有经常对公众开放的画展,那些艺术品不再只是专供亲友观赏的私藏;而且有展出时限,不会永久存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然后要有一群爱好艺术的观众,他们自己未必拥有多了不起的艺术收藏,只是想多开眼界,还想跟上艺坛潮流。再来还必须要有一个成熟的出版机构,以及流通印刷品的健全市场,使得这些评论能够面世,能够被人买回家去阅读。换句话说,狄德罗之所以是最早的艺评人之一,并不在于他有开天辟地的创见,而在于这么多条件乃至于机制的存在。这些条件延续至今,虽有变化,但早在法国大革命前便种下了现代艺术体系的社会环境。从这个角度来讲,艺术评论的出现无异于一整套艺术体系之诞生的标志。
短打型的时事评论就不必多说了,今人对“公共领域”的出现早有了解,都知道大盛于启蒙时代的这种写作是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运动的催化剂之一。
现在我想多说一点关于饮食评论的事。无论是一般食经作者和美食家,还是对法国大革命素有研究的中国学者,大概都很少想到看起来完全无关的这两件事的隐秘联系。所以,我想介绍葛立莫·德·拉·黑尼叶(Alexandre Balthazar Laurent Grimod de la Reynière),历史上第一位餐厅评论的作者。他的《老饕年鉴》(Almanach des gourmands)可能是史上第一部餐厅“指南”。他比较多人认识的萨伐伦(Jean Anthelme Brillat-Savarin,《味觉生理学》的作者)还要年长,也出道得更早,正好活过了整段革命时期。他的父亲是当时法国最有钱的富翁之一,但天生下来就双手变形的德·拉·黑尼叶很反叛,不愿接受家族保守的老观念。他喜欢夸张的表演,曾经整治过好几场像剧场演出一样的宴会,免去侍者,用机器转盘给客人上菜,乃其时巴黎社交圈里的名人。但历史记住了他的理由,则是因为他开创了前所未有的评论类型,也就是我们今天已见怪不怪的餐厅评论。
德·拉·黑尼叶纠集了一帮喜好吃喝的朋友,就像北京一群文人吃客那样,组成一个“评鉴委员会”,定期聚会,品评大小餐饮供应商的成果。但和北京这些朋友不同,当年那伙巴黎美食家不必依附杂志,他们干脆自己出版年鉴。又与今日绝大多数食评不同,他们裁决的不只是食肆,还包括菜贩肉商乃至于农场酒庄,有意者可以邮寄样品,让这群大老爷在会议中品尝商量。
中国文人向不避谈饮食,今天山东曲阜自夸的“孔府宴”甚至还把它的源头追溯自夫子那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

书籍插图:
书籍《味道·味觉现象》 - 插图1
书籍《味道·味觉现象》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味道·味觉现象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