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理论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文学史研究丛书”总序
前言
一 殖民、新殖民、后殖民、内部殖民
二 后殖民的不同版本
三 后殖民主义与当代理论
第一章 殖民主义
第一节 马克思:萨义德批判之批判
第二节 霍布森:《帝国主义:一项研究》
第三节 法 侬:民族革命与心理分析
第二章 新殖民主义
第一节 恩克鲁玛:《新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最后阶段》
第二节 阿 明:依附理论与新殖民主义
第三节 阿契贝:后殖民的先驱
第三章 后殖民主义
第一节 萨义德:东方主义及其演变
第二节 斯皮瓦克:“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解构主义者”
第三节 女性主义后殖民批评
第四节 霍米·巴巴:文化的定位
第五节 罗伯特·扬:白色神话
第六节 东方历史与民族主义
第七节 马克思主义后殖民批评
第八节 后殖民文学
第四章 内部殖民主义
第一节 内部殖民主义
第二节 多元文化主义
第三节 少数话语
第五章 理论旅行
第一节 台湾:“独”“统”的分野
第二节 香港:“边缘”的政治
第三节 中国大陆:现代性与民族主义
参考文献
后记
丛书主编:陈平原
·文学史研究丛书·
后殖民理论
赵稀方 著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后殖民理论/赵稀方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
(文学史研究丛书)
ISBN 978-7-301-15751-0
Ⅰ.后… Ⅱ.赵… Ⅲ.殖民主义-文学流派-研究 Ⅳ.I109.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167111号
书   名:后殖民理论
著作责任者:赵稀方 著
责任编辑 :吴 敏
标准书号 :ISBN 978-7-301-15751-0/I·2148
出版发行 :北京大学出版社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100871
网   址:http://www.pup.cn  电子邮箱:pkuwsz@yahoo.com.cn
电   话:邮购部62752015 发行部62750672 出版部62754962
      编辑部62752022
印 刷 者:北京飞达印刷有限责任公司
经 销 者:新华书店
      890mm×1240mm A5 10.75印张 269千字
      2009年10月第1版 2009年10月第1次印刷
定   价:25.00元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2752024;电子邮箱:fd@pup.pku.edu.cn
“文学史研究丛书”总序
陈平原
中国学界之选择“文学史”而不是“文苑传”或“诗文评”,作为文学研究的主要体式,明显得益于西学东渐大潮。从文学观念的转变、文类位置的偏移,到教育体制的改革与课程设置的更新,“文学史”逐渐成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知识体系。作为一种兼及教育与研究的著述形式,“文学史”在20世纪的中国,产量之高,传播之广,蔚为奇观。
从晚清学制改革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展开,提倡新知与整理国故终于齐头并进,文学史研究也因而得到迅速发展。在此过程中,北大课堂曾走出不少名著: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1904)还只是首开记录,接踵而来者更见精彩,如姚永朴的《文学研究法》、刘师培的《中国中古文学史》和《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黄侃的《文心雕龙札记》、吴梅的《词余讲义》(后改为《曲学通论》)、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胡适的《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和《白话文学史》、周作人的《欧洲文学史》和《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以及俞平伯的《红楼梦辨》、游国恩的《楚辞概论》等。这些著作,思路不一,体式各异,却共同支撑起创立期的文学史大厦。
强调早年北大学人的贡献,并无“唯我独尊”的妄想,更不会将眼下这套丛书的作者局限在区区燕园;作为一种开放且持久的学术探求,本丛书希望容纳国内外学者各具特色的著述。就像北大学者有责任继承先贤遗志,不断冲击新的学术高度一样,北大出版社也有义务在文学史研究等诸领域,为北大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呐喊助阵。
在很长时间里,人们习惯于将“文学史研究”理解为配合课堂讲授而编撰教材(或教材式的“文学通史”),其实,“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此乃学者挥洒学识与才情的大好舞台,尽可不必画地为牢。上述草创期的文学史著,虽多与课堂讲授有关,也都各具面目,并无日后千人一腔的通病。
那是一个“开天辟地”的时代,固然也有其盲点与失误,但生气淋漓,至今令人神往。鲁迅撰《〈中国小说史略〉序言》,劈头就是:“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后世学者恰如其分地添上一句:“有之,自鲁迅先生始。”当初的处女地,如今已“人满为患”,可是否真的没有继续拓展的可能性?胡适撰《〈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以历史眼光、系统整理、比较研究作为整理国故的方法论,希望兼及材料的发现与理论的更新。今日中国学界,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早就超越胡适的“三原则”,又焉知不能开辟出新天地?
当初鲁迅、胡适等新文化人“整理国故”时之所以慷慨激昂,乃意识到新的学术时代来临。今日中国,能否有此迹象,不敢过于自信,但“新世纪”的诱惑依然存在。单看近年学界之热心于总结百年学术兴衰,不难明白其抱负与期待。
在20世纪的最后一年推出这套丛书,与其说是为了总结过去,不如说是为了面向未来。在20世纪中国,相对于传统文论,“文学史”曾经代表着新的学术范式。面对即将来临的新世纪,文学史研究究竟该向何处去,如何洗心革面、奋发有为,值得认真反省。
反省之后呢?当然是必不可少的重建——我们期待着学界同仁的积极参与。
1999年2月8日于西三旗
前 言
一 殖民、新殖民、后殖民、内部殖民
(一)
后殖民主义的正式缘起,要算是1978年萨义德(Edward W. Said)《东方主义》一书的出版。不过,萨义德却因为没有在这本书中交待其知识来源而受到了学界的诟病。事实上,后殖民主义与此前的殖民文化批评的关系显而易见。举法侬(Frantz Fanon,1925—1961)为例,萨义德对于民族主义思想的分析,直接受到法侬著作的启发,霍米·巴巴对于主体身份暧昧性的分析,也来自法侬。萨义德在后来的《再论东方主义》、 ............

书籍插图:
书籍《后殖民理论》 - 插图1
书籍《后殖民理论》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后殖民理论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