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者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2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反抗者
作者:【法】加缪(Albert Camus)
译者:沈志明
责任编辑:冯涛
关注微博:@数字译文
微信公众号:数字译文
我们的产品:译文的书
联系我们:hi@shtph.com
问题反馈:complain@shtph.com
合作电话:021-53594508
Digital Lab是上海译文出版社数字业务的实验部门,成立于2014年3月。我们致力于将优质的资源送到读者手中。我们会不断努力,做体验更好、设计更好的电子书,加油!
上海译文出版社|Digital Lab
彼得·保罗·鲁本斯所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1611_1612-1618)现藏于费城艺术博物馆
摄影家伊齐为加缪拍摄的照片
目 录
译者题记《反抗者》至理名言摘抄
译者绪论——加缪荒诞存在价值观道德观和历史观
作者导言
Ⅰ 反抗者
Ⅱ 形而上悖逆
该隐的儿子们
绝对否定
一个文学家
浪荡公子造反——原名《魔王,路济弗尔与浪荡公子》
拒绝拯救
绝对肯定
独善其身者
尼采与虚无主义
造反的诗歌
洛特雷阿蒙与平庸
超现实主义与革命
虚无主义与历史
Ⅲ 历史性造反
弑君者们
新福音书
处死国王
德行的宗教
恐怖时代
弑神灭教
个体恐怖主义
摒弃德行
三个着魔者
厚德的凶手
什加列夫主义
国家恐怖主义与非理性恐怖
国家恐怖主义与理性恐怖
资产阶级的预言
革命的预言
预言的失败
终极目的之王国
全体性与审讯
造反与革命
Ⅳ 悖逆与艺术
小说与悖逆
悖逆与风格
创造与革命
Ⅴ 地中海思想
造反与谋杀
虚无主义谋杀
历史性谋杀
限度与过度
地中海思想
超越虚无主义
补编
评说反抗——《存在》(1945)
凶手的时代 (1949)
为《反抗者》辩护 (1952年11月)
点评《为〈反抗者〉辩护》
寄语《现代》主编——一九五二年六月三十日于巴黎
献给让·格雷尼埃
(1)
(1)
让·格雷尼埃(1898—1971),法国作家、评论家。加缪的恩师:指导加缪出色完成高中哲学毕业论文,引导加缪参加文艺社团和办报,推荐年轻的加缪加入法国共产党。之后,一直关心和指点加缪创作,几乎伴随加缪一生写作生涯。加缪非常感激和敬重这位老师,每当取得成绩都会想起他、提起他。这份感恩之情令世人感动,成为千百万读者喜欢加缪的原因之一。
我公开把自己的心献给沉重而苦难的大地,常常在神圣的夜晚向大地承诺忠诚的爱,至死不渝;我无所畏惧地背负天命的重负,却毫不蔑视其任何谜团。因此,我用死亡的纽带把自己与大地拴在一起。
——引自荷尔德林
(1)
《恩培多克勒之死》
(2)
(1)
荷尔德林(1770—1843),德国诗人。诗作有《自由颂歌》、《人类颂歌》、《为祖国而死》,以及描写1770年希腊人民反抗土耳其压迫者斗争的书信小说《许佩里昂》。
(2)
恩培多克勒(前490—前430),古希腊哲学家,研究修辞学第一人,兼著名医生。他认为万物由“四根”(四种元素:火、水、土、气)所组成,所谓生灭,无非是元素的结合与分离,并认为“爱”和“憎”是万物运动与变化的原因,“爱”使元素结合,“憎”使元素分离。著有《论自然》和《论净化》,现仅存若干片断。——转引自《辞海》缩印本第1598页。
译者题记《反抗者》至理名言摘抄
上帝唯一的托辞,就是上帝并不存在。(司汤达语)
假如没有上帝,一切皆许可。(陀思妥耶夫斯基语)
上帝一无所用,既然上帝一无所需。(尼采语)
没有世人的上帝并不甚于没有上帝的世人。(黑格尔语)
一个需要不正当手段的目的,不是一个正当的目的。(马克思语)
一个社会光知道刽子手是最好的捍卫手段,该是多么可悲呀。(马克思语)
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黑格尔语)
重要的不是永恒的生命,而是永恒的活力。(尼采语)
自我解放的人还应当自我净化心灵。(尼采语)
没有法则,就没有自由。(尼采语)
没有对话,就没有世人。(苏格拉底语)
旧事物的消灭,意味着未来的生育。(别林斯基语)
我们是无意识的群体,被阳光稍为澄清的仅是表面而已。(弗洛伊德语)
我个人只不过是一掬之水,会从我的指缝流走。(加缪语)
一个人的失败不能怪环境,要怪他自己。(加缪语)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马克思语)
如果不是所有人都获救,独自一人获救有啥意思?(陀思妥耶夫斯基语)
译者绪论
——加缪荒诞存在价值观道德观和历史观
《反抗者》这本散论企图阐明什么?拒绝什么?加缪明确指出三阐明一不拒:以不可为而出发,以自身的方式,阐明一种为抵消不可为而为的奋斗,阐明一种基本价值,阐明生存以及使人生存的意志,却不拒绝任何现实的东西,正如黑格尔所言:“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什么现实?西方国家的现实,加缪一再宣称:反抗的问题只有在西方国家之内才具有确切的意义,他说:“造反的问题只有在我们西方社会范围内才有意义。因为造反的历史,在西方世界,是与基督教历史不可分割的。比如,法国大革命(1789)把软弱而善良的路易十六当众砍头,等于宣告上帝死亡,却被视为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胜利,因为国王向来身兼教士,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反观中国古代历史,皇帝被奉为真命天子,一切宗教必须受皇帝管辖:皇帝即上帝,所以中国至今一向没有国教,而西方各国皆有国教,神圣不可侵犯。
因此,加缪在本散论中一再强调,“造反有理”说只适用于西方文化,即在希腊、罗马等地中海文明的基础上形成的基督教文化,不适用异域文化。诸如希腊的奴隶,文艺复兴时期的雇佣兵,法国摄政时期的巴黎资产者,1900年代俄罗斯知识分子,抑或现代工人,可能有各种不同的造反理由,他们相逢相识,为承认其造反的合法性而相向而行。换言之,反抗的问题似乎只有在欧洲思想之内才具备特定的意义。总之,世界各大洲各有自己的文化、历史和国情,各自的人生观、道德观和历史观必有差异,只可互相借鉴,不可照搬照抄。作为译者的读者,我们只能批判吸收其有益的元素,是为诫也。
有鉴于此,加缪将造反者置于神圣不可触及之前或之后,在圣宠的世界,致力于讨还人类秩序,这意味着一切答案都要符合人性,即合情合理的规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反抗者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