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智慧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中国印度之智慧:印度的智慧
作  者:林语堂
出 版 人:刘清华
责任编辑:丁丽丹 刘诗哲
监  制:吴成玮
策划编辑:丁健
装帧设计:利锐
本书由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亚马逊全球范围发行
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第一部分 印度信仰
《梨俱吠陀》颂诗
序言
《梨俱吠陀》颂诗
致因陀罗12
创造之歌
普罗阇婆提13
伐楼那17(之一)
伐楼那(之二)
毗首羯磨20
因陀罗
人类颂歌
慷慨
信心

黎明
《奥义书》37
序言
《奥义书》
创世故事39
精微42
真正的大梵
解放
征服死亡
独一神
神无处不在
神在人内
认知神
《薄伽梵歌》
序言
《薄伽梵歌》
钵颠阇利的瑜伽箴言
序言
钵颠阇利的瑜伽箴言
抑制:瑜伽的精神用途
抑制:瑜伽的修习

独存
《罗摩衍那》132
序言
《罗摩衍那》
第一篇 悉多的婚礼
第二篇 流放
第三篇 国王薨逝
第四篇 罗摩和婆罗多会面
第五篇 在瞿陀婆哩河岸上
第六篇 悉多丢失
第七篇 哩舍牟迦山
第八篇 悉多归来
第九篇 战争会议
第十篇 锡兰之战
第十一篇 罗摩回国,接受灌顶
第十二篇 马祠
大结局
第二部分 印度幽默
《五卷书》
序言
《五卷书》
故事的楔子
骑在蛇背上的蛤蟆
不饶恕的猴子
使狮子复活的婆罗门
小老鼠女嫁给老鼠
麻雀与大象
白鹭、鱼和螃蟹
萤火虫和猴子
婆罗门的山羊
太子肚子里的蛇
容易受骗的丈夫
奶油让婆罗门的眼睛瞎掉
婆罗门、贼和罗刹
忠诚的埃及獴
大象与小老鼠
蒙上虎皮的驴
农民的老婆
婆罗门的一罐大麦片
乌龟与天鹅
《鹦鹉故事七十则》
序言
《鹦鹉故事七十则》
雅索戴韦和她的转生
王后和大笑的鱼175
有前途的儿子
德维卡和她愚蠢的丈夫
女人和老虎
结局故事
第三部分 佛教
《法句经》
序言
《法句经》
第一品 双品
第二品 不放逸品
第三品 心品
第四品 花品
第五品 愚品
第六品 智者品
第七品 阿罗汉品
第八品 千品
第九品 恶品
第十品 刀杖品
第十一品 老品
第十二品 自己品
第十三品 世品
第十四品 佛陀品
第十五品 乐品
第十六品 喜爱品
第十七品 愤怒品
第十八品 垢秽品
第十九品 法住品
第二十品 道品
第二十一品 杂品
第二十二品 地狱品
第二十三品 象品
第二十四品 爱欲品
第二十五品 比丘183品
第二十六品 婆罗门184品
佛的三个布道
序言
佛的三个布道
贝拿勒斯的布道
关于毁谤的布道
火道
佛教寓言与传说
序言
佛教寓言与传说
吉沙·古塔米
伽姆般纳闼的婚宴
循师过河
贪婪的和尚
水獭和豺狼
娼妓引诱僧人
《亚洲之光》
序言
《亚洲之光》
《首楞严经》
序言
《首楞严经》
佛教生活方式
涅槃为何物
序言
涅槃为何物
主要参考书目
序言
我不是梵语学者,也不是巴利语学者,而是因智慧而永恒的书籍爱好者。把印度智慧与中国智慧合在一起,目的是把对印度这个国家文学的美丽和智慧的快乐体验表达出来,与我的读者分享。在编撰过程中,就算是我亲身去了一趟印度欣赏也不过如此。又怎么会是别的样子呢?与诗人、森林圣人和这片土地上最智慧的人接触,瞥一眼古印度智人在探索精神真理和生存意义时的最初萌醒,他们有时候孩子气般地天真无邪,有时候则带着深刻的直觉,不过总是认真诚挚,充满激情。这种体验一定会令大家都很兴奋,尤其因为印度文化与其他文化大相径庭,因此可以有许多东西奉献出来。印度文学里展现出来的东西,可以让人们一窥这个国家的思想和社会思潮,三千年来,这些内容一直在激活和塑造着这个民族。只有看到印度思想的丰富性及其本质精神,我们才能理解印度,才能奢望分享其各民族的自由和平等,而这些正是我们试图从这个道德和政治上都混乱不堪的世界创造出来的东西,尽管显得有些蹩脚和踌躇。
出于中国人的礼节,我把印度的智慧这部分放在了前面,跟书名的顺序恰好相反。之所以把中国放在书名的前部,是因为我特别怀疑一般读者是否相信印度跟中国具有同样丰富的文化,同样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睿智和幽默,印度在宗教和想象文学方面是中国的老师,在三角学、二次方程式、语法、语音学、《一千零一夜》、动物寓言、象棋以及哲学方面是世界的老师,她也启发了薄伽丘
1

、歌德、赫尔德、叔本华、爱默生,可能还有伊索。
然而,西方欣赏印度文学和哲学的伟大时代,威廉·琼斯爵士、弗朗兹·博普和埃德温·阿诺德爵士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伴随着梵语的发现和直接由它激发的印欧语系文献学学科的建立而来的热情也很快烟消云散了。1860年是个转折点。G.T.加勒特在他那篇资料翔实的文章“印度一英国文明”(《印度的遗产》)里写道:“这个词语注定不会长久。他(指威廉·琼斯爵士)的后继者很快开始接受那种略微敌视且带优越感的态度,这种态度标志着英国人撰写印度问题著述的特点……大约从1836年始,这一传统已经坚固地确立了下来。印度是‘惋惜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英国人流亡了许多年,生活在一个半野蛮、半颓废的民族之中。”“在叛乱之后……新型英国人往东部走去,其中有记者和学校校长。他们带着妻子,有旅游者去看他们。在印度,定居的英国人和欧亚人正在大量增加,形成了他们自己的生活……英国人很快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阶层,得到新官员、种植园主和商人的极大充实,这些人是在1860年之后蜂拥到东部地区的。作家们有一种自然的趋向,更为集中描写被流放同胞的这片聚居地。”由此产生了大量廉价小说,“几乎所有这些小说对(印度)种族都十分冒犯。”“大约1870年直到本世纪末,英国在这片土地上最静止不动、最沾沾自喜、最死气沉沉时期的官僚统治,在小说中彰显得非常清楚,因而十分有趣。拉迪亚德·基普林关于印度的大部分著述都直接处于这个传统之中,尽管他自身的天才使之光彩夺目……”除了这些“丛林”书籍,他的大部分印度小说和诗文还关注(欧洲和亚欧)这两个小社会、行政官员和军官以及隶属的欧洲人和亚欧人。在他们周围涌起了印度的海洋,但是这个从属民族中几乎所有以个体身份出现的人都是小人物,大部分是英国人的家仆或他们收留的女人。他笔下为数很少的几个受过教育的印度人给介绍进来 ............

书籍插图:
书籍《印度的智慧》 - 插图1
书籍《印度的智慧》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印度的智慧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