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三国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第一章 汉室兴衰
01 皇权与相权最隐蔽的较量
02 开局不利的黄巾军大起义
03 刘关张创业初期的艰难奔命
04 胜利的果实究竟属于谁
05 外戚与太监的残酷竞局
06 大将军究竟死于谁人之手
第二章 董卓之乱
01 外兵董卓凭什么可以把持朝政
02 董卓为什么要废掉皇帝
03 怎样谋杀奸相董卓
04 曹操为什么刺杀董卓没成功
05 临时拼凑而成的十八路关东联军
06 关东联军与董卓之间的利益冲突
07 联军盟主袁绍的优选策略
08 一代奸雄董卓的优选策略
09 董卓为何要纵火烧毁洛阳城
10 曹操为什么要单独追击董卓
第三章 关东内讧
01 袁绍为什么要另立皇帝
02 袁绍兄弟间的明争暗斗
03 袁绍夺取天下的战略规划
04 袁绍如何谋取战略要地
05 困境中左右为难的韩馥
06 袁绍与公孙瓒的利益争夺
第四章 群雄逐鹿
01 王允如何驱使吕布谋害董卓
02 董卓临死前的异常征兆
03 铲除奸臣的王允是个怎样的人
04 吕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被动的
05 逼迫皇帝强要官职的人
06 三国时期最善于策略分析的谋士
07 曹操是怎样起家的
08 徐州争夺战中的各路英豪们
09 刘备是怎样起家的
10 失魂落魄汉献帝的逃亡之路
第五章 决战官渡
01 曹操为何要挟天子以令诸侯
02 曹操为什么要说刘备是英雄
03 三国时期最先称帝的狂妄之徒
04 吕布究竟死于谁人之手
05 刘备为什么要匆匆逃离曹操
06 曹操“煮酒论英雄”之谜
07 曹操与袁绍抗衡之谋略布局
08 曹操与袁绍的官渡初次交锋
09 进退无路的选择:逃跑或顽抗
10 最后一击搏命时的优选策略
11 强者的失败袁绍究竟输在哪
12 博弈之道赢的三个必要条件
第六章 赤壁鏖兵
01 关羽为何千里走单骑
02 善败者不亡刘备投荆州
03 外地人与本地人的利益纠葛
04 “隆中对”究竟是不是优选策略
05 刘备如何评价“隆中对”
06 刘备为什么会选择诸葛亮
07 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计
08 孙刘联盟共同抵御曹操
09 诸葛亮舌战群儒之真相
10 是战是降孙权如何定夺
11 刘备借荆州之谜
12 曹操为何会败于赤壁之战
13 华容道为何要故意放走曹操
14 孙刘联盟的矛盾究竟起于何时
15 胜利者孙权竟然一无所获
16 处于劣势下最无奈的选择
第七章 三分天下
01 刘备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机遇
02 刘备与刘璋的攻守策略
03 不信邪的人死于意外之灾
04 刘璋是怎样败给刘备的
05 三足鼎立之势的形成
06 关羽为何会失掉荆州
07 玄奥的占卜术与理性化决策
08 曹丕是如何成为开国皇帝的
09 刘备为什么要自称皇帝
10 借口目的行为三者的逻辑关系
11 刘备攻打孙权的风险评估
12 理性退让也是一种博弈策略
13 行为会暴露出决策者的预期
14 乱世枭雄刘备究竟输在哪
第八章 南征北伐
01 诸葛亮是怎样独揽大权的
02 拆解诸葛亮七擒孟获之竞局
03 探析以少胜多的战术模型
04 战略究竟能不能修改
05 博弈是策略与策略的碰撞
06 蜀将马谡为何痛失街亭
07 诸葛亮最大的一次错误
08 诸葛亮六次北伐为何没成功
09 蜀将魏延缘何死于反骨
第九章 江山一统
01 大器晚成司马懿的“忍”术
02 司马懿如何迫使对手乖乖就范
03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04 亡国之君阿斗为何乐不思蜀
05 昏君司马炎为何能够一统天下
附录
附一
附二
版权信息
书名: 博弈三国
作者: 吴闲云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ISBN:9787513905695
本书由湖南省中信泽实业有限公司制作并授权亚马逊全球范围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章
汉室兴衰
01
皇权与相权最隐蔽的较量
皇权与相权斗争的结果:要么是相权窃取了皇权,要么就是皇权侵害了相权。究竟何方可以胜出?万古不变的规律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无论你是谁。
开国皇帝夺取天下,并不是皇帝一个人的功劳,而是皇帝和他的战友这一群人共同的功劳,因此,这一群人成为国家的最高决策者,而不是皇帝一个人。
皇帝和他的战友们属于合伙人关系,胜利果实,大家当然都有份,各自按股分成,都占有一定的不同比例的份额,合伙人根据功劳的大小,担任不同级别的官员。
皇帝与官员共同成为国家的最高决策者。在官员里面,又有级别大小之分,最大的是相,居百官之首,相的权力仅次于皇帝的权力。
任何人的任何行为,都必然导致三种结果:增值、保本、亏损。
正常人的行为选择与动机,从主观上讲,都是要使自己增值,或是退而求其次保本,最不愿意接受的是亏损。
因此,老百姓有使自己增值的欲望,便想做官。做官的有使自己增值的欲望,便想做相。而做相的,也同样有着使自己增值的欲望。
做相的如果再继续增值,就意味着:做皇帝的正在亏损。
所以,皇权与相权之间,必有矛盾,有矛盾就必有斗争,而斗争的结果:要么是相权窃取了皇权,要么就是皇权侵害了相权。究竟何方可以胜出?万古不变的规律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无论你是谁。至于封建礼教忠孝节义嘛,很难约束得了的。
不是说没有忠心的人,而是这一方面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实在是不太靠谱。只有实力,才是唯一可信的凭据。
丞相一职,秦时由一人担任,有时也由左右两丞相担任,权力是相当大的。汉时,皇帝在与丞相的博弈中,抓住机会分两步将相权彻底整垮。
首先是瓦解。皇帝将原本集中的相权,拆开分成若干股,由三公九卿各持股若干份,将丞相的权力分散,由多人担任,使之再无法与皇权抗衡。
其次是架空。皇帝又私设一个“内朝”,选用自己最亲信的人,组成宫中决策机构。“内朝”对“外朝”发号施令,“外朝”即三公九卿,仅剩个名分,已无决策权,只能做些传达、执行之类的事。从此,政府高级官员的权力被皇帝剥夺了,本属合伙的权力,最终落到了皇帝一人的手中。
这一回合较量的时间跨度是很长的,总之,最后的胜利者是皇帝,而丞相被淘汰,晾在了一边。
皇权虽然巩固了,但他的“内朝”内部又分裂成了外戚、宦官两股势力。这是在战胜相权过程中留下的后遗症。
老皇帝死了,小皇帝继位,年幼 ............

书籍插图:
书籍《博弈三国》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博弈三国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