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生死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8.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华夏生死书
作者:王鲁湘 凤凰书品
出 版 人:黄隽青
策 划:秦 青 郭 群
编 辑:王加新
封面设计:武 兵
本书由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亚马逊全球范围发行
目录
版权信息
寻找尧舜禹时代
一、中华民族探源
二、二里头遗址
三、王城岗遗址
四、陶寺发掘
五、夏文明的推想
良渚的神灵
一、发掘前奏
二、反山发掘
三、瑶山发掘
四、良渚美玉
五、良渚石器
六、良渚陶器
七、神秘的古良渚国
古蜀金沙
一、金沙的发掘
二、金沙的谜团与启迪
青铜时代
一、湖南出土大批青铜器
二、湖南青铜器的来源
三、湖南青铜器的特色与价值
探秘古滇国
一、发现滇王金印
二、李家山初次发掘
三、李家山二次发掘
四、石寨山第五次抢救性发掘
五、追溯滇族之源
发现阖闾古城
一、真山大墓
二、子胥建都
三、吴越争雄
四、废都之后
千年阅一城
一、故城兴衰
二、东汉洛阳城
三、魏晋风骨
四、北魏洛阳城
五、洛阳伽蓝
骊宫长恨歌
一、发现华清宫
二、唐太宗《温泉铭》
三、骊宫长恨歌
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一、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二、三教融合
三、朱张会讲
四、经世学风
五、毛泽东与岳麓书院
六、千年书院,薪火不绝
钓鱼城传奇
一、铁城肇建
二、固若金汤
三、上帝折鞭
故宫大修
一、故宫的格局
二、故宫的营建
三、故宫建筑理念
四、故宫的价值
五、故宫大修
寻找尧舜禹时代
十九世纪的最后一年,在河南安阳小镇的小屯村,农民李成意外地发现,一种刻着纹理的白骨片对于治疗他的疥疮有神奇的功效。于是,他激动地带着在当地收购的大量白骨片到药店去卖,以为遇到了上好的药材。他当然没有想到,这便是后来赫赫有名的甲骨文。不久后,这些白色骨片被著名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并历经数十年,在千百次的寻觅和研究之后,牵扯出一个浩浩荡荡的殷商时代,以及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
一、中华民族探源
正是因为甲骨文的发现以及后来殷墟遗址的挖掘,让商朝毋庸置疑地成为了中国迄今为止有理有据有证的最早的朝代。此后,对于商之前的夏——这个中国历史文献记载中的第一朝代,无数的问号紧随而来。于是,便有了夏商周断代工程,也有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王鲁湘:您是中国考古所的第几任所长啊?
王巍
1
:我是第八任。
王鲁湘:考古所的工作对于外界的人,特别是对媒体来说非常神秘。而它进入媒体和公众的视野恐怕也是因为和两个大的工程有关系:一个是夏商周断代工程,还有一个就是中华民族探源工程。对于后者,我们知道的还不是太多,这个工程好像是您在负责。
王巍:是的。这个探源工程是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由国家支持的第二个大型多学科综合研究项目,当然,它跟断代工程有很多不同。
王鲁湘:二者应该也有交叉吧,它们研究的时间段差不多都是从公元前3500年到前1500年。
王巍:对。夏商周断代工程主要是研究年代,这当然是我们研究的一个基础。不过我们还要在此基础上研究其他的方方面面,因为它不只是一个年代的问题。它要研究环境,研究生产的发展,还要研究社会的结构,以及文明社会是何时形成的。
王鲁湘:包括对文明本身的定义。
王巍:这就要研究文明的标志是什么、达到什么程度才算进入文明社会。所以无论是搞历史的、搞考古的,甚至是搞文学的等方方面面的人都要介入进来。可以说,没有哪一个课题像古代文明起源、发展和衰落这个课题能吸引这么多学者,得到这么多领域专家的长时期关注。
此工程集中了多学科、多方面的专家学者,在地理位置上选择中原文化作为考察对象,时间确定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而这一时期正是历史上的尧舜禹时期。
王巍:我们先研究中原地区的想法受到了一些批判,有些人质疑这是不是又回到了“中原中心论”。实际上我们有自己的考虑。文明起源的研究是很复杂的,一下子全面展开很难掌控。而对于中原地区来说:首先,这里的考古工作积累的时间长,从1921年就进行发掘了;其次,这里的考古学线索比较清晰;再者,它毕竟还有很多传说,以及传世文献可以参考;另外,它毕竟还是夏、商、西周文明的中心,这样比较容易把握考古资料。基于这些原因,我们首先做的是中原地区。另外,当时对于年代范围也有争论。比如有一种意见认为,应该从西周开始往上做商、夏,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所谓文明探源应该是探索文明形成及其之前的阶段,而更晚期的商、西周已经远远超过了起源的阶段。
王鲁湘:也就是说它们已经进入国家形态了。
王巍:而且它们已经有一个早期的发展过程了,所以后来我们就决定把年代范围锁定在公元前2500年到前1500年,这一千年就相当于夏王朝,或者相当于从商代初年向上追溯到文献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
长久以来,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追溯如一个巨大的磁场,让无数专业、非专业的人为之动容。1899年甲骨文的出现,彻底结束了古人结绳记事的洪荒年代。1928年,为了找寻更多的甲骨而启动的殷墟探测工程,在历经十年艰苦卓绝之后,将一个鲜活、浩瀚的商王朝奇迹般地展现在世人眼前。
王巍:殷墟发掘表明,司马迁《史记·殷本纪》所载商王朝的世系与出土甲骨的记载基本上吻合,因此,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是可信的。以此类推,既然《史记·夏本纪》同样详尽地记载了比殷商更早的夏王朝,大多数中国学者认为《史记·夏本纪》也是有相当的可信性的。但是夏代毕竟没有像商代那样发现文字,因而持怀疑态度的也大有人在。尤其是在国外,由于受到当年疑古派
2
的影响,许多汉学家在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古代文时仍然不相信夏的存在,而认为夏只不过是个传说。所以建国以后,中国考古学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探索夏这样一个王朝到底是否存在。
二、二里头遗址
20世纪中叶,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根据《竹书纪年》中的传说和《史记》的记载,将夏代列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然而,由于没有历史的考据,夏王朝究竟是否存在,学术界仍存有诸多质疑的声音。1959年,中国考古研究所徐旭生先生在河南偃师境内洛水南岸的二里头村南,发现了一座大型的古代遗迹,并将其定名为二里头遗址。二里头遗址的发现,似乎能为夏王朝的存在提供让人信服的考古学证据呢?
二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华夏生死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