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5.6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插图典藏本/周汝昌著.—北京:中华书局,2016.7
ISBN 978-7-101-11731-8
Ⅰ.①千… Ⅱ.周… Ⅲ.①唐诗-鉴赏②宋词-鉴赏 Ⅳ.I207.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091486号
书  名
 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插图典藏本)
著  者
 周汝昌
整 理 者
 周丽苓
责任编辑
 李世文 徐麟翔
出版发行
 中华书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100073)
http://www.zhbc.com.cn
E-mail:zhbc@zhbc.com.cn
印  刷
 北京市白帆印务有限公司
版  次
 2016年7月北京第1版
2016年7月北京第1次印刷
规  格
 开本/850×1168毫米 1/32
印张
 字数180千字
印  数
 1-8000册
国际书号
 ISBN 978-7-101-11731-8
定  价
 45.00元
目录
新版自序
初版自序
凡例
之一 满城春色宫墙柳
山抹微云秦学士——说秦观《满庭芳》
满城春色宫墙柳——说陆游《钗头凤》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说岳飞《满江红》
洛浦梦回留珮客——说岳珂《满江红》
花落水流红——说王实甫《赏花时》
文采风流今尚存——说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感时思君不相见——说敦诚《寄怀曹雪芹》
桂华流瓦——说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众里寻他千百度——说辛弃疾《青玉案》
夜凉河汉截天流——说夏竦《喜迁莺》
不减唐人高处——说柳永《八声甘州》
应是绿肥红瘦——说李清照《如梦令》
火冷灯稀霜露下——说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梨花落后清明——说晏殊《破阵子》
不知腐鼠成滋味——说李商隐《安定城楼》
之二 锦瑟年华谁与度
怕教彻胆寒光见怀抱——说吴文英《绕佛阁·与沈野逸东皋天街卢楼追凉小饮》
飞云苒苒蘅皋暮——说贺铸《青玉案》
重燃绛蜡——说韩疁《高阳台》
永夜月同孤——说杜甫《江汉》
送乱鸦斜日落渔汀——说吴文英《八声甘州》
人有悲欢离合——说苏轼《水调歌头·中秋》
锦官城外柏森森——说杜甫《蜀相》
走月逆行云——说贾岛《宿山寺》
靓妆眉沁绿——说晏几道《临江仙》
路上行人欲断魂——说杜牧《清明》
东风无力百花残——说李商隐《无题》
远天垂地外——说贾岛《秋暮寄友人》
尘香明日城南陌——说吴文英《菩萨蛮》
之三 为君持酒劝斜阳
东城渐觉风光好——说宋祁《木兰花》
簌簌衣巾落枣花——说苏轼《浣溪沙》
背西风酒旗斜矗——说王安石《桂枝香》
雁横南浦,人倚西楼——说张耒《风流子》
风和闻马嘶——说欧阳修《阮郎归》
小楼西角断虹明——说欧阳修《临江仙》
梦绕神州路——说张元幹《贺新郎》
柳外斜阳,水边归鸟——说辛弃疾《念奴娇》
酒旗风飐村烟淡——说秦观《踏莎行》
新晴锦绣文——说杜甫《晴》
朱门柳细风斜——说欧阳修《越溪春》
惜春常怕花开早——说辛弃疾《摸鱼儿》
落日塞尘起——说辛弃疾《水调歌头》
摇断吟鞭碧玉梢——说辛弃疾《鹧鸪天》
菡萏香销翠叶残——说李璟《浣溪沙》
胭脂泪,留人醉——说李煜《相见欢》
轻送年华如羽——说吴文英《喜迁莺·福山萧寺岁除》
残红几点,明朝知在否——说张扩《
人娇》
之四 一上高城万里愁
写意溅波,传愁蹙岫——说吴文英《探芳新·吴中元日承天寺游人》
相失万重云——说杜甫《孤雁》
乱入红楼,低飞绿岸——说陈尧佐《踏莎行》
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说李煜《虞美人》
照花前后镜——说温庭筠《菩萨蛮》
只是当时已惘然——说李商隐《锦瑟》
咸阳古道音尘绝——说佚名氏《忆秦娥》
夕阳无限好——说李商隐《乐游原》
隔叶黄鹂空好音——说杜甫《蜀相》
一上高城万里愁——说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莺语乱,春拍岸——说钱惟演《木兰花》
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说苏轼《洞仙歌》
风流儒雅亦吾师——说杜甫《咏怀古迹》
依约是湘灵——说苏轼《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
附录
唐诗宋词的鉴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的讲座
熏出一颗诗心/刘心武
编者后记/周丽苓
校后记
新版自序
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民族。诗在我们的文化上是“无所不在”的——不是指诗的格律形式,而是说她的质素和境界以及表现手法。例如,一部《红楼梦》在体裁上是章回小说,然而作者雪芹却是以诗的心灵和笔法而写成的。再如,京剧的剧本、表演、音乐、服装……无一不是用“诗”的“办法”来进行的。其馀可以类推,不待烦言而自明。
至于表现为有正式规格形式的诗,则是用汉语文字写成的,古称“篇什”。传统诗手法贵乎简捷而含蓄,不喜欢“大嚼无复馀味”,讲究回味无穷,馀音不尽——有待吟诵、涵泳、感受、领会。她不是一切摆在“字面”上,或如吃糖,入口就是一个“甜”,甜外也就再没有很多别的了。中华诗不是那样的“食品”。
因此,好诗也不一定入目便“令人喝彩、叫绝”,而需要讲解。白居易的诗以“老妪都解”而自负和知名,但这听起来似乎“群众化”、“通俗化”,是好事;实则问题很多,讲中华诗是不宜采用这种主张和“原则”的。例如,他有一首七律写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这说得很明白好懂,然而这实质是“议论”,与“诗”的质素并无多大干涉——不过是借用了简单的格律形式罢了。同样是不尚艰深晦涩的陆游诗,就比白居易手法高明。他有一首七绝,却是这样写的:“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我小时候读了,异常地喜爱,觉得写“太平景象”多么意到笔到而又简明畅快。后来,方悟自己太幼稚可笑了!陆诗是尖锐而又沉痛地讽刺南宋小朝廷,不思收拾旧山河,雪家国之大耻奇辱,而一味安逸享乐,把人民麻醉得全忘了中原故土,误以为身在幸福之中,追随了醉生梦死之辈!
当然,诗有各式各样奇情异采,焉能如同日常白话。诗(包括词曲……)有时是要讲一讲的,讲讲可以帮助理解,启发意趣,交流情感,不妨就说是一种“诗的网络”,让我们共同欣赏这些佳句名篇吧。
其实所谓“ ............

书籍插图:
书籍《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 - 插图1
书籍《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