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北京——摄影大师的视界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7.5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前言
壮丽的北京
孔庙牌楼
颐和园
北海入口——冬宫
安定门大街
“神宇消失在云彩里,我与太阳齐光辉”——碧云寺
青龙桥——南口通道
颐和园排云殿
天坛的入口
实用店
西山龙王塘
西山戒台寺
雍和宫院落
驼队
居庸关大理石门
阳光下灰尘弥漫的大道(永定门附近)
颐和园长廊
午餐
通过平则门(今阜成门)
北海牌楼和大理石桥
西直门城楼下
碧云寺大理石佛塔
鞑鞑城(内城)的街道
南口长城
“城墙边,大风扬起了尘沙”
北海公园内的牌楼
石头铺的路
故宫
通往西山的路
北京店铺
鼓楼
黄昏的街道
黄寺佛塔底座
前门
中国城(外城)大门
颐和园铜亭(宝云阁)
老北京的街道
碧云寺
通过南西门(右安门)
长途跋涉
庄重的府邸
休憩片刻
煤山(今景山)俯瞰北京城
雍和宫
老马车路
瀛台——海上的仙台
颐和园铜牛
从煤山远眺冬宫(北海公园)
街道角落
颐和园石拱桥
通往城里大道上的北京马车
黄寺佛塔
天坛祈年殿
十三陵大牌坊
居庸关城门
瀛台——宫中仙岛
颐和园大理石桥(十七孔桥)
郊外大道
西山潭柘寺
德胜门——胜利之门
颐和园铜龙和铜凤
万寿寺—— 万座佛像的寺庙
永定门
孔庙
天坛寰丘坛
黄寺
夜幕降临

前言
本书英文版出版于1920年,书中的影像作品大约完成于二十世纪早期,这正是北洋政府控制中国政权的时期,是大变革、大动乱的时期。旧的制度已经被打破,新的权威尚未建立,这种不稳定,给人们的思想和精神上也带来了极大的困惑与不安。
北洋时期虽然不是一个统一的时期,但是却带来了局部的和平与安宁。透过本书气息,我们能感受到,虽连年遭受兵灾,北京城依然焕发着古城的魅力,人们依然生活在安详与从容之中。通过这些老照片,我们能反复感受到一个民族复兴的力量:百战而不衰,人民如此,国家也如此。
本书的作者,唐纳德·曼尼(Donald Mennie),一个陌生的名字,前些年尚不为人熟知,但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影像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崛起,曼尼的名字就如他的作品一样,已经被他所喜爱的人捧若至宝。
唐纳德·曼尼,1876年出生,1941逝世,英格兰商人,业余摄影家,二十世纪早期曾在中国生活、任职。据1891年4月保留的一份人口普查档案显示,15岁时,曼尼是一名药剂师的助手,与两个弟弟詹姆斯、亚当以及作为家庭户主的兄长阿奇博尔德·雅戈居住在苏格兰北部旧郡萨瑟兰德戈尔斯皮,他的兄长似乎也是一名药剂师。关于曼尼是怎样、什么时候来中国的,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在1899年前就已经在中国了。起先,他在北京一家名为麦克塔维什-雷曼(Mactavish & Lehman Co.)的公司工作,后来就职于屈臣氏大药房上海分店,不久便成为了这家公司的大班经理。1920至1941年间,他还一度成为中国沿海地区最有权势的企业家之一。
虽贵为权势者,但让他首次成名的却是为伊丽萨白·库伯(Elizabeth Copper)于1914年在纽约出版的著作《我中国庭院里的夫人》(My Lady of the Chinese Courtyard)所作的双色照片插图。后来,他花了三年时间在中国多地旅游,并于1920年出版了自己的摄影作品集《中国,陆路和水路》(China by Land & Water)。
作为摄影者,曼尼很可能使用的是当时已经过时的湿版摄影法(Wet Plate Process),作品出版时主要采用凹版印刷,成书时将照片印刷在影写纸上再手工粘贴入书里,其中也有许多摄影作品采用手工上色的方式以达到彩色的效果。曼尼喜欢用影写纸轻柔的阴影和特殊的质感与层次烘托他眼中的古老中国,他以这种方式表达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他把情感宣泄在纸上,将记忆注入了历史。在一次老北京历史影像展览中,几乎每一位观众都在他的摄影作品前驻足凝思,以此表达对摄影大师的敬意。
1920至1927年间,他又出版了其他几部摄影大作,包括《北洋北京》(The Pageant of Peking,1920)、《扬子江风景》(The Grandeur of the Gorges,1926),这两部著作同为影像市场标志性藏品,深受广大藏家的爱好与追捧。曼尼并不是职业摄影家,但是我们可以发现,他拍摄的照片,不注重特定内容,但喜好侧逆光拍摄,十分讲究光线、阴影、质感与层次。在《中国,北方与南方》和《扬子江风景》这两部著作中,我们可以欣赏到这样的作品:在那绿满江南的乡村中,一桥如带,水光山色,片帆高举,相映成趣;小镇人家,老树横斜,市桥相望,次第眼明,数篙之后,又忽开朗,渐入柳暗花明的境界。
《北洋北京》收录了曼尼66幅作品,这些作品如诗如画,透过灰尘漫天的篷车、晨雾、湖泊、古塔、寺庙、桥梁、街市、胡同,以及那些具有国画情趣、古意盎然的地方,来表达帝王之都的荣耀。
帕特南·威尔为本书撰写了序言,塞缪尔·科林为每张照片写了注释,这66幅作品都是先印刷在影写纸上,再粘贴在书里,书的封面采用了宝石兰织纹绸缎轧花烫金字的工艺,成书为毛边本,每一道工序无不显露装帧的细腻与奢华。本作品限量1000册,编号发行。出版者为当时知名的上海屈臣氏大药房。
这里,我用些许文字谈谈屈臣氏大药房的来历。
1820年,东印度公司一位名叫皮尔森的人和另一位来自英国的李文斯顿来到中国,因为受中国政府的限制,他们只能到广州或澳门,当时澳门的洋人最多,俩人合计在澳门开设了澳门药房,这家药房就是屈臣氏的始祖。1828年,澳门药房为了扩大服务,决定到广州开设广州药房。1841年英国海军舰队占领香港后,广州药房也趁势在香港开设了分店香港药房,主要客户是一些士兵和海员。托马斯·博斯韦尔·屈臣博士是屈臣家族第一位到达远东的成员,1845年他在澳门开了一家私人诊所,1856年他将该诊所卖给了别人移居到香港,成为了香港药房的合伙人。1857年托马斯·博斯韦尔·屈臣博士将全家老小送回了苏格兰,他自己也于1859年返回老家,1860年逝世。1858年屈臣先生的侄子亚历山大·斯柯文·屈臣受聘为香港药房的药剂师,1860年开始正式接管药房的生意,经过多次业 ............

书籍插图:
书籍《北洋北京——摄影大师的视界》 - 插图1
书籍《北洋北京——摄影大师的视界》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北洋北京——摄影大师的视界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