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_1928—1937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3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丛书》总序
引论
第一章 大学文学课程与文学想象
第一节 考证与鉴赏
第二节 “文学”与“文学史”
第三节 文学本位
第四节 想象新文学
第五节 “现代”与“传统”的发现
第二章 学院背景下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文学概论”与“文学批评”
第二节 “实际批评”的兴起
第三节 李健吾:“自我”的限制与学者的眼光
第四节 李长之:批评的教育意义
第三章 学术视野中的新诗
第一节 文学史的观照
第二节 诗论:中西之调适
第三节 读诗会
第四章 社团与人际网络:大学中的文学空间
第一节 早期校园文学社团
第二节 人际网络
第三节 大学中的左翼思潮
第四节 左翼文学社团
第五章 学院内外:场域分化与文类选择
第一节 学院派
第二节 “学院”与“文坛”
第三节 文艺青年
结语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后记
作者简介
季剑青,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曾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若干。

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丛书/陈平原 主编
北平的大学教育与
文学生产:1928—1937
季剑青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1928—1937/季剑青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
(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丛书)
ISBN 978-7-301-18407-3
Ⅰ.①北… Ⅱ.①季… Ⅲ.①高等教育—教育史—北京市—1928—1937 Ⅳ.①G649.2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001816号
书   名: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1928—1937
著作责任者:季剑青 著
责任编辑:艾 英
封面设计:奇文云海
标准书号:ISBN 978-7-301-18407-3/I·2309
出版发行:北京大学出版社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100871
网  址:http://www.pup.cn  电子邮箱:pkuwsz@yahoo.com.cn
电  话:邮购部62752015 发行部62750672 出版部62754962
     编辑部62752022
印刷者 :三河市富华印装厂
经销者 :新华书店
     650mm×980mm 16开本 18印张 300千字
     2011年3月第1版 2011年3月第1次印刷
定  价:33.00元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2752024;电子邮箱:fd@pup.pku.edu.cn
《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丛书》总序
陈平原
美国学者Richard Lehan在其所著《文学中的城市》(The City in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中,将“文学想象”作为“城市演进”利弊得失之“编年史”来阅读;在他看来,城市建设和文学文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阅读城市也就成了另一种方式的文本阅读。这种阅读还关系到理智的以及文化的历史:它既丰富了城市本身,也丰富了城市被文学想象所描述的方式。”(第289页)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所极力理解并欣然接受的“北京”、“上海”或“西安”,同样也是城市历史与文学想象的混合物。
讨论都市人口增长的曲线,或者供水及排污系统的设计,非我辈所长与所愿;我们的兴趣是,在拥挤的人群中漫步,观察这座城市及其所代表的意识形态,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保留想象与质疑的权利。偶尔有空,则品鉴历史,收藏记忆,发掘传统,体验精神,甚至做梦、写诗。关注的不是区域文化,而是都市生活;不是纯粹的史地或经济,而是城与人的关系。虽有文明史建构或文学史叙述的野心,但更希望像波特莱尔观察巴黎、狄更斯描写伦敦那样,理解北京、上海、西安等都市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如此兼及“历史”与“文学”,当然是我辈学人的学科背景决定的。
谈论“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必须兼及建筑、历史、世相、风物、作家、作品等,在政治史、文化史与文学史的多重视野中展开论述。若汉唐长安、汉魏洛阳、六朝金陵、北宋开封、南宋临安、明清的苏州与扬州、晚清的广州与上海、近现代的天津与香港及台北,以及八百年古都北京,还有抗战中的重庆与昆明等,都值得研究者认真关注。如此“关注”,自然不会局限于传统的“风物记载”与“掌故之学”,对城市形态、历史、精神的把握,需要跨学科的视野以及坚实的学术训练;因此,希望综合学者的严谨、文人的温情以及旅行者好奇的目光,关注、体贴、描述、发掘自己感兴趣的“这一个”城市。
关于都市的论述,完全可以、而且必须有多种角度与方法。就像所有的回忆,永远是不完整的,既可能无限接近目标,也可能渐行渐远——正是在这遗忘(误解)与记忆(再创造)的巨大张力中,人类精神得以不断向前延伸。总有忘不掉的,也总有记不起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使得我们不断谈论这座城市、这段历史。在这个意义上,记忆不仅仅是工具,也不仅仅是过程,它本身也可以成为舞台,甚至构成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
既然我们对于城市的“记忆”,可能凭借文字、图像、声音,乃至各种实物形态,今人之谈论“都市想象”,尽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无言的建筑、遥远的记忆、严谨的实录、夸饰的漫画、怪诞的传说、歧义的诠释……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珍惜,并努力去寻幽探微深入辨析。相对于诗人的感伤、客子的怀旧或者斗士的抗争,学院派对于曾流光溢彩的“都市生活”的描述与阐释,细针密缝,冷静而客观,或许不太热闹,也不太好看,但却是我们进入历史乃至畅想未来的重要通道,必须给予足够的理解与欣赏。
本丛书充分尊重研究者的眼光、趣味与学术个性,可以是正宗的“城市研究”,也可以是“文学中的城市”;可以兼及古今,也可以比较中外;可以专注某一城市,也可以城城联姻或城乡对峙;可以阐释建筑与景观,也可以讨论舆论环境或文学生产;可以侧重史学,也可以偏于 ............

书籍插图:
书籍《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_1928—1937》 - 插图1
书籍《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_1928—1937》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_1928—1937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