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诗词格律读本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8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前言
第一单元 古风
关雎
蒹葭
十五从军征汉乐府
观沧海
饮酒
木兰辞
登幽州台歌
行路难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卖炭翁
雁门太守行
基础知识一:格律诗的形成
第二单元 五言绝句
宿建德江
相思
八阵图
春怨
塞下曲
题诗后
基础知识二:格律诗的用韵
第三单元 七言绝句
蜀中九日
从军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逢入京使
暮江吟
乌衣巷
石头城
赤壁
泊秦淮
夜雨寄北
乡思
登飞来峰
春日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上太行
马上作
偶成
题秋江独钓图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马嵬
论诗
己亥杂诗
基础知识三:格律诗的平仄
第四单元 五言律诗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使至塞上
赠孟浩然
江夏送张丞
春望
次北固山下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送李端
余干旅舍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七夕
早秋
北青萝
落花
小隐自题
鲁山山行
兵乱后杂诗
秋日晚望
山行即事
枯树
金陵晚眺
送友还家
古戍
御用监被鞫拜瞻孝陵恭纪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钱塘观潮
基础知识四:格律诗的对仗
第五单元 七言律诗
黄鹤楼
蜀相
登高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西塞山怀古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钱塘湖春行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无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
登快阁
游山西村
书愤
过零丁洋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基础知识五:格律诗的避忌
第六单元 词
相见欢
渔家傲·秋思
浣溪沙
江城子·密州出猎
水调歌头
渔家傲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满江红
基础知识六:词学基础知识
第七单元 曲
〔双调〕沉醉东风·秋景
〔南吕〕金字经·春晚
牡丹亭·惊梦
基础知识七:曲学基础知识
前言

2014年是中国文化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中央特别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2014年9月9日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再次强调:“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2015年,以中华诗词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为标志,中华诗词得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规格的肯定与重视:8月20日上午,中华诗词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厅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同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奇葆同志,都对中华诗词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做出重要批示,表示热烈祝贺,提出殷切希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马凯同志在四代会召开前写来了贺信和贺诗,诗题为《七律·写在中华诗词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
大地春回盼未迟,唐松宋柏又新枝。
随心日月弦中起,信手风云笔下驰。
骚客曾忧无续曲,吟坛应幸有雄诗。
山花烂漫人开眼,更待惊天泣雨时。
马凯同志在贺信中说:
上世纪初叶,以格律诗为代表的中华诗词曾被当作“旧文学”遭到排斥。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就连大诗人柳亚子先生也不无感慨地说:“再过五十年,是不见得有人再做旧体诗了。”(1942年8月《新诗与旧诗》)然而,七十年过去了,今天我们欣慰地看到,中华诗词没有“沉没”,经过曲折,从复苏走向复兴,形势喜人。近年来,由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华书局)、光明日报、中国移动、中央电视台、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诗词研究院等单位主办的两次“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大奖赛,都是以亿为计的群众参与,以万为计的诗作问世,其中不乏好诗好词,就是明证。这是中华诗词这种大美诗体具有无穷内存魅力的历史必然。
在开幕式上,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钱小芊同志在会上宣读了刘云山、刘奇葆同志对大会的批示。他代表中国作协讲话,说道:“中华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儿女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和精神高地。”
“不学诗,无以言”。不管是从注重实际功用方面,还是从艺术审美方面而言,传统诗词在漫长的历史中历经了无比的辉煌,体现了诗体的无穷魅力。时至今日,传统诗词在日常生活、社会交际中依然发挥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因此,加强中小学学生古代诗词的学习、吟诵,有利于他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进而有所担当,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人和传播者。

编写一套中小学诗词格律读本,是从一个特殊的视角贯彻教育部制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围绕《课程标准》推荐的古代诗词的篇目进行学习,明确学习方法与技术路径,加强学理性,提升专业化水平,提高学习效率。
传统诗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格律的出现实际上也是作为文学创作形式的传统诗词本身发展史上的必经之路,是中国语言文字形式美的极致,也是内容美与形式美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然而,传统诗词的发展也经历了诸多坎坷:发生在20世纪的新文化运动,遭受误伤最重的文体便是格律诗,蒙冤带上“格律诗难学、不宜提倡”的帽子;1949年以后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古代诗词尚占一定的比例,尽管与台湾地区差距很大;迭经“文化大革命”,中小学教材中的古诗词比例越来越小,即使选入一定篇目的古代诗词,也是从政治性、思想性、斗争性等角度考虑,使得这一宝贵遗产濒临灭绝,导致耽误乃至荒废两三代人,几乎成了特定环境下的真空地带,成为文化素养方面的最大欠缺。如今,能够懂得格律,熟练书写旧体诗,深入浅出地讲授旧体诗的写作与欣赏的人,可谓是凤毛麟角。因此,我们必须担起历史责任,强化基础,为与古典诗词失之交臂的三代人补课、启蒙、奠基以承祧、恢复乃至弘扬传统文化。
同时,编写一套中小学诗词格律读本,也是为了适应学生学习潜力与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趋势。
很多老专家认为:儿童、小学生 ............

书籍插图:
书籍《初中诗词格律读本》 - 插图1
书籍《初中诗词格律读本》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初中诗词格律读本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