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延安走向世界_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的起源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从延安走向世界: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的起源/牛军著.—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8
ISBN 978-7-5098-0023-2
Ⅰ.从… Ⅱ.牛… Ⅲ.中国共产党-国际关系-史料-1935—1949 IV.D 2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8)第096963号
书  名:从延安走向世界
     ——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的起源
作  者:牛 军
责任编辑:姚建萍
出版发行:
社  址:北京市海淀区芙蓉里南街6号院1号楼
邮  编:100080
网  址:www.dscbs.com.cn
经  销:新华书店
印  刷:北京密兴印刷厂
开  本:148mm×210mm 1/32
字  数:236千字
印  张:11.75 8面前插
印  数:1-4000册
版  次:2008年8月第1版
印  次:2008年8月第1次印刷
 ISBN 978-7-5098-0023-2
定  价:25.00元
此书如有印制质量问题,请与中共党史出版社发行部联系
电话:82517249,82517244
再版序言
《从延安走向世界: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的起源》(以下简称《从延安走向世界》)最初是由福建人民出版社于1992年出版。像当时多数学术著作一样,这本书的印数并不多,不过出版后很快受到国内和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国外一些著名杂志如《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美国与东亚关系杂志》(The Journal of American-East Asian Relations)、《中国历史学家》(Chinese Historians)等,先后刊载了一些专家学者的书评。在国内,一些刊物如《美国研究》、《党史教学与研究》等,也刊载了书评,另外还有一些报刊做了报道。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的书评都给予这本书比较充分的肯定,当然也指出了书中存在的不足,并且提出了一些不同的学术观点。在当时一本学术著作能获得如此多的反应,不论其中包含的肯定还是批评,从作者的角度看,实在是莫大的帮助和鼓励。
由于学术界的反应和肯定性的评价,《从延安走向世界》曾获得“第七届中国图书奖”和1992年度“华东地区优秀政治理论图书一等奖”。此后,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历史系的著名教授梁思文(Steven I.Levine)先生利用工作之余,花了几年的时间,将这本书翻译成英文,由EastBridge出版公司于2005年在美国正式出版发行。梁思文教授在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是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出版过很多有关中国的专著,在美国的当代中国政治与外交研究领域享有盛名。他的中国研究的学术功底和中文水平堪称一流,经他翻译的英文文本感觉比中文还有提升。特别是他为人、为学的品德,用高贵来评价绝不为过。这本书的英文版出版发行后,国际学术界反应积极,在美国如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等著名学府,在英国如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有关的课程都将这本书的英文版作为必读书。能有这样的结果,同梁思文教授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借此机会也再次向梁思文教授表达感谢和敬意。
《从延安走向世界》出版发行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回头翻看,基本的观点还是能站住脚的,特别是论述框架,迄今为止都未过时,也没有被其他有相同内容的论著所超越。不过很长时间以来,学术界在书评中指出的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使本人常感遗憾。一个是注释中的问题,当时一些历史资料没有做出注释,或注释不完整,因而使提供的信息给人不可靠的感觉。这固然同当时的一些客观限制有关系,即便是现在这些限制也是存在的。但这对于一部严谨的学术专著毕竟是很大的问题,应尽可能解决。第二个是有英文书评指出,这本书在最后一章中,没有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刘少奇秘密访问莫斯科这个重要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这的确是很重要的缺失,是没有什么客观理由可以解释的。当时想只能有机会再作弥补了,后来这两个问题在英文版中都做了修订或修改。在这本书的英文版中,本人对注释做了专门的修订,并根据后来逐步公布的档案,大幅增加了注释的内容,使本书的立论更为可靠。正因为如此,内心非常感谢中共党史出版社,在本人提出再版这本书的请求后,慨然允诺,使本人有机会利用中文版再版的机会,对全书做一次修订,弥补过去的不足,也能同这本书的英文版保持一致。
这次再版过程中的修订工作,主要是使注释尽可能地规范和完整,并增加了对1949年刘少奇率中共高级代表团秘密访问莫斯科这一重要事件的论述。其他基本上是对一些文字做修订工作,或根据这些年来研究的进展,对一些概括性的表述做些修改。
这本书在国内一些高校有关课程的教学中,一直被列为必读书。这次再版满足了青年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需要,不过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领域研究的一些发展变化,以便读者在阅读中能在一个更全面的框架中,审视书中的观点。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学术界有关从抗日战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前这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的研究,取得很多新的进展,出版和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的论著。这些论著范围广阔,包括了延安时期中共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各个方面,以及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与国际冷战之间的互动,等等。特别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与国际冷战之间的关系方面,有关的成果达到了较高的学术水平,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这种进展部分地得益于有利的客观条件。此前中国学术界的研究依靠的主要历史文献是中国政府公布的一些数量有限的文件集,以及改革开放后中美学术交流使中国学术界迅速接触到的美国外交档案。90年代中期以后,作为前苏联解体的后果之一,是前苏联档案的大量公布或失控所造成的档案外流。由于中共与苏联之间的特殊关系,前苏联档案的公开为中国学者提供了大量可以利用的历史文献。这种情况是前所未有的,也是有关研究大幅提升的重要原因。当然,多国档案的开放固然给有关的研究提供了积极的条件,同时也对学术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根本性地调整既有的知识结构,以及有较强的运用不同语言的能力。
前苏联档案的大量涌现,极大地改变了中共对外关系研究的状况 ............

书籍插图:
书籍《从延安走向世界_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的起源》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从延安走向世界_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的起源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