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行为理论(哈贝马斯经典著作,以跨学科的宏大思想重新审视现代性)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0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交往行为理论.第1卷/(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ISBN 978-7-208-15354-7
Ⅰ.①交… Ⅱ.①尤……②曹… Ⅲ.①《交往行为理论》IV.①B08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163085号
本书如有印装错误,请致电本社更换 010-52187586
书名: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
作者:[德]尤尔根·哈贝马斯
译者:曹卫东
责任编辑:贾忠贤
转  码:南通众览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ISBN:978-7-208-15354-7/B·1355
本书版权,为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所有,非经书面授权,不得在任何地区以任何方式进行编辑、翻印、仿制或节录。
社科新知 文艺新潮
新浪微博:@世纪文景 豆瓣小站:世纪文景
Email:info@wenjingbook.cn
目录
译者前言
第一卷: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
第一版序言
第三版序言
一、导论:对合理性问题的理解
概论:社会学中的合理性概念
1.“合理性”:概念的临时定义
2.神话世界观和现代世界观的若干特征
3.四种社会学行为概念中行为与世界的关联以及合理性层面
4.社会科学中的意义理解问题
二、马克斯·韦伯的合理化理论
概论:科学史语境
1.西方理性主义
2.宗教—形而上学世界观的解神秘化与现代意识结构的形成
3.作为社会合理化的现代化:新教伦理的作用
4.法的合理化与对当代的诊断
三、第一卷的中间考察:社会行为、目的行为以及交往
概论:分析的意义理论和行为理论的前言
四、从卢卡奇到阿多诺:作为物化的合理化
导论:生活世界的合理化对行为系统的不断复杂化
1.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的马克斯·韦伯
2.工具理性批判
参考文献
献给乌特·哈贝马斯—韦塞尔赫夫特
(Für Ute Habermas-Wesselhoeft)
译者前言
《交往行为理论》是哈贝马斯的一部重要的代表著作,但不是他的集大成著作,因为按照哈贝马斯自己在前言中的交代,这部著作不过是他对自己前期思想的总结,是他从规范的角度重构社会批判理论的绪论,因而不是一部结论性的著作,而是一部过渡性的著作。关于这部著作的思路、内容、历史效果以及有关重要概念的中译等问题,译者将在第二卷的后面撰写长文加以探讨。但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首先简单地解释一下:
(1)译本问题:我们知道,若干年前,国内就已经有了《交往行为理论》的中译本(请参阅:《交往行动理论》,重庆出版社,1994年)问世,现在再来重新翻译出版这部著作,这样做是否有必要呢?关于现有译本的质量问题,译者曾经撰写专文予以点评,刊载在《学术思想评论》(第二辑)杂志上,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参阅。撇开翻译质量问题不谈,我们认为,像《交往行为理论》这样重要的社会理论著作,有两个乃至多个汉语译本,应当不是一件坏事。毕竟,翻译是一门理解的艺术,不同的译者,不同的时代,对原著都会有不同的理解。
(2)结构问题:为了便于人们阅读和理解,哈贝马斯在出版《交往行为理论》(第一、二卷)之后不久,就把他围绕这部著作先后撰写的相关文章编辑成导读式的专著,题为《关于交往行为理论的准备与补充》。同样,为了便于汉语学界接受《交往行为理论》,也为了给有关研究者提供完整的研究文献,我们在征得原作者和原出版社同意的前提下,把《关于交往行为理论的准备与补充》这本导读著作和原著放到一起,作为《补充论证卷》,一同予以翻译出版。
(3)书名问题:许多友人都曾向我提出,认为这本书的标题翻译为“沟通行为理论”可能会更好一些。我个人认为,把“Kommunikation”一词翻译成汉语的“交往”和“沟通”,只是字面上的差别,而没有什么实质上的不同。这里之所以坚持选用“交往”,主要是想强调哈贝马斯作为“后马克思主义者”的特征,强调这本书中所理解的“Kommunikation”概念与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所提出的“Kommunikation”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
译本出版之际,请允许我首先向哈贝马斯教授(Prof.Dr.Jürgen Habermas)本人表示感谢,感谢他在诸多方面对我的大力帮助。在我留学德国、阅读和研究哈贝马斯著作期间,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的弗里德堡教授(Prof.Dr.Ludwig von Friedeburg)、霍耐特教授(Prof.Dr.Axel Honneth),法兰克福大学社会学系的尼森博士(Dr.Peter Niesen),以及波茨坦大学哲学系的克吕格尔教授(Prof.Dr.Hans-Peter Kruger)等,均给我提供了工作上的方便,学理上的指点和技术上的帮助。国内诸多师友,特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比较文学研究室、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的诸位师友,长期以来一直关心和帮助我对哈贝马斯的翻译和研究,但愿这个译本不会让他们过于失望。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俞吾金教授和陈学明教授给我提供了驻所研究的机会,让我得以从纷乱嘈杂的日常生活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把译稿系统地整理和校对了一遍。
德国苏尔坎普出版社(Suhrkamp Verlag)版权部的哈特博士(Frau Dr.Hardt)在哈贝马斯著作版权方面给我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支持,并且馈赠了大量相关的经典文献和研究著作,让我得以轻松地研读和翻译哈贝马斯的著作。阿登纳基金会(Konrad-Adenauer-Stiftung)的格斯先生(Herr Berthold Gees)以他对哈贝马斯的高度热情和精确理解,不断鼓励和帮助我,并解决了我在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生活难题。
曹卫东
2000年春节初稿于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
2003年春节定稿于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第一卷: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
第一版序言
十多年前,我在《社会科学的逻辑》(Logik der Sozialwissenschaften
)一书的前言里提出要建立一种交往行为理论。
[1]

当时,我把方法论兴趣和“社会科学的 ............

书籍插图:
书籍《交往行为理论(哈贝马斯经典著作,以跨学科的宏大思想重新审视现代性)》 - 插图1
书籍《交往行为理论(哈贝马斯经典著作,以跨学科的宏大思想重新审视现代性)》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交往行为理论(哈贝马斯经典著作,以跨学科的宏大思想重新审视现代性)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