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读本_中国古代服饰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1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中国读本
中国古代服饰
戴钦祥 陆 钦 李亚麟 著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国古代服饰/戴钦祥,陆钦,李亚麟著.—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8
(中国读本)
ISBN 978-7-5078-3267-9
Ⅰ.①中… Ⅱ.①戴… ②陆… ③李… Ⅲ.①服饰—文化史—中国—古代 Ⅳ.①TS941.12-09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0)第115482号
中国古代服饰
著 者
戴钦祥 陆 钦 李亚麟
责任编辑
孙兴冉
版式设计
国广设计室
责任校对
徐秀英
出版发行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83139469 83139489[传真])
社 址
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国家广电总局内)
邮编:100866
网 址
www.chirp.com.cn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广内印刷厂
开 本
640×940 1/16
字 数
75千字
印 张
10.75
版 次
2010年8月 北京第一版
印 次
2010年8月 第一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078-3267-9/TS·1
定 价
18.00元
国际广播版图书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如果发现印装质量问题,本社负责调换)
目 录
第一章 服饰的起源与演变
第二章 商周服饰
一 商代衣冠
二 周代礼服
三 周代常服
四 周代鞋履
五 周代戎服
第三章 秦汉服饰
一 冠与帻
二 男服
三 女服
四 梳妆
五 鞋履
六 戎服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服饰
一 冠与帻
二 男服
三 女服
四 梳妆
五 鞋履
六 戎服
第五章 唐、五代服饰
一 官服
二 民服
三 女服
四 胡服
五 梳妆
六 戎服
七 五代服饰
第六章 宋代服饰
一 官服
二 民服
三 女服
四 胡服
五 梳妆
六 僧道服
七 戎服
第七章 辽金元服饰
一 辽代官服
二 辽代民服
三 金代权贵服饰
四 金代保护色服装
五 金代女服
六 元代官服与常服
七 元代女子服饰
八 辽、金、元戎服
第八章 明代服饰
一 官服
二 男服
三 贵妇冠服
四 一般女服
五 梳妆
六 戎服
第九章 清代服饰
一 官服
二 男服
三 贵妇冠服
四 一般女服
五 梳妆
六 戎服
第十章 结束语
每当人们走进历史博物馆那宽敞而明亮的展厅时,总是第一眼就可以看见原始人那繁忙的生活场景:有的围聚在火堆边烧烤兽肉,有的在原始森林中采集野菌,有的举着尖利的石块在追逐赤鹿和野牛,有的正站在湍急的流水中叉鱼……而当你再仔细观察的时候,你就会惊奇地发现,原来这些原始人除了用一块毛茸茸的兽皮或用绿叶编织成的草裙遮蔽着部分下体之外,几乎全身都裸露着,根本没穿什么衣裳。有少数人,则在脖颈或手腕处佩戴着用兽齿或河蚌等串成的装饰物……看到这些,也许你会发生疑问:为什么我们人类祖先的服装和佩饰会如此简单粗糙,而我们今天却那样丰富多彩?我国的服饰又是怎样由原始萌芽状态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我国历朝历代的服饰又是怎样的?有哪些主要形制和特点?为什么我国会享有“衣冠王国”的美誉?要弄清这一连串的问题,还是让我们从人类服饰的起源说起吧。
第一章
服饰的起源与演变
在遥远的古代,人类穴居野处,过着原始生活。那时,人们只知道用树叶草葛遮挡烈日,防御虫蛇的啃咬,风雨的侵袭,保护身体。或者是为了猎获野兽,把自己伪装成猎物的模样,如头顶兽角、兽头,身披动物皮毛,臀后拖着长长的兽尾,以便靠近目标,提高狩猎效果。后来,才逐渐懂得用猎获的赤鹿、斑鹿、野牛、羚羊、狐狸、獾(huān)、兔等野兽的皮毛把身体包裹起来御寒保暖,即古人所谓的“衣毛而冒(覆盖)皮”(《后汉书·舆服志》)。而这种完全出于实用的考虑,正是人类衣服和装饰产生的主要动因。至于为了遮羞或美饰则是后起的想法,是在人类形成了道德感、性羞耻心与审美观才产生的。当然,人类这些最初用以遮体的兽皮、树叶或用作伪装的兽角、兽头、兽尾,还只能说是服饰的雏形。到了人类学会磨制骨针、骨锥,缝制衣服,人类的服饰才脱离萌芽状态。这从旧石器时代的周口店山顶洞人
(1)
、山西朔县峙(shì)峪人
(2)
和河北阳原虎头梁人
(3)
等遗址发掘出的各种兽骨制成的骨针、骨锥,可以得到有力的证明。这些骨针和骨锥,虽然远不如今日的钢针、钢锥那般锋利,但以骨针针孔之细小、针体之短小圆滑及骨锥之尖锐,就当时的打磨水平而论,已经是相当精巧的了。
在山顶洞人的遗址及许多古墓葬中,还发掘出不少用天然美石、兽齿、鱼骨、河蚌和海蚶壳等经打制、研磨和钻孔串连而成的头饰、颈饰和腕饰等装饰品。它们大小不一,有圆有扁,尽管今天看来很粗糙,但足以说明,原始人已懂得佩戴饰物以表示对渔猎胜利的纪念,并美化自己。正如普列汉诺夫在《论艺术》中所说:“这些东西最初只是作为勇敢、灵巧和有力的标记而佩带的,只是到了后来,也正是由于它们是勇敢、灵巧和有力的标记,所以开始引起审美的感觉,归入装饰品的范围。”
(4)
山顶洞人遗址出土的装饰品
约在五六千年前,中国的母系氏族社会步入繁荣阶段,原始的农业和手工业开始形成。人们逐渐学会将采集到的野麻纤维提取出来,用石轮或陶轮搓捻成麻线,然后再织成麻布,做成更进一步适应人体要求的衣服。这是人类服饰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开端,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国发明饲养家蚕和纺织丝绸是相当早的。历史上就流传着“伏羲氏化蚕桑为
(suì)帛”(《皇图要览》)、黄帝元配妻子嫘(léi)祖西陵氏“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罗泌《路史》)等传说。考古发掘表明,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已将蚕蛾驯化家养,
(5)
并能织出较为精细的丝织物。到了殷商时期,养蚕已很普遍,人们已熟练地掌握了丝织技术。随着织机的改进,提花装置的发明,已能织出除平纹织物外,还有畦纹和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国读本_中国古代服饰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