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5.6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作者简介

葛路,1926年生,原名葛光植,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2005年被中国美术家协会表彰为“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美学史及中国书画美学。出版专著有《中国画论史》(原名《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与克地合著《中国艺术神韵》、《神游丹青》,并担任《中国美术通史》(8卷本)副主编。

内容简介

《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为国内第一部完整梳理中国绘画美学范畴的著作,不仅从中国绘画的特质和社会功能、审美标准、创作法则三方面对中国绘画美学中的诸多概念进行了梳理,而且融合了作者在中国绘画和美学研究中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在对风格和概念的理论化辨析中,展开了中国绘画美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学界一直享有很高声誉。
葛路 著
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葛路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

ISBN 978-7-301-14556-2

Ⅰ.中… Ⅱ.葛… Ⅲ.绘画—艺术美学—研究—中国 IV.J20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8)第174771号

书   名: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
著作责任者:葛 路 著
责 任 编 辑:任 慧
封 面 设 计:海云书装
标 准 书 号:ISBN 978-7-301-14556-2/J·0221
出 版 发 行:北京大学出版社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100871
网   址:http://www.pup.cn 电子邮箱:pkuwsz@yahoo.com.cn
电   话:邮购部62752015 发行部62750672 出版部62754962
编辑部62752022
印 刷 者:北京汇林印务有限公司
经 销 者:新华书店
650mm×980mm 16开本 18印张 216千字
2009年1月第1版 2011年2月第2次印刷
定   价:29.00元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
010-62752024;电子邮箱:
fd@pup.pku.edu.cn
目 录

小引

第一章 中国绘画的特质和社会功能
第一节 气、象、书画同体
第二节 形、画、绘、诗书画印、道
第三节 知神奸、明戒鉴、畅神、益寿、自娱、写心

第二章 中国绘画的审美标准
第一节 美
第二节 和
第三节 气韵与气
第四节 情趣(韵味)
第五节 意境
第六节 新意
第七节 画体(风格)

第三章 中国绘画的创作法则
第一节 养气、生知、胸次、人品、解衣盘礴、虚静、兴
第二节 师造化
第三节 形、神、骨、肉
第四节 不似之似
第五节 立意
第六节 经营位置
第七节 笔、墨、色
第八节 理

新版跋语
插图目录
宋 马 远 洞庭风细
明 徐 渭 墨葡萄
清 郎世宁 马
傅抱石 湘君涉江
五代 董 源 夏山图(局部)
陕北汉画像石
傅抱石 听泉图
黄宾虹 青城宵夜
齐白石 案头别趣
潘天寿 夕阳山外山
李可染 杏花春雨江南
清 任伯年 雨打梨花深闭门
宋 崔 白 双喜图
唐 褚遂良 王羲之《兰亭序》摹本
晋 王献之 中秋帖
唐 褚遂良 雁塔圣教序
石鼓文
宋 苏 轼 黄州寒食诗帖
宋 佚 名 碧桃图
唐 颜真卿 东方朔画赞
元 赵孟
 洛神赋
清 任伯年 弈棋
宋 梁 楷 泼墨仙人图
清 八大山人 柳条八哥图
于右任 陆游诗
清 金 农 墨梅图
朱屺瞻 芋 头
关 良 戏剧人物
唐 颜真卿 争座位帖
齐白石 藤萝蜜蜂
元 黄公望 丹崖云树图轴
清 郑板桥 竹石图
明 吴 伟 灞桥风雪图
晋 顾恺之 洛神赋图(局部)
唐 韩 幹 牧马图
汉画像石(山东) 泗水取鼎
五代 关 仝 山溪待渡图
北宋 范 宽 雪景寒林
五代 徐 熙(传) 豆花蜻蜓
陈师曾 清供图
宋 李公麟 五马图(局部)
徐悲鸿 奔 马
清 黄 慎 玉 簪
清 石 涛 山水图(之三)
清 梅 清 黄山十九景图册
李苦禅 白 鹰
清 八大山人 猫
齐白石 江上鱼鹰
黄宾虹 山中坐雨
虚 谷 菊花图轴
清 石 涛 墨荷图
石 鲁 南泥湾途中
清 边寿民 芦 雁
唐 佚 名 仕女/插页
唐 李思训 江帆楼阁图/插页
近代 吴昌硕 寿桃图/插页
齐白石 红莲垂影/插页
潘天寿 灵岩涧一角/插页

著者嘱我作序,我想单就中国绘画美学的主要特点,扼要谈谈书中言而未尽之意。
以我之见,重内美乃是中国绘画美学最重要的特点。
重内美是在内外美的和谐统一中侧重于内美。中国绘画美学的重内美观不是以一派一说的形态出现的,它广渗在绘画的各种理论之中,从本书论述的诸范畴的各种关系及其发展趋势可见其一斑。例如:
由单一范畴组成的形神、骨肉、不似之似,这些范畴都是要求在形神兼备中重神;
笔墨与气韵、笔墨与意境、笔墨与情趣,这些范畴在表里相随的关系中重气韵,重意境,重情趣;
伪(饰)与自然、健拔与含蓄的对立关系中重自然、重含蓄;
画格与人品两个范畴的相互关系中重人品;
主体与客体两个范畴的对立统一关系中重主体;等等。
这些范畴的不同的特定联系都表明重内美。
重内美观是如何形成的,探其源使我们颇感兴趣。看来它的形成主要受中国哲学的影响。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最重要的是儒道两家。先秦时期儒道两家处于对立状态,魏晋玄学兴起,儒道开始融合,并吸收佛理及其思维方法,宋代以后尤甚。中国绘画美学先后接受了儒道思想,摄取了有关的佛理,三家兼收并蓄。许多文人画家既有儒道思想,也接受禅理。中国绘画美学中的重内美观,则受中国哲学中以道为体思想的极大影响。
道家言宇宙的本根,是谓天道论,无为任自然是其道的核心思想。老庄也讲人道,他们的人道论从天道论直接推衍而来,两者无实质区别。孔孟宣扬人道,以仁义为其道的核心思想。孔孟也讲天,从天那里寻求人道的依据,将天道纳入人道之中。儒道两家的道说虽异,然而都认为道是至高至上的,是万事万物之母。中国画论中以艺载道,以道为体的思想,不正是中国这一哲学思想的 ............

书籍插图:
书籍《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 - 插图1
书籍《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