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写人研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内容简介】
“叙事”与“写人”乃小说研究的两大关键问题。为使“写人”研究与“叙事”研究同步展开,本书运用跨文化、跨学科、跨文类、跨文本等研究方法,从“拟画批评”与“拟剧批评”两个重要维度,围绕“形”、“神”、“态”三个核心范畴,对中国传统写人理论进行还原、整合和新探,并通过对中国传统小说等文学文本的新解与理论化提升,试图构建一套本土化、自主性的“中国写人学”理论新体系。
【作者简介】
李桂奎
 文学博士,现为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近年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小说文本与理论研究,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课题各一项;出版《传奇小说与话本小说叙事比较》、《元明小说叙事形态与物欲世态》、《中国小说写人学》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所作中国小说写人研究既借鉴“叙事学”方法,又开创“写人学”新路数,获得一致好评。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Copyright©2014 by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本作品版权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翻印。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国小说写人研究/李桂奎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2
ISBN 978-7-108-05198-1
Ⅰ.①中… Ⅱ.①李… ②王… Ⅲ.①人物形象-小说研究-中国 Ⅳ.①I207.4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282638号
责任编辑 胡群英
装帧设计 张 婷
责任印制 宋 家
出版发行 
三联书店
(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网  址 www.sdxjpc.com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市松源印刷有限公司
版  次 2015年2月北京第1版
2015年2月北京第1次印刷
开  本 635毫米×965毫米 1/16 印张33
字  数 474千字
印  数 00,001-30,000册
定  价 0.00元
(印装查询:01064002715;邮购查询:01084010542)
目录

引论 中国文学写人研究期待突围
卷一 理论整合与体系新建
第一章 中国写人理论“纵横”通览
第一节 中国写人理论之古今演变
第二节 中国写人理论之纵横交错
第二章 中国写人论评“跨界”审视
第一节 中国小说写人之特质
第二节 传统小说评点之“跨界”借镜
第三章 中国小说写人“拟画”批评
第一节 修辞视角与拟画维度
第二节 小说批评借镜于画论
第三节 “小说亦画”喻说批评
第四节 写人文本之“拟画”接受
第四章 中国小说写人“拟剧”批评
第一节 拟剧维度与角色构架
第二节 小说角色与人生角色互映
第三节 “真态”与“伪态”解读
第五章 态:中国写人理论的另一台柱
第一节 “态”通用于各体文论
第二节 “态”通行于古今文论
卷二 拟画维度与跨界通解
第一章 应物象形
第一节 “应物象形”写人之道
第二节 “应物象形”跨学科通解
第三节 “应物象形”跨文类阐释
第四节 “应物象形”写人之技
第二章 随类赋彩
第一节 “随类赋彩”写人之道
第二节 “随类赋彩”跨学科通解
第三节 “随类赋彩”跨文类阐释
第四节 “随类赋彩”写人之技
第三章 曲尽其态
第一节 “曲尽其态”写人之道
第二节 “曲尽其态”跨学科通解
第三节 “曲尽其态”跨文类阐释
第四节 “曲尽其态”写人之技
第四章 活画性情
第一节 “活画性情”写人之道
第二节 “活画性情”跨学科通解
第三节 “活画性情”跨文类阐释
第四节 “七情传达”写人之技
第五章 心态外化
第一节 “心态外化”写人之道
第二节 “心态外化”跨学科通解
第三节 “心态外化”跨文类阐释
第四节 “心态外化”写人之技
第六章 经营位置
第一节 “经营位置”写人之道
第二节 “经营位置”跨学科通解
第三节 “经营位置”跨文类阐释
第四节 “经营位置”写人之技
卷三 拟剧维度与角色阐释
第一章 写貌开相
第一节 “写貌开相”之角色功能
第二节 “写貌开相”之性别意蕴
第二章 因人设色
第一节 “因人设色”之角色功能
第二节 “因人设色”之性别意蕴
第三章 姿态追摄
第一节 “姿态追摄”之角色功能
第二节 “姿态追摄”之性别意蕴
第四章 语求肖似
第一节 “语求肖似”之角色功能
第二节 “语求肖似”之性别意蕴
第五章 代人立心
第一节 “代人立心”之角色功能
第二节 “代人立心”之性别意蕴
第六章 中人性情
第一节 “中人性情”之角色功能
第二节 “中人性情”之性别意蕴
结语 重构“中国写人学”新体系
参考文献
后记

记得今年九月间的某一天,桂奎邀二三知己约我小聚,畅谈甚欢,很是融洽。席间,桂奎提出《中国小说写人研究》即将付梓,能否写上几句感想以作弁首。其情甚殷,无由推却。本拟尽快奉上,不致耽搁其出版。待文稿寄来,竟四十余万言之皇皇大著,且内容丰厚,论析深入,深感此序难“作”。但既已允诺,岂能反悔?好在桂奎仁厚宽容,耽搁三月有余而未见“愠色”。然内心实在有愧,唯望桂奎见谅。
自20世纪初开始,小说研究渐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之“显学”,而从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问世后,小说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界之关注,近一个世纪以来,小说研究之著述层出不穷,蔚为壮观。然不容忽视的一个现实是:20世纪以来的小说研究大多以西方小说观和小说理论为参照,所谓“以西例律我国小说”,流播所及,延而至今。然而,中国小说实有其自身之“谱系”,与西方小说及小说观颇多凿枘,中国小说更有其自身之“特色”,而以西方小说理论强为曲说,难免会成为西人小说视野下之“小说”研究,而丧失中国小说之本性。近年来,对中国小说研究之反思不绝于耳,如对中国小说观念的梳理已不再以西方标尺为准的,对中国小说文体的把握也突破了西方小说的分类,而对中国小说价值之评判更超越了西方小说理论“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的常规格局。质言之, ............

书籍插图:
书籍《中国小说写人研究》 - 插图1
书籍《中国小说写人研究》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国小说写人研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