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名剧:桃花扇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7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前言
桃花扇本末
桃花扇传奇卷一(上本)
试一出 先声(康熙甲子八月)
第一出 听稗(癸未二月
第二出 传歌(癸未二月)
第三出 哄丁(癸未三月)
第四出 侦戏(癸未三月)
第五出 访翠(癸未三月)
第六出 眠香(癸未三月)
第七出 却奁(癸未三月)
第八出 闹榭(癸未五月)
第九出 抚兵(癸未七月)
桃花扇传奇卷二(上本)
第十出 修札(癸未八月)
第十一出 投辕(癸未九月)
第十二出 辞院(癸未十月)
第十三出 哭主(甲申三月)
第十四出 阻奸(甲申四月)
第十五出 迎驾(甲申四月)
第十六出 设朝(甲申五月)
第十七出 拒媒(甲申五月)
第十八出 争位(甲申五月)
第十九出 和战(甲申五月)
第二十出 移防(甲申六月)
闰二十出 闲话(甲申七月)
桃花扇传奇卷三(下本)
加二十一出 孤吟(康熙甲子八月)
第二十一出 媚座(甲申十月)
第二十二出 守楼(甲申十月)
第二十三出 寄扇(甲申十一月)
第二十四出 骂筵(乙酉正月)
第二十五出 选优(乙酉正月)
第二十六出 赚将(乙酉正月)
第二十七出 逢舟(乙酉二月)
第二十八出 题画(乙酉三月)
第二十九出 逮社(乙酉三月)
桃花扇传奇卷四(下本)
第三十出 归山(乙酉三月)
第三十一出 草檄(乙酉三月)
第三十二出 拜坛(乙酉三月)
第三十三出 会狱(乙酉三月)
第三十四出 截矶(乙酉四月)
第三十五出 誓师(乙酉四月)
第三十六出 逃难(乙酉五月)
第三十七出 劫宝(乙酉五月)
第三十八出 沉江(乙酉五月)
第三十九出 栖真(乙酉六月)
第四十出 入道(乙酉七月)
续四十出 余韵(戊子九月)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桃花扇/(清)孔尚任著;谢雍君,朱方遒评注.—北京:中华书局,2016.11
(中华经典名剧)
ISBN 978-7-101-12158-2
Ⅰ.桃… Ⅱ.①孔…②谢…③朱… Ⅲ.传奇剧(戏曲)-剧本-中国-清代 Ⅳ.I237.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228951号
书 名
桃花扇
著 者
〔清〕孔尚任
评注者
谢雍君 朱方遒
丛书名
中华经典名剧
责任编辑
舒 琴
出版发行
中华书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100073)
http://www.zhbc.com.cn
E-mail:zhbc@zhbc.com.cn
印 刷
北京瑞古冠中印刷厂
版 次
2016年11月北京第1版
2016年11月北京第1次印刷
规 格
开本/880×1230毫米 1/32
印张14 插页2 字数200千字
印 数
1-8000册
国际书号
ISBN 978-7-101-12158-2
定 价
28.00元
前言
《桃花扇》,清孔尚任撰,清代文人传奇创作的典范。孔尚任(1648—1718),字季重,又字聘之,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署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一生仕途并不顺坦,早年屡次赴试不第,后捐纳田产,成为国子监监生。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帝南巡回京,途经曲阜祭祀孔子,孔尚任被荐为御前讲经官,深受皇帝嘉许,旋擢国子监博士。两年后,随同工部侍郎孙在丰赴淮、扬疏浚黄河海口。还朝后,升任户部主事、员外郎等,终因“疑案”被黜。康熙四十一年(1702),归乡隐居。十六年后,病卒于曲阜。《孔子世家谱》卷四十三,赵景深、张增元《方志著录元明清曲家传略》所录诸方志有传。
孔尚任工诗文,考订乐律,精通金石字画,著述甚富,有《岸堂文集》《湖海诗集》《会心录》《石门山集》《宫词百首》《长留集》等,编纂了《平阳府志》《莱州府志》等。尝与顾彩合撰《小忽雷》传奇(存),《大忽雷》杂剧(存),但真正令他名播文坛、长载史册的,是《桃花扇》。
《桃花扇》的创作灵感始于孔尚任在淮、扬一带治河期间,当时他的足迹踏遍了扬州、南京等地,结识了一些明末遗老如冒襄、邓孝咸、石涛等,并到栖霞山拜访了张瑶星道士,这些南明历史的见证人为他塑造《桃花扇》里的历史人物提供了真实而可靠的资料。《桃花扇》前后创作历经十年之久,数易其稿,最后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定稿。
全剧在南明弘光朝廷从建立到覆亡的历史大背景下,演述复社文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情缘离合,勾勒出明末清初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和复杂多变的世态万象,属于一部历史剧。关于历史剧创作,明清戏剧理论家多持虚实相参、以虚为主的观点,如谢肇淛认为,“凡为小说及杂剧戏文,须是虚实相半,方为游戏三昧之笔”(谢肇淛《五杂俎》卷十五《事部三》,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47页)。但孔尚任不这么认为,他重视剧作历史的真实性,一再强调“当年真如戏,今日戏如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这种创作方法的形成与明清易代、历史巨变有关,也与清代创作风气有关。明亡清兴,历史的变故在清初文人心理上造成极大的冲击和震撼,令他们不得不对历史重新进行反思。受此影响,清初的学术界流行重实证、重考据的学风。流风所及,清初文坛出现了以史入诗、以史作文的创作风气。孔尚任在入国子监前,最擅长经学研究。有了征实重据的经学研究基础,当他面对戏曲艺术时,会不自觉地将这种重考据的思维方法带入创作中。《桃花扇》里发生的事件和出场的人物可谓历史的再现,都有实地、历史事件和原型人物可以考证,主要人物侯方域、李香君,其他人物如杨龙友、柳敬亭、苏昆生、史可法、左良玉,反面人物如阮大铖、马士英等都是真名实姓的历史人物;侯李相恋、阮大铖创作《燕子笺》等也都是真实的历史事件。真实的人物和真实的事件共同烘托出《桃花扇》凝重的历史感,吴梅称其品格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孔尚任并非一味地照搬历史,而是采用“失事求似”的方法,在不违背历史精神与发展趋向的基础上,对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做了戏剧化整合,使得剧情转变、情感起伏更加惊心动魄、富于戏剧色彩。最重要的是,在人物和事件的塑造、渲染中,孔尚任融入了个人的主观情思,使《桃花扇》呈现出深刻的寓意。
在《桃花扇小识》里,孔尚任指出: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华经典名剧:桃花扇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