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_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1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
李长之 著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李长之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ISBN 978-7-10-08301-0
Ⅰ.①司… Ⅱ.①李… Ⅲ.①司马迁(前145~前90)-人物研究②李白(701~762)-人物研究 Ⅳ.①K825.81②K825.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067233号
所有权利保留。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据开明书店1948年版排印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据商务印书馆1943年版排印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司 马 迁 之 人 格 与 风 格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
李长之 著
商 务 印 书 馆 出 版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 邮政编码 100710)
商 务 印 书 馆 发 行
北 京 瑞 古 冠 中 印 刷 厂 印 刷
ISBN 978-7-100-08301-0
2011年9月第1版 开本880×1240 1/32
2011年9月北京第1次印刷 印张
插页1
定价:48.00元
李 长 之
(1910—1978)
开明书店1947年版《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封面
商务印书馆1943年版《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封面
出版说明
百年前,张之洞尝劝学曰:“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是时,国势颓危,列强环伺,传统频遭质疑,西学新知亟亟而入。一时间,中西学并立,文史哲分家,经济、政治、社会等新学科勃兴,令国人乱花迷眼。然而,淆乱之中,自有元气淋漓之象。中华现代学术之转型正是完成于这一混沌时期,于切磋琢磨、交锋碰撞中不断前行,涌现了一大批学术名家与经典之作。而学术与思想之新变,亦带动了社会各领域的全面转型,为中华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时至今日,中华现代学术已走过百余年,其间百家林立、论辩蜂起,沉浮消长瞬息万变,情势之复杂自不待言。温故而知新,述往事而思来者。“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之编纂,其意正在于此,冀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收纳各学科学派名家名作,以展现中华传统文化之新变,探求中华现代学术之根基。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收录上自晚清下至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海外华人学者的原创学术名著(包括外文著作),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体兼及其他,涵盖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学等众多学科。
出版“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为本馆一大夙愿。自1897年始创起,本馆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己任,有幸首刊了中华现代学术史上诸多开山之著、扛鼎之作;于中华现代学术之建立与变迁而言,既为参与者,也是见证者。作为对前人出版成绩与文化理念的承续,本馆倾力谋划,经学界通人擘画,并得国家出版基金支持,终以此丛书呈现于读者面前。唯望无论多少年,皆能傲立于书架,并希冀其能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共相辉映。如此宏愿,难免汲深绠短之忧,诚盼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共襄助之。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2010年12月
凡 例
一、“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收录晚清以迄20世纪80年代末,为中华学人所著,成就斐然、泽被学林之学术著作。入选著作以名著为主,酌量选录名篇合集。
二、入选著作内容、编次一仍其旧,唯各书卷首冠以作者照片、手迹等。卷末附作者学术年表和题解文章,诚邀专家学者撰写而成,意在介绍作者学术成就,著作成书背景、学术价值及版本流变等情况。
三、入选著作率以原刊或作者修订、校阅本为底本,参校他本,正其讹误。前人引书,时有省略更改,倘不失原意,则不以原书文字改动引文;如确需校改,则出脚注说明版本依据,以“编者注”或“校者注”形式说明。
四、作者自有其文字风格,各时代均有其语言习惯,故不按现行用法、写法及表现手法改动原文;原书专名(人名、地名、术语)及译名与今不统一者,亦不作改动。如确系作者笔误、排印舛误、数据计算与外文拼写错误等,则予径改。
五、原书为直(横)排繁体者,除个别特殊情况,均改作横排简体。其中原书无标点或仅有简单断句者,一律改为新式标点,专名号从略。
六、除特殊情况外,原书篇后注移作脚注,双行夹注改为单行夹注。文献著录则从其原貌,稍加统一。
七、原书因年代久远而字迹模糊或纸页残缺者,据所缺字数用“□”表示;字数难以确定者,则用“(下缺)”表示。
目 录
出版说明
凡 例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自 序
第一章 司马迁及其时代精神
一 伟大的时代
二 楚文化的胜利
三 齐学
四 异国情调和经济势力的膨胀
五 这个时代的象征人物——汉武帝
六 司马迁在这一个时代中的意义
附录 司马迁生年为建元六年辨
第二章 司马迁的父亲
一 世传的历史家并天文家
二 司马谈的思想之渊源
三 批评精神和道家立场
四 司马谈与封禅
五 伟大的遗命
六 天才的培养
第三章 司马迁和孔子
一 教育之效
二 司马迁对孔子之崇拜
三 司马迁在性格上与孔子之契合点及其距离
四 司马迁对六艺之了解
五 司马迁与《春秋》
六 司马迁在精神上受惠于孔子的所在
七 司马迁在心灵深处和孔子的真正共鸣
第四章 司马迁之体验与创作(上)——无限之象征
一 从耕牧到京师受学
二 东南和中原的大旅行
三 仕宦生活的开始——空峒扈驾和奉使蜀滇
四 封禅与北地之游——“无限”之象征
五 负薪塞河
六 父职的继续——司马迁之活跃与积极
七 太初历的订定和著述
第五章 司马迁之体验与创作(中)——必然的悲剧
一 司马迁的性格之本质
二 好奇与爱才
三 司马迁与友情——司马迁交游考
四 武帝时代之严刑峻法
五 李陵案的原委
六 两个英雄的晚年
第六章 司马迁之体验与创作(下)——《史记》各篇著作先后之可能的推测
一 缺和补
二 《史记》中可能出自司马谈手笔者
三 《史记》中不易辨别为谈著抑迁著者
四 司马迁著述之根据与其创作时之情形
五 就著作时代上对司马迁作品之划分
六 结论和馀论——兼论褚先生
第七章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_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