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元—中华民国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一元朝
1.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2.忽必烈深明大义
3.元代文字
4.郭守敬修订历法
5.元朝钱币
6.欧洲来客马可·波罗
7.元代瓷器
8.王冕画荷
9.元代玉器
二明朝
1.施耐庵惩恶
2.朱元璋吃牛的故事
3.刘伯温求雨
4.刘基
5.郑和下西洋
6.海瑞刚正不阿
7.明代瓷器
8.唐伯虎潜心学画
9.名医李时珍
10.聪明少年徐文长
11.徐霞客志在四方
12.闯王李自成
13.崇祯测字
14.年少成名的吴三桂
15.山海关
三清朝
1.少年康熙擒鼇拜
2.大战沙俄
3.蒲松龄赴宴
4.顾炎武读破万卷书
5.曾国藩深夜背书
6.博学宗师段玉裁
四中华民国
1.爱读书的孙中山
2.袁世凯称帝
3.五四爱国运动
4.九一八事变
5.西安事变
6.七七事变
7.南京大屠杀
8.日本投降
9.开国大典
版权信息
书名:中华上下五千年.元—中华民国(全面成才听读故事)
作者:顾作峰
出版方:哈尔滨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7月
ISBN:9787548405979
定价:16.00元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一元朝
1.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名叫铁木真,是闻名中外的蒙古族及中华民族的英雄。他出生于一个贵族世家,他的父亲是一位蒙古部落的酋长。
铁木真九岁时,父亲被人毒死,铁木真跟着母亲艰难度日。在一次敌对部落的突然袭击中,铁木真被俘。他们怕铁木真逃跑,就在他脖子上套了一个木枷,后来铁木真凭借自己的机敏逃跑了。
铁木真渐渐长大了,在长期的部落纷争中,他不仅学会了谋略,还非常熟悉兵法。此时铁木真依附父亲的一位好友——当地的一个亲族部落酋长王罕,招揽父亲原来的部下。在战争中,铁木真能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也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他的军队纪律严明,战术灵活。他的铁骑部队冲锋时,如同草原上势不可当的风暴,令敌人闻风丧胆。铁木真越战越勇,军队势力不断壮大。
就这样,他先后打垮了抓过他的蒙古泰赤乌部,消灭了毒死他父亲的塔塔尔部,联合脱里罕打败了札木合,紧接着又消灭了脱里罕,最后战胜了当时蒙古草原最强大的部落乃蛮,从而统一了蒙古草原各部落。铁木真成为了全蒙古的大汗,尊号成吉思汗。
在蒙古帝国建立以后,成吉思汗致力于帝国的巩固和扩张,他一度率军冲破了中亚、南欧各国的疆界,使罗马教廷及整个欧洲陷入惊慌。成吉思汗以其军事家的雄才大略,为后来的继承者结束自唐“安史之乱”以来形成的割据分裂局面,建立统一的王朝,并为蒙古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1162—1227)又称“元太祖”,名铁木真,出生于蒙古乞颜部贵族世家。公元1189年被乞颜部贵族推举为汗。后又经过十几年的征战,终于在公元1205年实现了统一蒙古草原的夙愿。公元1206年,蒙古各部推举铁木真为全蒙古的大汗,号“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从公元1207年到公元1227年,进行了二十多年的对外战争,先后灭西辽、花剌子模、西夏,大败金军,占领了中都。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征西夏的途中病逝。元世祖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追谥圣武皇帝。武宗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加谥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庙号太祖。
2.忽必烈深明大义
忽必烈是元朝的第一个皇帝,是蒙古民族光辉历史的缔造者,是蒙古族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他采用汉法治理汉地,效果显著,威望日增,财力雄厚。这对他哥哥蒙哥大汗形成了威胁,引起了一些宗室大臣和蒙哥的不安。
公元1257年,蒙哥以忽必烈患有脚病为由,让其留在家中休息,任命塔察儿为左翼军统帅,从而解除了忽必烈的兵权;同时又派阿兰答儿、刘太平、囊家台等到陕西、河南钩考钱谷。阿兰答儿设立钩考局就是为了夺回忽必烈控制地区的民政、财政大权,打击忽必烈的势力,阻止其改革计划。
后来,忽必烈深明大义,听从姚枢的建议,把妻子、儿女送到蒙哥那里,并告诉蒙哥:“如果我有二心,背叛朝廷,你就把我的家人杀了。”蒙哥见他这么做,也就放心了。
兄弟间终于消除了疑虑。蒙哥下令停止钩考,忽必烈也撤了设在邢州、陕西、河南的机构,调回了以前派出的官员,这样,避免了一场战乱之灾。
从此以后,兄弟二人消除了误会,和好如初。
3.元代文字
忽必烈(1215—1294),铁木真之孙。公元1260年自称蒙古帝国可汗。公元1271年建立元朝,成为元朝首位皇帝,庙号世祖,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忽必烈建国以后,命“国师”八思巴创建新的蒙古文字,成为当时的法定文字,而先前使用的蒙古畏兀儿字则在民间通用。
八思巴文字在形体上参照了蒙古畏兀儿字与汉字,属于拼音文字。元朝灭亡后,官方文字逐渐消失,而流行于民间的文字则不断发展演变,沿用至今。
夜巡铜牌上铭刻有多种文字,包括八思巴文字、畏兀儿文字、藏文及汉字。
4.郭守敬修订历法
郭守敬是邢台(今属河北)人。忽必烈统一北方以后,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决定整治水利,征求这方面的人才。张文谦把郭守敬推荐给忽必烈,忽必烈很快就召见了郭守敬。郭守敬对北方水利情况十分熟悉,当时就提出六条整治水利的措施。忽必烈听了十分满意。
过了两年,郭守敬又被派到西夏一带去整治水利。那里经过多年战乱,河道淤塞,土地荒芜,生产遭到严重破坏。郭守敬到了西夏,经过详细勘察以后,发动民工疏浚了一批原有的河道、水坝,还开挖了一些新河道。
为了加强大都到江南的交通运输,忽必烈又派郭守敬去勘测水路交通情况。郭守敬经过勘测、设计,不但修通了原来的运河,还新开凿了一条从大都到通州的通惠河,这样,从江南到大都的水路运输,就畅通无阻了。
元世祖灭南宋以后,更加重视农业生产的恢复。农业生产要利用历法。过去,蒙古一直使用金朝颁布的历法,这种历法误差很大,连农业上常常使用的节气也算不准。元朝征服江南以后,南方用的又是另一种历法,南北历法不一样,更容易造成混乱。
元世祖决定统一制定一个新历法。他下令成立了一个编订历法的机构,名叫太史局(后来叫太史院)。负责太史局的是郭守敬的同学王恂。郭守敬因为精通天文、历法,也被朝廷从水利部门调到太史局,和王恂一起主办改历工作。
修订历法工作一开始,郭守敬就提出:研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华上下五千年.元—中华民国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