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生理学归真:烟建华《黄帝内经》藏象讲稿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1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中医生理学归真
——烟建华《黄帝内经》藏象讲稿
烟建华 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医生理学归真:烟建华《黄帝内经》藏象讲稿/烟建华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8
ISBN 978-7-5132-1950-1
Ⅰ.①中… Ⅱ.①烟… Ⅲ.①《内经》—研究 Ⅳ.①R22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140210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 64405750
三河双峰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710mm×1000mm 1/16 印张14.5 字数214千字
2014年8月第1版 2014年8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1950-1
*
定价 38.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 64065415 010 6406541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书店网址 csln.net/qksd/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目 录
自序
前言
藏象研究方法
第一讲 藏象研究方法之演变
脏腑理论
第二讲 脏腑总论
第三讲 脏气法时论
第四讲 脏腑官能论
第五讲 脏腑相合论
第六讲 五脏开窍合五体
第七讲 五脏为中心之藏象系统
精气神理论
第八讲 论精
第九讲 论气
第十讲 论神
第十一讲 论神志与五脏
自序
2013年8月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分会举办的福州高层论坛上,我就《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教学和中医理论传承问题提出:中医自举办大规模学院式教育以来,在基础理论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概念异化、理论破碎、临床失范的事实和倾向,也成为中医界刻下消而不去的烦扰隐痛与今后自身体系瓦解的致命忧虑。翻开中医教材不难发现,诸如“心气推动血脉运行”讲心就是泵血器官,胆只会贮藏胆汁,脾则是“包括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和体液代谢的部分功能和疾病”的杂凑,概念西化;气定义为“既是物质又是功能”,仅有“奇文共欣赏”的价值;脏气、经气、血气,至今还困惑着中医科研精英们,不知如何是好;对神这样一个生命大概念及其理论系统,除了依附于五脏的小小术语外,再也无话可说。概念的异化倾向使得精气、阴阳、五行被弃如敝屣,而废弃了中医特有的思维方法,则中医理论即成为经验理性化后的理论碎片,何谈系统理论?在临床教材和教学中,只讲病证的辨证分型,无论其局整制约、顺逆传变;仅述分型治疗,而耻谈传统大法,并流行辨证论治加“西化中药”,甚至“中药西用”。诊治如此失范,疗效自然难求,不仅有愧于民众,也使青年中医丧失学术与专业信心,严重影响着中医学的生存和发展。
过失必须反思、自责,关键在于学术传承。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医研究形成的基本共识是:中西医各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其差异是根本的、全面的,难以通约;与此相应,只要你使用天然药物(中药),就必须遵从中医理法方药之规矩,这是临床铁律。因此,目前中医应该强调改善基础理论的教学,矫枉求正、溯源归真,而《内经》作为《中医基础理论》(以下简称《中基》)的提高课,当仁不让地担当着这一历史重任。
当前,《内经》教学存在着用《中基》知识讲解经典原文的弊病,而以中青年教师较为普遍,《内经》似乎成了中医基础的古文引证课。这是本末倒置,必须改变。需知,与近现代医学不同,中医概念与理论形成和发展采用的是经典引申—学术贯通模式,经典是源,规定了概念的本质内涵,后世为流,其发展不出扩展本义、丰厚外延,故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主体理论,必溯源探微才能求正归真。那么在《黄帝内经》教学中如何实施中医概念、理论的矫枉归真?除了仰仗学术界研经索隐,不断以新的学术成果提高教材编写质量外,关键就要看教师们的专业发挥。
讲好《内经》课难,登临《内经》教学高境界更难。笔者业医五十年,讲授《内经》亦三十余载,深感研经明理,至道求真,非苦学善悟,别无他途。浏览周易、诸子,涉猎现代系统科学知识,通读《内经》掌握其每篇精要,均是专业基础功夫,必不可少。作为专职教师研读和讲授《内经》,如何提高层次与水平?我在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内经选读》的教学参考用书《〈内经〉学术精粹析要》中,曾概括了五条心得,五条依次是:“系统研读,务求理论融会贯通”“源流承继,从理论发展逆流溯源”“临床实证,反究医理以辨真伪”“文化哲理,彰显学术体系特征”“科学研究,独重格物深探消息”。本书整理藏象讲稿也贯穿了这些心得及精神,以供同道之参考。
医术直接决定临床效果,医道乃医术的理性根基,若医道授之有误,鲜有不影响病证诊治的。鉴于目前中医基础知识传承中的流弊,本人不揣冒昧,将几十年教授《内经》的藏象讲稿整理成册,遑论完善,确欲以讲述《内经》之名义,对中医基本概念与理论正本清源、矫枉归真,并在医学理论方法学变迁、五脏概念形成与内涵、神概念及其系统理论等方面有所发挥。书名“中医生理学”似涉嫌西化,当然难与“藏象”比义,唯借其通俗易懂,含义相近,而重在“归真”而已。
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原主任 烟建华
2014年4月
前言
藏象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任何人学习和研究中医学都要从藏象理论入门,而后及于疾病及其诊法、治疗的有关内容。因此,历代类分研究《内经》者都将“藏象”列为一类,放在显要章节;清代著名医家唐宗海(字容川)说“业医不知脏腑,则病原莫辨,用药无方”,最看重藏象的基础医学地位。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医界对什么是中医学的理论核心展开过一次大讨论,认为唯有藏象理论能当此任。所以我们学习《内经》,以藏象为先,它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乃至于医学方法,贯穿于整个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
《黄帝内经》的藏象理论包括脏腑和精气神两部分。也有的《内经》教材与学术论著认为应包括经络、体质乃至对于生命的有关认识等内容,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作为约定俗成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医生理学归真:烟建华《黄帝内经》藏象讲稿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