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版权信息
箴言与哲思
第一章 人生总论
第二章 处己之道
第三章 处人之道
第四章 命运与世道
第五章 阶段人生
版权信息
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
作 者:【德】叔本华
译 者:林康成
出 版 人:方 鸣
责任编辑:孙琳茜
封面设计: 陈 飞
箴言与哲思
叔本华,生于1788年2月22日。父亲是一位富有的银行家,母亲是一位通俗小说家。他从小就厌恶商业生涯,憧憬文人学者平静高雅的学术生活。叔本华最初在哥廷根大学学医,后来改学哲学,对柏拉图和康德哲学至为倾服。1814年,叔本华取得博士学位。1819年发表重要哲学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叔本华继承了东方印度哲学、柏拉图哲学和康德哲学的精神,确立了他的悲观主义的哲学体系。以往众多的悲观主义者中,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用这么大的学问来证明悲观主义的看法是正确无误的,同时又说明生命本身是不幸的。在他心目中生长、存在着的这种对生命的悲观主义态度,影响了他的一生,直到生命结束都没有改变过。
叔本华生时并不广为人们赏识,却大大影响了后世的哲学。他高瞻远瞩,看出人是非理性冲动的牺牲,为弗洛伊德和一般心理学的理论开创了先河。1860年9月21日,叔本华在法兰克福逝世。
这本书是叔本华誉满天下的最后一部著作《附录与补遗》中最精华的部分。他融合东西方哲学的主流,科学地披露人性和世故,加以睿智、生动的笔触,娓娓地跟我们讨论如何为人处世,如何求取幸福和成功,以期充分发挥此生。在这本充满悲观主义情绪色彩的书中,叔本华从广泛的人性角度入手,分别对人们自身的所有、地位及处世为人的方方面面给予了细致入微的阐述。另外,一些关于人生的思辨与箴言更是人们处世修身的大智慧。
全书分为五大部分,分别为“人生总论”、“处己之道”、“处人之道”、“命运与世道”和“阶段人生”。在这五个部分里,叔本华分别从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意志与心智、荣誉与名声、行为和个性、命运与年龄等几乎囊括了人的一生各个方面,阐述了独特新颖的“幸福论”。
一、人生总论
对人生的快乐和幸福作了基本的划分:人的自身、人的所有和人的地位。另外,对人生的选择和准备作了总体的概括。
二、处己之道
本章阐述了作者对于人生的幸福快乐和内心的平静安谧所持有的态度,以及如何应对人生的各种不幸的遭遇,以求得比较完美的一生。特别地,作者强调了孤独对个人修养的磨炼。
三、处人之道
人的一生免不了与人交往,包括配偶、父母、孩子和朋友等。在人生旅途的进程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做到宽容和自律,避免与人争论和口角,这样我们的一生将获益良多。为人处世的睿智,更显哲思的光辉。
四、命运与世道
不以物喜,不为己悲。不管命运如何坎坷不平,我们都应该坦然而对。人生不会永远幸福,也不可能长久地陷于不幸。正所谓“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态”。
五、阶段人生
从出生到死亡,人们要不断经历痛苦和折磨。在每个人生阶段,我们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老和死亡。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人生图景,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如何顺利走完一生。
人生是什么?如果世人不能免于痛苦和不幸,我们应该怎样求得幸福和成功?无数人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为此苦苦寻求人生的真谛所在,更有多少人为了获得人生的幸福和快乐,耗尽一生的精力却一无所得。人生竟是如此神秘莫测么?我们可曾在黑夜里,独自一人躺在床上思考过关于我们自身的问题: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的生活是为了什么?如何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谧?怎样才是完美的人生?
或许我们都曾经这样思考过,也为此迷茫不解而深感痛苦。人生是如此的复杂多变,以至于我们浪费了多少青春和美妙的时光,为了活命而不惜牺牲宝贵的年华。
在这本书中,哲学大师叔本华从唯意志论出发,以哲人特有的敏锐和无畏道出了人生特有的悲剧性、荒诞、虚伪与不幸,对诸如世界、人与人格、生命、地位、荣誉、财富以及审美、伦理、政治、智慧等一系列困扰人的问题,提出了许多耐人寻味的见解。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给许多处于迷茫中的人们提供了最可慰藉的处世为人的方式,深深地影响了整整几代人的思想。这是一本闪烁着高度文学价值的哲学杰作,历经百年而更加闪耀着哲思的光辉。
第一章
人生总论
我们所处的世界是怎样的,主要在于我们以什么方式来看待它,所以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世界:有人认为它荒芜、枯燥和肤浅,有人觉得它丰富、有趣而充满意义。
人生的福分
亚里士多德将人生的福分划分成三类:来自外界的福分、来自心灵的福分,以及来自肉体的福分。我不计较这种划分的内容,只想保留它的数字。据我观察,人的命运的根本不同点,可以归结为三类:
人的自身:针对人格的广泛意义而言,它包括健康、精力、美、脾气、品性、才智和教养。
人的所有:就是指财产和其他各种可能占有的一切。
人的地位: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他人把你看成什么,或更严格地说,他人是根据什么看待你的。这可以从别人对你的看法中透露出来,而别人对你的看法,又可以从你所获得的荣誉、地位和名声中明显地看出来。
人生是一次旅行
为我们的一生做周详的准备——不管是哪种准备,都是最常见且最严重的愚蠢行为。这种准备,首先假定我们会长寿,我们可能活到人类最长天年——有多少人能活那么长久!即使能活那么久,对于所完成的计划而言,也太短了。因为要实现那么多的计划,需要的时间比我们在开始时所想到的要更多。而且沿途会有许多事故和障碍。
在人世中,究竟有多少人能达到目标?最后,纵使目标达到了,我们思考时间对我们的影响,不管是我们的工作能力,还是享受的能力,不可能一辈子都一样。因此,我们全力以赴希望获得的东西,往往在得到的时候,发现已经不适合我们。
为某一伟业做准备所逝去的岁月,无意中剥夺了我们去贯彻它的力量。一个人不畏艰难和危险所累积的财富,自己却常常无法享用,勤劳所得只能留给他人;或者是,他多年努力奋斗所获取的职位,却没有能力担任。对他而言,幸福来得太晚,从另一方面说,他自己抵达得太晚,无缘享受幸福。
人生好比一次旅行,沿途所见景色跟开始的时候不同,当我们走近些,它又有变化。这就是真实的人生——对我们的愿望而言,更是如此。
我们时常找到些别的东西,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