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词语研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5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朱子語類》詞語研究
作者:馮青 著
设计:姚成号
ISBN:978-7-5161-3896-0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字数:310千字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目 录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朱熹及其《朱子語類》
第二節 《朱子語類》研究的現狀
第三節 《朱子語類》詞語研究的緣由、内容及方法
第四節 《朱子語類》詞語研究的價值
第二章 《朱子語類》的詞語性質
第一節 《朱子語類》詞語的構成
第二節 《朱子語類》的新詞新義
第三節 《朱子語類》詞語的形式
第三章 《朱子語類》文化詞研究
第一節 文化詞概説
第二節 文化詞考釋
第四章 《朱子語類》方言詞研究
第一節 方言詞概説
第二節 方言詞考釋
第五章 《朱子語類》口語詞研究
第一節 口語詞概説
第二節 口語詞考釋
第六章 《朱子語類》詞語研究的應用
第一節 詞語研究與古籍整理
第二節 詞語研究與辭書編纂
第七章 《朱子語類》校勘商補
第八章 《朱子語類》詞語研究的相關問題
第一節 《朱子語類》的語言特點
第二節 《朱子語類》詞語研究的理論問題
附錄一 詞目索引
附錄二 《朱子語類》詞語匯釋
附錄三 徵引書目
參考文獻
後 記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朱熹及其《朱子語類》
一 朱熹
朱熹,字元晦,亦字仲晦,別號晦菴、晦翁、考亭、紫陽、雲谷老人、滄州病叟等,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松岩里,出生在福建南劍(今福建南平)尤溪。生於南宋高宗趙構建炎四年(1130年),卒於寧宗趙擴慶元六年(1200年)。
朱熹天資聰慧,曾師籍溪先生胡原仲、白水先生劉勉之、屏山先生劉彥沖。年十九以建陽籍參加鄉試、貢試,榮登進士第,歷仕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任泉州同安縣主簿、知南康軍、提典江西刑獄公事、秘閣修撰、煥章閣待制、侍講等,治績卓著,蒞職勤敏,纖悉必親。但因適逢衰世,有志難遂,正如《宋史•朱熹傳》所云:“熹登第五十年,仕於外者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政治上可以説是不幸的,剛直的性格使之一直處於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
然閑暇之餘,朱熹博覽群書,大凡儒家經典、釋道之學、歷史地理、科技人文等諸多領域,無不涉獵與潛心窮研,著述頗豐[1]
,大開書院精舍[2]
,廣授弟子門徒[3]
,可謂是繼孔子之後的又一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不同時代不同階層的人都給予了他很高的評價,其女婿黃榦在《朱子行狀》中説:“道之正統,待人而後傳,自周以來,任傳道之責者不過數人,而能使斯道章章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由孔子而後,曾子、子思繼其微,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後,周、程、張子繼其絕,至熹而始著。”辛棄疾《壽朱晦翁》詩:“歷數唐虞千載下,如公僅有二三人。”清全祖望《晦翁學案》:“致廣大,盡精微,綜羅百代。”康熙序《御纂朱子全書》曰:“至於朱夫子集大成,而緒千百年絕傳之學,開愚蒙而立億萬世一定之規。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釋大學則有次第,由致知而平天下,自明徳而止於至善,無不開發後人,而教來者也。”因其儒學上的光輝成就,於寧宗趙擴嘉定元年(1208年)賜諡為“文”,世人因此而尊之為“朱文公”。理宗趙昀寶慶三年(1227年)贈“太師”,追封“信國公”,紹定三年(1230年)改尊“徽國公”。
二 《朱子語類》
(一)《朱子語類》的内容
《朱子語類》是朱熹師生問答語錄的總匯,内容涉及哲學、歷史、政治、文學以及個人治學等多种領域。按所談到的内容分“理氣”、“鬼神”、“性理”、“學”、“大學”、“論語”、“孟子”、“中庸”、“易”、“書”、“詩”、“孝經”、“春秋”、“禮”、“樂”、“孔孟周程張邵朱子”、“呂伯恭”、“陳葉”、“陸氏”、“老氏”、“釋氏”、“本朝”、“歷代”、“戰國漢唐諸子”、“雜類”、“作文”26個門目,共140卷,其中《四書》占51卷,《五經》占29卷,哲學專題、專人以及個人治學方法等占40卷,歷史、政治、文學等占20卷。[4]
表示如下:
續表
(二)《朱子語類》的形成
據卷前《朱子語錄姓氏》所載,最早的記錄始於汀州楊方的庚寅所聞,即是南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至度宗咸淳六年(1270年)黎氏靖德最終合刊《朱子語類》,足足經歷了百年,堪稱是“世紀工程”。宏偉工程的完工凝聚着眾多學者的心血。現在把它的記錄、傳抄、搜求、整理、付梓過程作一簡單的梳理。
最早致力於搜求整理的當推四川的李道傳,“博求先生之遺書;與之游者亦樂為之搜訪,多得記錄者之初本……隨其所得為卷帙次第,凡三十三家。”[5]
於寧宗嘉定八年(1215年)刊於池州,是為《朱子語錄》。李道傳之弟李性傳,“益加搜訪……得四十二家,率多初本。去其重複,正其訛舛,第其歲月,刻之鄱陽學宮。”[6]
於理宗嘉熙二年(1238年)版於饒州,是為《朱子語續錄》。建安蔡杭,認為“先師之言滿天下,二錄所收,亦豈能遽盡哉?”[7]
遂廣為搜羅,於理宗淳祐九年(1249年)刊於饒州,是為《朱子語後錄》。這“三錄”均按記錄者編排卷次。
福建莆田的黃士毅在李道傳《朱子語錄》的基礎上,“或病諸家所記互有重複,乃類分而考之。”[8]
總成七十家,增多三十八家,積一百三十八卷,於寧宗嘉定十二年(1219年)刊於眉州,是為《朱子語類》。又有浙江東陽王佖,“每加訪求,得所未見。自是朋友知舊知其有心於纂輯,亦頗互出所有以見示,凡三十有餘家……用子洪已定門目,粹為《續類》,凡四十卷。”[9]
於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年)刊於饒州,是為《朱子語續類》。這“二類”採取主題分類法,制定門目,將各家所錄歸入其中,刪其重複,注其異同。
四川導江黎靖德不憚勞苦,綜合“三錄二類”,“合五書而參校之,因數洪門目以《續類》附焉,《饒後錄》入焉,遺者收之,誤者正之,考其異同,而削其複者一千一百五十餘條”,於理宗景定四年(1263年)編成,為景定本《朱子語類大全》[10]
。
南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浙江天臺吳堅將積累而成的六十五家進行整理,削去重複,“重加會粹,以三錄所餘者二十九家及增入未刊者四家,自為別集”[11]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朱子语类》词语研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