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大战略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7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十三五”大战略
胡鞍钢,鄢一龙,周绍杰等著
浙版数媒
版权信息
“十三五”大战略

胡鞍钢,鄢一龙,周绍杰等著
©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2015
非经书面授权,不得在任何地区以任何方式反编译、翻印、仿制或节录本书文字或图表。
DNA-BN:ECFP-N00006343-20150901
最后修订:2015年9月1日
制作:许阳洋
出版: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体育场路347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10号
电子邮箱:cb@bookdna.cn
网  址:www.bookdna.cn
BookDNA是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旗下电子书出版机构,为作者提供电子书出版服务。
如您发现本书内容错讹,敬请指正,以便新版修订。
©Zhejiang Publishing United Group Digital Media CO.,LTD,2015
No.347 Tiyuchang Road, Hangzhou 310006 P.R.C.
cb@bookdna.cn
www.bookdna.cn
纸质版编目数据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5.6
ISBN:9787213067549
目 录
导 论
第一篇 总体篇
第一章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
第二章 “十三五”时期国内外环境
第三章 “十三五”时期的主题、主线
第四章 “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
第二篇 经济发展篇
第五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六章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第七章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第八章 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第九章 全方位地参与全球化
第三篇 社会发展篇
第十章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第十一章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第十二章 构建更高质量的充分就业型社会
第十三章 建设全覆盖、均等化、可持续、较高水平的社保体系
第四篇 生态文明建设篇
第十四章 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第十五章 全面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十六章 建设防灾减灾型社会
第十七章 建设气候适应型社会
第五篇 文化发展篇
第十八章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六篇 远景篇
第十九章 2030年远景展望
附录1 国家“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实施情况(2011一2014)
附录2 中国经济增长趋势(2013—2030)
后 记
导论
2015年,既是 “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又是 “十三五”规划的编制之年,国家已经正式启动这项工作。2015年下半年召开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将提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之后,国务院根据党中央《建议》起草国家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文本;最终于2016年3月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审议通过。
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对2020年乃至对21世纪上半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做出了总体设计。“四个全面”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需要明确回答什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以及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本书的主要任务就是前瞻研究、科学谋划“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较全面、系统地分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特别是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科学确定2020年发展目标,研究我国发展战略机遇期,分析和应对国际国内各种挑战与风险,把握“十三五”规划的主题和主线,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此外,本研究前瞻性地展望2030年中国发展的大趋势、大变迁,提出今后15年(2016—2030年)的远景奋斗目标。
一、 五年规划与国家发展
五年规划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手段,并已成为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中国的五年规划基本定位——为宏观经济活动提供框架性指导,为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提供依据。五年规划已经成为中国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也是评价国家治理绩效的重要依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五年规划的性质和内容早已不同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时代的“五年计划”。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五年规划的性质和作用:“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国家五年规划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按照党中央的战略布局,确立“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健全涵盖关键领域、突出重点、相互衔接、导向明确的宏观调控指标体系。特别是区分并制定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前者是为市场主体提供国家期望的发展目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来实现;后者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及中央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具有法律效力,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其实现。从这个意义上看,这是中国五年规划的创新之处,也是成功之处。
五年规划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旨在增强其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前者通常是针对五年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在人民生活水平、生产力发展、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等方面再上一个新台阶;后者是针对当年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完善宏观政策和工具组合,综合运用各种调控手段,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总体上看,五年规划具有三个特性:一是宏观性,即规划布局国家发展的整体是什么;二是战略性,即所规划的发展时期涵盖短期、中期和长期;三是政策性,即规划内容具有针对性,对于主要依靠市场调节的领域,政府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市场主体的行为发展方向尽可能与国家期望的方向一致。五年规划是一个虚实结合的规划,通过充分把握中国 ............

书籍插图:
书籍《“十三五”大战略》 - 插图1
书籍《“十三五”大战略》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十三五”大战略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