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迹·清欢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5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序言
第一卷 一寸光阴一壶酒
弦琴
围棋
书韵
古画
淡酒
清茶
第二卷 一纸诗书一年华
诗经
楚辞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第三卷 一剪梅花一溪月
疏梅
幽兰
翠竹
素菊
净莲
云松
第四卷 一方古物一风雅
金饰
银物
青铜
玉石
古陶
瓷器
第五卷 一曲云水一闲茶
楼阁
锁窗
庭院
老巷
石桥
长亭
第六卷 一树菩提一烟霞
山水
花鸟
戏曲
佛卷
道经
儒风
序言
今日夏至,我心清凉。人生匆匆三十载,一朵雨荷的初颜,抵不过易老的时光。这些年,我如一株草木,无论悲欢,总宠辱不惊地活着。不美丽,不高贵,却简约,宁静。
人生如寄,缥缈若尘。再浓郁的世味,有一天亦会淡如白水。曾经千恩万宠过的人事,终会道别,与你执手相待的,唯有明月清风,白云溪水。
最耐人寻味的,依然是那些老去的古物。一卷书、一张琴、一轴画、一朵青花、一方古玉、一支银簪。久远的历史,漫长的光阴,你不曾与它们同过生死,有过誓言,但相逢亦只需刹那。
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段忧伤如水的情感,系着一段不可遗忘的缘分,只是时间久了,有些模糊不清。寂静之时,洗尽尘埃,抚去沧桑,又重遇了当年风景,旧时心情。漫漫风烟,于山河岁月间,就这么淡去,留下安静的旧物,深情如昨。
我们只有凭借一些旧物,去开启昨天的门扉,寻觅封存已久的故事。它们亦曾有过美好的年华,在属于自己的朝代里,过尽了芳菲。后来被时光辜负,荒了心情,输给新宠。可依旧那样一厢情愿地存在,始信有一天可以重回舞台,做当初的主角。
万物通了性灵,便生出情感。我终是有幸,与它们结缘,并相约于文字,诉说一段前世今生。它本无心,安然姿态,不避红尘,无意聚散。这般从容,惊艳了我,于是珍爱着每一个生命,愿为无声的诺言,守候天荒。
世间所有安排,皆有前因。这本书,是我多年的心愿,如今亦算是了却心中情结。其实只是用简洁的文字,打理往昔深沉的年岁。千古繁华,不过是历史长廊转角处的一道薄风,而我却在水墨里,寻到了一段唐诗宋词的典雅生活。
如若可以,愿你枕书入梦,轻易躲过尘世纷繁,行遍塞北江南,和一个旧物、一帘风景相依。万物之情深,胜过了所有空盟虚誓,纵算风云换主,它亦不会离弃,共你白头。
这时间,小窗日落,疏柳淡月。你我洗却铅华,煮上一壶月光,几两荷风,说说老去的故事。任它流水四季,来往如梭。红尘一梦,饮尽千年。
第一卷 一寸光阴一壶酒
弦琴
那张琴,置于琴台上,被光阴疏离了多年。岁月没有带给它太多的风尘,静处时,有种遗落的冷艳和端雅。琴通性灵,含气质,有品德,知晓前世今生,故识得真正的主人。我与琴,并无过深的情感,却能认定,与之有过一段宿缘。
也曾想过,有那么一座宅院,古老深沉,瘦减繁华。简洁的书屋,一炉香,一张琴,一桌棋。轩窗外,几树梅柳,一地月光。想来,令人心动的,该是有一个懂弦音、识雅乐的知己。有一天,我会老去,而琴,也定然可以觅得它新的主人,拥有新的故事。
琴为天地之音,宁静悠然,旷远深长,缥缈多情。宋代《琴史》中说:“昔圣人之作琴也,天地万物之声皆在乎其中矣。”琴与万物相通,高山流水、万壑松风、波光云影、鸟语虫鸣皆蕴含其间,寄于弦上。
抚琴者,将万千心事揉入弦中,在弦音中平和泰然,体会到至静之极。听琴者,在清宁洁净的琴音中,洗澈心灵,恍若天乐。岳飞有诗云:“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仿佛抚琴之人,今生必定有一个知音,不然,纵是奏出天籁之音,亦有无法言说的缺失和遗憾。万物有情,皆可认作知己,只看你是否愿意交付真心。
在遥远的春秋时代,有一段《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被流传为佳话美谈。琴师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中秋之日,他乘船来到汉阳汉口,泊船歇息。是夜,风浪平息,云开月出,他抚琴独奏。恰逢打柴晚归的樵夫钟子期,被其琴声吸引,不忍离去。子期听懂了伯牙琴声里高山之气势,流水之柔情,二人结为知己。
月圆之时,彼此把酒言欢,约定来年中秋之日,汉口重逢。次年,伯牙在汉口抚琴等候知音,却不见子期赴约。后得知子期不幸染病去世,并有遗言,须将坟墓修在江边,只为再闻伯牙琴声。伯牙万分悲痛,行至子期坟前,弹一曲《高山》、《流水》。之后,挑断琴弦,摔碎瑶琴,知音逝,琴已无人听。他的世界,从此安静。
古琴,以其悠久的历史,目睹了世间兴衰荣辱,爱恨离愁。《诗经》里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令卓文君与之夤夜私奔,写下“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爱情诗句。晋时嵇康作《琴赋》曰:“众器之中,琴德最优。”他临刑前,从容不迫地弹奏一曲《广陵散》,至今为千古绝响。
诸葛亮巧设空城计,以沉着悠闲的琴音,智退司马懿雄兵十万。晋陶渊明有诗云:“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他归隐南山,采菊东篱,每日饮酒赋诗。这位山中隐者,世外高人,知晓琴中
雅趣,将一张无弦琴,弹到无我之境。乃至草木为之低眉,万物为之垂首。
琴为天地之音,宁静悠然,旷远深长,飘渺多情
“琴,弦乐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古文从瑟金省声。”琴,有着清、和、淡、雅的品格,历来成为文人墨客修养性情不可缺少的乐器。同样一首曲子,却因抚琴者的修养、心性不同,而弹出不一样的意境与妙处。时而飘逸似明月清风,时而清越如玉泉倾泻;时而激烈如万马奔腾,时而明净若秋水长天。
无论是喧闹的琴、寂寞的琴,愉悦的琴、悲戚的琴,流动的琴、静止的琴,最终都将升华至一种天人相和的意境。过往的恩怨,人世的冷暖,皆付诸琴弦之上。而素养高超的抚琴者,则能超然于弦外之音,达到无悲无喜、物我相忘的境界。
明屠隆论琴曰:“琴为书室中雅乐,不可一日不对清音。”琴是一种不可闲置的乐器,所以无论是否有听客,有知音,抚琴之人,都应该与清音朝暮相对。否则,时间久了,那些原本熟悉的片段、美丽的章节,会被岁月模糊,寻不见从前的光影。
唐代诗人刘长卿曾经发出“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的感慨之声。这位孤高自赏的诗人,亦觉世少知音,但仍寄情于古调,以慰寂寥。
王维则写下“独坐幽篁里,弹琴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陈迹·清欢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