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琛清史论文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8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清代旗地的性质及其变化
关于清代皇庄的几个问题
清代的八旗王公庄园
关于清初的“逃人法”
清代旗兵、余丁的地位和反抗斗争
入关前东北地区民族关系的变化
入关后满汉关系的发展变化
从《红楼梦》看清代的八旗王公贵族
满族与“康乾盛世”
清朝的民族政策
附录:杨学琛先生生平
清代旗地的性质及其变化
旗地是清代满族特有的土地占有形式。对旗地的探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满族的生产关系、阶级结构、阶级斗争及满族发展的特点。旗地的形成与变化过程,也说明了下列问题:它一方面反映出国家机器强力改变生产关系的作用,另一方面表明阶级斗争摧垮凭借暴力维持的落后剥削方式的巨大威力。
清代旗地的文件主要收藏在内务府档库中,内阁、军机处、宗人府的档库也收藏了一部分。清人的奏议、文集、方志、笔记中记述旗地的材料比较少,各朝大清会典、会典则例与事例,以及《皇朝文献通考》等官书也只简单记载了旗地的数目、分配和皇庄的组织情况。因而,关于旗地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形便成为难以了解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专门论述旗地的文章还不多。这些论著对于旗地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贡献,但是由于很少运用丰富的档案资料,作者对一些问题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们或以皇庄(旗地的一部分)的情况来概论旗地的全貌,或以后期事实作为探讨清初旗地的重要根据。对旗地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还有待开展。今就初步搜集到的中央档案馆和东北档案馆两处所保存的有关旗地的档案,结合清实录、清会典等官书,进行初步整理,略述所见如下。
一 清初旗地的性质
15~16世纪,居住在明代辽东边外的女真部落已发展到奴隶制阶段。1621年,他们进入明辽东地区(今辽沈地区)以后,迅速向封建制转化。1621年,努尔哈赤将所占据的辽沈地区大片土地授给满族人民,每丁给地六垧(每垧六亩),每三人中一人充兵,每牛录三百丁出谷二百石作为国课。同时,对汉族人民也授地六垧,并规定三丁合耕官田一垧(后改为三丁出谷二石)。这样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赋役制。1625年,又将辽沈地区大量汉人编入庄田,每庄男丁十三名,牛七头,耕地一百垧,二十垧供官,八十垧自食,建立了大批农奴制庄田,部分由贵族所有,部分赐予备御以上的八旗官员。
1644年,满族贵族勾结部分汉族地主,打败李自成部农民军,入都北京,建立起以满族贵族为首的清中央封建政权。满族贵族以八旗兵丁作为巩固统治、镇压人民的重要支柱。一方面为了长期保证兵源,另一方面为进一步扩大农奴制的剥削范围,他们大量圈占土地,逼民为奴,强制移植农奴制于关内。
掠夺土地是建立农奴制的重要条件。顺治元年(1644)十二月,世祖下谕,清查近京各州县无主荒田,“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
[1]

四年正月,又令于近京府州县内,“不论有主无主地土”,悉行圈占。
[2]

到康熙八年(1669),先后三次大规模圈占畿辅土地,共计十七万余顷,占当时全国耕地面积五百余万顷的三十分之一。
[3]
圈地是对汉族人民最野蛮的掠夺。畿辅许多州县田地被圈占殆尽,仅残留少数薄碱歉收旱涝无常的瘠土。如永清县原额地五千二百六十七顷,圈去四千四百六十七顷;固安县原额地四千零八十一顷,圈去三千五百八十五顷
[4]

;安州所剩四百余顷,俱系薄碱不堪之地
[5]

;在霸州,高阜好地悉被圈占,遗下临河水地,“历年水涝,十无一收”
[6]

。田地被圈之民或补领“碱薄屯地”,或给以“原系免粮”之“老荒和不毛之薄碱地”,年年歉收,包赔税粮。
[7]

这样逼使原住地区汉族人民“庐舍田园顿非其故”
[8]

,被迫“离其田园,别其坟墓”,“妇子流离,哭声满路”
[9]

,大批地流亡逃移,在畿辅造成极大混乱。各地驻防旗人也同样进行圈占,但数量较少。
畿辅旗地、驻防旗地和盛京旗地共同构成了清代文件中所说的“八旗旗地”。
旗地除由皇帝任意挑选、设立皇庄外,是按八旗王公、官员等次和所属壮丁数目(即“计丁授田”),在王公、官员、兵丁人等之间进行分配的。王公各按爵秩给以庄地园地,又凭借所属壮丁数目,计丁授田。官员分给园地、壮丁地,兵丁则只分给壮丁地。结果,旗地主要集中在皇帝、王公、官员等旗人农奴主手中。
占夺土地后,满族贵族一方面大量迁徙关外旧有奴仆(称为“东人”或“盛京随来陈壮丁”)入关隶庄。所谓满族“百万之众入关”,即包括巨量这种奴仆在内。另一方面大批掠夺关内人口,迫使为奴,耕地纳租。这在中央档案馆收藏的《顺治题本》中有不少的记载。
[10]

清廷制定了收买民人为奴的条例,以增加奴仆数量,还施行逼民“投充”的政策。顺治初年,摄政王多尔衮几次下令,许各旗收投充“为役使之用”。
[11]

世祖亲政以后,也宣布各旗可“收贫乏业者,用以力农”。
[12]

于是满族贵族肆无忌惮地大肆逼民投充。“距京三百里外,耕种满洲田地之处,庄头及奴仆人等,将各州县庄屯之人逼勒投充,不愿者即以言语恐吓,威势迫胁。各色工匠尽行搜索,务令投充”。
[13]

在满族贵族威胁下,畿辅民人或因田地被圈,无处栖身,或因苛派钱粮无法缴纳,或恐圈地,或惧清廷“分民屠民”,纷纷被逼投充
[14]

,形成“汉人不论贫富,相率投充”的风潮。
[15]

投充者有的携带土地,这些土地也构成了旗地的一部分。
在满族贵族推行的这一系列反动措施下,农奴制庄田在畿辅和东北大批地建立起来了。
从旗地的分配、土地所有者身份、庄田规模与经营方式看,旗地可分为皇庄、王庄、官员庄田、兵丁人等份地四个类型。根据习惯说法,官员庄田和兵丁人等份地通常称为旗地(或一般旗地),属于皇帝和王公的庄田,则称为“皇庄”“王庄”。本文也采取这种用法。以下先从皇庄说起。
皇庄也叫官庄,是清皇帝的私产。有缴纳“皇粮”专供皇室享用的内务府官庄,也有供给陵寝祀品、宫殿坛庙营缮费用的盛京所属户部、礼部、工部及三陵官庄。内务府官庄是皇庄的主要部分,由内务府会计司管理。主要有粮庄和银庄,分布于畿辅和奉天。从顺治元年(1644)圈地编庄到乾隆二十三年(1758),畿辅有粮庄三百二十二 ............

书籍插图:
书籍《杨学琛清史论文集》 - 插图1
书籍《杨学琛清史论文集》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杨学琛清史论文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