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史--大学用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大学用书
春秋史(校订本)
童书业 著 童教英 校订
中华书局
校订说明
童书业先生,字丕绳,号庸安,别名吴流、冯鸿、冯梅、冯友梅、章卷益、卷益、讷斋、童疑,1908年5月26日生于安徽,1968年1月8日卒于山东济南。原籍浙江鄞县,清末,其祖任安徽道台,举家迁居安徽,辛亥革命后定居上海。1949年后北上。
童书业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在古史古籍的考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国古代地理研究、历史理论的探讨、古代经济史研究、先秦思想史研究、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研究等领域皆有成果。学界普遍认为童先生是春秋史研究中的佼佼者,而《春秋史》是其代表作。
童先生1935年至1937年应邀赴北平做顾颉刚先生的私人研究助理,其间在顾先生指导下,为顾先生撰写了《春秋史讲义》,供顾先生在燕京、北京两所大学授课用。七七事变后顾先生辗转到齐鲁大学任职,童先生辗转到了孤岛上海。1940年夏,顾先生从成都致信童先生,命其以自己的名义为齐鲁大学作《春秋史》。童先生征得顾先生同意,修订《春秋史讲义》,成约21万字(原拟16万字)的叙述体的《春秋史》,并蒙史学名家吕思勉先生赐序。《春秋史》是将极精细的考证结果以极直白的文字写出,它将复杂变动的春秋时期作了全方位的扫描,更可贵的是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春秋时期旧的社会因素为什么,怎样地崩溃、消亡;新的社会因素为什么,怎样地萌发、成长。这就使《春秋史》成为一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断代史。童先生还拟另作约30万字的《春秋考信录》之考证文字以配合。惜因时局的动荡,《春秋考信录》多次毁于战乱,始终未能面世,现仅能从《春秋史》第一章《西周史略》的注释中略窥其面貌。
《春秋史》写成于1941年,至1946年由开明书店出版后,数十年来几度重印。近应中华书局之约,重校此书以飨读者。由于时间久远,论著中引用之书已不可能完全找到,故校对有不甚完备之处。当引文与所见书籍有不符之处时,考虑到版本问题,只要文意相合,亦不作更改。
在此书行将面世之际,谨向辛勤审编此书的李解民先生及支持此书出版的中华书局致以深深的谢意!
童教英
二〇〇六年五月于杭州
序
自来言古制度者,多据《周官》、《王制》等书,若传记诸子中整齐有条理与此类者。诸书之说,固非无所据依,然率以异时异地之事相糅杂,又以作者之意损益之,非古制之真也。且如封建之制,今文说大国百里,古文则为诸男之封,大国扩至五百里。案孟子言今鲁方百里者五;管子言齐地,亦曰方五百里;而孟子言齐地,则曰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矣。盖周初大国之封,仅等秦汉时之一县,其后开拓,寖至倍蓰。凡著书者之见地,率较其时代少旧。今文多春秋时说,其所心仪者,盖周初之制,故其说如此;《周官》则战国时书,其所心仪者,乃在春秋之时,其时鲁、卫诸邦,疆域五倍于其初者,已无从削而小之,亦不必削而小之,故其说如彼也。举此一端,余可类推。然则读经传说记若诸子之书者,必以其所据之制度,及其人所生之时世,若其所怀抱,参伍错综而考之,然后可以知史事之真,径据其说,以为古制如此则缪矣。其一笔抹杀,以为一切制度,皆古人冯亿为说,托古所改,则又矫枉而过其正者也。鄞童君丕绳,笃学好古,于乙部书尤邃。年来专治春秋史,最其所得,成此一编。其体例极谨严,而文字极通俗。征引古书,率多隐括其辞,出以己意,盖今世史家之例然也。其考证所得,著其立说之所以然,与此编相辅而行者,则取崔东壁之书之名以名之曰《春秋考信录》。其言古事,多据金石刻辞及《诗》、《书》、《左》、《国》中散见之文,而不径用经传说记诸子之成说。大体以金石刻辞证《春秋经》,以经定传,以传正说;于《左氏》,取其纪事,而舍其释经之辞;则其法之可言者也。以余所见,言春秋者,考索之精,去取之慎,盖未有逾于此书者矣。风尘緟洞,同客海滨,杀青之时,喜得先睹,敢识数言以告读者。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武进吕思勉。
自 序
这部《春秋史》,原稿本是顾颉刚师在北平燕京、北京两大学所用的讲义,当时虽由我着笔,然宗旨完全是秉承顾师的(所以书中议论有与本人不合处)。事变之后,我带着这部讲义避地到安庆,又由安庆带到上海,虽在十分为难的时候,也不曾离开它。去年夏间,接着顾师从成都来的信,命我替齐鲁大学撰写《春秋史》,我当时回信说:《春秋史讲义》的体裁尚好,当年写的时候也曾用过一番力,如把它就此废弃,未免可惜;不如就就讲义修改,另撰考证,这样可兼收普及和专门之效。顾师复信同意这一点,不过他说:这书本是你所写,现在我们分处遥远的两地,无从仔细商讨,就用你一人名义出版罢!我即遵命于去冬开始着手修撰,因人事的牵缠,直到今年六月才得勉强竣事;凡原稿缺略处,已大致补充;错误处,也已大致修正;体例次序等也略有变更。虽不能说十分惬意,但总算尽过一番心了(原稿文字有稍嫌繁赘处,因曾经顾师阅定,除必须修改处外,一概仍旧)。
本书分“正文”、“考证”两部分,正文部分约十六万言,考证部分预定三十万言;正文用叙述体(必要处也参考证),文字以浅显为主,除必不得已处,不引原文。考证部分拟仿崔东壁《考信录》的体例,定名《春秋考信录》(可作为《考信录》的续编看),与正文可分可合。这考证部分的材料已大致搜集完备,正拟着笔,而时局人事都不允许我在短期内完功,只好暂时搁置了。好在正文本是独立成书的,先行出版,亦无不可。
正文中只有第一章有附注,这因第二章以下都另有考证,为免除重复起见,所以从略(考证部分既定名为《春秋考信录》作为崔氏《考信录》的续编,则春秋以上便不必追述,所以只得把这部分的考证附在正文中作注。因本是考证而不是注,故稍嫌繁琐;其用文言文写,也因此故)。我向来主张:凡著通史,每一件大事都应该详其来龙去脉;每一个时代的前后关系,不可割断。为贯彻这个原则,所以本书以春秋的历史为中心,而附带述及太古至西周(愈前愈略)的历史(第一章定名为“西周史略”者,以西周史事较详之故)。我本另撰有“战国史略”一章附正文的最后,因友人杨宽正先生(宽)也正在替齐鲁大学撰写《战国史》,体裁完全和这部《春秋史》相同,可以合成一书,故我把已写成的“战国史略”和附注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春秋史--大学用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