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史天象记录考证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诸史天象记录考证/刘次沅著.—北京:中华书局,2015.1
(二十四史校订研究丛刊)
ISBN 978-7-101-10373-1
Ⅰ.诸… Ⅱ.刘… Ⅲ.天文学史-中国-古代 Ⅳ.P1-09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192776号

书  名
 诸史天象记录考证
著  者
 刘次沅
丛 书 名
 二十四史校订研究丛刊
责任编辑
 樊玉兰 王芳军
出版发行
 中华书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100073)
http://www.zhbc.com.cn
E-mail:zhbc@zhbc.com.cn
印  刷
 北京瑞古冠中印刷厂
版  次
 2015年1月北京第1版
2015年1月北京第1次印刷
规  格
 开本/850×1168毫米 1/32
印张
 插页2 字数394千字
印  数
 1-2000册
国际书号
 ISBN 978-7-101-10373-1
定  价
 49.00元
本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0773013),特此致谢。
目录
前言
史记
本纪、表(卷一至十五)
天官书(卷二十七)
汉书
本纪(卷一至十二)
天文志(卷二十六)
五行志下之下(卷二十七下之下)
后汉书
本纪(卷一至九)
天文上(志第十)
天文中(志第十一)
天文下(志第十二)
五行六(志第十八)
三国志
本纪(卷一至四)
晋书
本纪(卷一至十)
天文志中(卷十二)
天文志下(卷十三)
宋书
本纪(卷一至十)
天文志一(卷二十三)
天文志二(卷二十四)
天文志三(卷二十五)
天文志四(卷二十六)
五行志五(卷三十四)
南齐书
本纪(卷一至八)
天文志上(卷十二)
天文志下(卷十三)
梁书
本纪(卷一至六)
陈书
本纪(卷一至六)
南史
本纪(卷一至十)
魏书
本纪(卷一至十二)
天象志一(卷一百五之一)
天象志二(卷一百五之二)
天象志三(卷一百五之三)
天象志四(卷一百五之四)
北齐书
本纪(卷一至八)
周书
本纪(卷一至八)
北史
本纪(卷一至十二)
隋书
本纪(卷一至五)
天文志下(卷二十一)
旧唐书
本纪(卷一至二十)
天文志下(卷三十六)
新唐书
本纪(卷一至十)
天文志二(卷三十二)
天文志三(卷三十三)
旧五代史
本纪(卷一至十,二十五至四十八,七十五至八十五,九十九至一百三,一百一十至一百二十)
天文志(卷一百三十九)
新五代史
本纪(卷一至十二)
司天考第二(卷五十九)
宋史
本纪(卷一至四十七)
天文志五(卷五十二)
天文志六(卷五十三)
天文志七(卷五十四)
天文志八(卷五十五)
天文志九(卷五十六)
辽史
本纪(卷一至三十)
金史
本纪(卷一至十九)
天文志(卷二十)
元史
本纪(卷一至四十七)
天文志一(卷四十八)
天文志二(卷四十九)
明史
本纪(卷一至二十四)
天文志二(卷二十六)
清史稿
本纪(卷一至二十五)
天文志十一(卷三十六)
天文志十二(卷三十七)
附录:《魏书·天象志》三、四校勘
前言
(一)古代天象记录及其校勘
出于迷信占验和科学研究的双重目的,中国古代统治者对天象观测极为重视,在历代官方史书中留下大量系统的实时天象记录。这些天象记录数量之多、种类之齐全、延续时间之长,堪称世界之最。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历史学、科技史和现代科学研究,例如利用各种天象记录研究夏商周年代
(1)

,利用超新星记录研究恒星演化
(2)

等等。
在“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中,大多有天文志(或天象志、司天考、五行志),其中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系统地记载当时发生的天象事件。除天文志外,历代本纪中也有不少天象记录。本纪中记录的数量通常远少于天文志,但日食记载相当完整,彗星和“太白昼见”较受重视。此外,历法志中偶有比较详细的日食月食记录,用于检验历法精度;一些天象记录,也被归入五行志中。“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中的天象记录,是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的主体,此外只有极少量殷商甲骨和先秦文献的早期记录、极少量与“二十四史”同期的文献记录以及明代以后较大量的其他官方记录和地方志记录。
在某些时期,天象记录的篇幅甚至超过记载全国大事的本纪。例如《宋史》神宗熙宁一至十年,本纪共有1.1万字,天文志中这一时期的天象记录就有1.6万字。又如《元史·顺帝纪》,全卷纪事约450条,天象记录就占了40%。可见古人对天象的重视。
中国古代天象记录形式简略而公式化,通常包括年号、年、月、干支日、天象,例如《汉书·武帝纪》:“建元二年二月丙戌朔,日有食之。”
在中华书局点校本的校勘记中,各史对天象记录的处理不同。最仔细的当属《元史》:可以看出,对日干支的存否以及在月中的相对位置作了全面的检验;对志、纪的天象记录作了认真对比(《元史》本纪天象记录特别多,与天文志几乎一一对应);一些相异的记录还利用天文学常识,甚至粗略的计算判断正误。其他大多数史书都对天象记录作了干支检验、他书比对等一定程度的校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出校的标准不一。例如有的仅仅日期干支错就出校(没有别的考证),但同一卷中,别的许多干支错却没有出校。
随着现代天文学、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些天象记录的多数,都可以用现代天文计算方法加以验算,恢复出“历史的真相”。点校本校勘记中提出的许多疑问,也可以得出明确的答案。能够检验的天象包括日食、月食、月五星列宿掩犯等;不可检验的记录主要有流星陨星、客星、日月晕、太阳黑子等(彗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计算,但历史记录的认证比较困难)。例如《宋史·天文志》共载有日期、现象俱备的天象记录7991条,其中可以计算验证的5661条,不可计算的2330条
(3)

。两千年来的日、月、行星位置,现代天文计算精度可以达到0.1°左右,满足肉眼观测的极限。但对于早期日食(例如汉代以前),特定地点能否看到全食,还有一定误差。
本书所作计算,是利用自编的计算机程序,作各种可能性的搜索。读者若需检验,可以很方便地利用天文计算的商业软件。宁晓玉等比对了多 ............

书籍插图:
书籍《诸史天象记录考证》 - 插图1
书籍《诸史天象记录考证》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诸史天象记录考证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