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名玄论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8mb。
书籍内容:

净名玄论
  隋 吉藏造

  净名玄论卷第一

    吉藏法师造
  金陵沙门释吉藏。陪从大尉公晋王。至长安芙蓉曲水日严精舍。养器乖方。仍抱脚疾。恐旋南尚远。而朝露非奢。每省慰喻之言。游心调伏之旨。但藏青裳之岁。顶戴斯经。白首之年。玩味弥笃。愿使经胎不失历劫逾明。因撰所闻。著兹玄论。昔僧睿僧肇悟发天真。道融道生神机秀拔。并加妙思。具析幽微。而意极清玄。辞穷丽藻。但斯经。文约义富。意远义深。略阐未彰。广敷似现。故博采南北。捃拾古今。复捡经论。微加檀思。实有过半之功。庶免徒劳之弊。
  叙其论意。略为三别。第一名题。第二宗旨。第三叙会处。
  第一释名题 有三。一总释名。二众经同异。三别论此经。
  一总释名有三。前总序名。次释立名本门。后释本名门。

  前总释名

  说曰。夫法身元像。物感即形。至趣无言。而玄藉弥布。故知无像而无不像。无言而无不言。以无像而无不像故。住如幻智。游戏五道。无言而无不言故。即张大教网。亘生死流。是知斯经人法双举。言其人者。所谓净名。以净德内充。嘉声外满。天下借甚。故曰净名。岂止降伏魔怨。制诸外道。五百声闻自称不敏。八千菩萨失对当时矣。所言法者。谓不思议解脱。统其大归。凡有三种。一不思议境。二不思议智。三不思议教。由不思议境。发不思议智。以不思议智。[呸-不+大]不思议教。欲令受化之徒。藉教通理。因理发智。故此三门理无不摄。但门虽有三。义兼本迹。境之兴智。谓不思议本也。教谓不思议迹也。要由境发智。然后应物施教。谓以本垂迹。藉教通理。谓以迹显本。所言不思议者。谓内无功用。不假思量。外化幽微。物莫能测。故曰不思议也。解脱者。略有二。一登法身之位。舍结业之形。谓果解脱。二者道双流。二慧常并。纵任自在。尘累不拘。谓因解脱也。

  次释立名本

  略开十门。一教广为三门。二三为二论不二门。三会二为一门。四泯一归绝门。五同异门。六迷悟门。七释入门。八摄法门。九体用门。十共说门。

  一教广为三门

   凡有十句
  一维摩诘不思议解脱本者。谓不二法门。所以然者。由体不二之道。故有无二之智。由无二之智。故能适化无方。是以经云。文殊法常尔。法王唯一法。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故知不二为众圣之原。夫欲叙其末。要先寻其本。是以建篇论乎不二。问曰。不二法门。既为其本。请闻其要。答曰。一道清净。故名不二。真极可轨。所以云法。至妙虚通。故称为门。盖是总众教之旨归。统群圣之灵府。净名现病之本意。文殊问疾之所由。子欲闻之。今当略说。大论不二。凡有三品。一众人言于不二。未明不二无言。所谓下也。二文殊虽明不二无言。而犹言于无言。所谓中也。三净名[呸-不+大]默鉴不二无言。而能无言于无言。所谓上也。良以道超四句。故至圣以之冲默。不二为极。意在于斯。问三阶之说。实妙会诚文。但以后观前。似如相害。既云至趣无言。玄藉弥布。即是言于无言。乃见文殊之言深。净名之默浅。三阶之论。意所未详。答三阶之说为明理浅深。未辨应物垂教。以末难本。岂诣玄宗。今当为子当陈其意。夫不二理者。谓不思议本也。应物垂教。谓不思议迹也。非本无以垂迹。故因理以说教。非迹无以显本。故藉教以通理。若然者。要须体理无言。然后乃得应物有言耳。众人虽言于理。未明至理之无言。即未诣理也。文殊虽唱理无言。而犹言于至理。亦未称理。净名鉴理无言。而能无言于理。始诣理也。以如理无言。故能无言而言。称理无像。故能无像而像。众人未能如理无言。安能无言而言。未能如理无像。安能无像而像。故文殊之言浅。净名之默深。三阶之论。意彰于此。难曰。三阶之说若成。不二之言即坏。何者。既称不二。宁有三耶。如其有三。何名不二。即事相违。义如杅楯。答盖是以教惑理。故谓相违。若识理一教三。则有如符契。何者众人以言泯法。未息泯法之言。则为浅也。文殊欲息泯法之言。故借言以止言。借言以止。言犹未免于言。则为次也。净名欲息文殊之借言。故默显于无言。乃为极也。故教有三阶。而理无二辙。问。至理无言。而文殊言于无言。可得以言为教。净名鉴理无言。而能无言于无言。此则是理。云何亦称为教。答。子未细寻其旨。故有斯疑。若审察之。则前言已显。何者。净名寄默然之相。以显无言之理。所诠无言。即为是理能表之相。故称之为教。是以教有三门。而理无二矣。问。至理无言。而文殊言于无言。犹未极者。亦至理无相。而净名相于无相。岂诣理耶。答。文殊既言于无言。亦相于无相。净名既体理无言。故能无言于无言。亦体理无相。故能无相于无相。故名相斯寂。乃穷不二。问。净名既体理无相。何故相于无相。答。若不相于无相。何由得止于言。为欲止于言。故相于无相耳。问。若然者。在言虽止而相复存。其犹逃峰赴壑。但不免患。答曰。言犹名也。故名则为妙。相犹形也。在形则粗。既净名悟理无名。则领道非形相。故峰壑俱逃。患难都免。问。若然者。则众人之言未极。净名之默始诣。何不直显无言。而迂回三辙。答。仲尼之遇伯雪。可目击而道存。妙德之对净名。亦尔。默而相领。但玄悟之宾既置。级引之教须明。故开此三门。以通入不二。问。玄悟之宾既置。级引之教尘沙。何故唯敞三门。而不广开阶位。答。初门以言泯法。次则借言止言。后假默除借言。斯乃理无不备。教无不周。故但明三矣。

  二约人释三门

  问。夫适化无方。陶诱非一。若但明三教。将非限局圣心。答。悕玄之士。唯有三根。通理之门。无劳广说。问。教三已显。根义未报。请陈其相。答。净名既为一经之主。不二复是众教之宗。而不自谈。命众共说者。必有其深致。盖是欲寄人优劣以彰教有浅深耳。众人止为翼从乐。道根尚劣。但能以言泯法。未能息泯法之言。文殊既衔高命。而亲对击扬。则神机为次。既能借言泯法。复假言止言。净名当今教主。即悟入最深。故寄默然。显理都绝。问。唯就教主。亦约悟缘。答。所以托迹三根。本为引物。下根悟浅但诣初门。中人小深渐阶第二。上根彻理蔚登玄室。又上根闻初则领。中人待二始悟下根至三方晓。

  三约三慧释三门

  初虽悟不二。未离名言。如始习浮必须依岸。谓闻慧也。次悟既渐深。不须文字。但犹未会理。复假名言。如习浮稍久渐能深入。学犹未善。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净名玄论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