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三十论要释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09mb。
书籍内容:

唯识三十论要释
  

  唯识三十论要释

  同。或执离心无别心所。为遮此等种种异执。令于唯识深妙理中得如实解故造斯论。
  言所缘者复有二种。初明造论。后显传译。佛薄伽梵悲导有情法门虽多。其要有四因缘。唯识无相真如随对根宜诸经各说。余三理门已有广论。唯识深旨未有辨明。佛涅槃后九百年中。无著菩萨事大慈尊请说瑜伽中边等论。自造显扬对法等论显唯识理。犹未圆明。故我世亲明增菩萨遂造二论开阐一乘。初一部名唯识二十颂。显唯识理度破外计略申自宗。后一部名唯识三十。以三十颂显唯识理略破外计广申自宗。未及造释上生知足。后护法等十大论师妙极内宗善穷外论。知见弥广利乐弘多。时美其德遂称菩萨。各造一释宣畅颂文。虽其真宗并行于世。道蕴西域未布东华。我唐贞观有大三藏遍觉大师。厥名玄奘。幼小出家志高世表。师无远近业该内外。中夏法理既遍研精。他方教迹愿就寻究。遂拂衣东夏杖锡西天。周游道邦博访经诘。穷先贤之谬见通古德之未闻。名立义成来归本土。我唐先帝请为国师。虽大译真经广翻正论。于唯识深义秘同髻珠。传非其人未即翻授。唯为慈恩独训斯旨。初于贞观二十二年在慈恩寺译斯本颂。后显庆末年于坊州玉华宫寺乃翻释论。初翻之际十释别行。后因咨请糅成一本。包含名相该罗邪正。今取正义而释颂文。论所缘竟。
  言所宗者有总有别。总相分别。唯识为宗。由依唯识非有非无。无所得理造正论故。若执有空非住唯识。有所得心是戏论故。若别说者。谓依唯识教理行果为正所宗。为令有情依唯识教悟唯识理行唯识行得唯识果而造论故。教即楞伽诸大乘等。理谓八识三性等法。行谓无相六度观智。果谓智断菩提涅槃。此等宗义至文当辨。显所宗竟。
  言所归者。准诸经论略有三种。所谓归藏归乘归时。藏谓二藏。菩萨声闻。此二各三。即经律论随应相增诠解定惠。乘谓五乘。所谓无上独觉声闻及人天乘。时谓三时。即初中后。初唯说有。次唯说空。后时双说非空非有。此论即归菩萨藏中阿毗达磨。显示菩萨理行果义诠惠学故。五乘之内归无上乘。显能所乘无胜上故。三时之内归第三时。显说有空终圆理故。明所归竟。
  次释所立。于中有二。初释题目。后释颂文。释题目者如论释云。此本论名唯识三十。由三十颂显唯识理乃得圆满非增减故。犹如经百广百论等约其颂数而立名故。唯遮外境显其非有。识表内心显其非无。非有非无故名唯识。诠辨决择故称为论。诠辨唯识性相之义决择真实邪谬义故。解题目竟。
  释论文者。然准诸论或具三分。归敬述意。正陈论体。结说回向。初后有无随作者意。今此论者唯有正宗。于中大分以为三段。初一颂半略辨唯识。次有二十三颂半广辨唯识。后有五颂显修行位。其初略辨论生起云。若唯有识云何世间及诸圣教说有我法。颂曰。
  由假说我法  有种种相转
  彼依识所变  此能变唯三
  谓异熟思量  及了别境识

  释曰。颂有六句分为二义。前之三句释难标宗。后之三句出能变名。前中又二。初之二句释通外难。其中三句标宗正释。世间圣教说有我法。但由假立非实有性。我谓主宰。法谓轨持。此二皆有种种相转。我种种相。谓有情命者等预流一来等。法种种相。谓实德业等蕴处界等。转谓随缘施设有异。如是诸相若由假立依何得成。彼相皆依识所转变而假施设。识谓了别。此中识者亦摄心所。定相应故。变谓识体转似二分。相见皆依自证起故。依斯二分施设我法。彼二离此无所依故。此我法相虽在内识。而由分别似外境现。诸有情类无始时来缘此执为实我实法。如患梦者患梦力故。心似种种外境相现。缘此执为实有外境。愚夫所执实我实法都无所有。但随妄情而施设故说之为假。内识所变似我似法虽有而非实我法性。然彼似现故说为假。外境随情而施设故非有如识。内识必依因缘生故非无如境。由此便遮增减二执。境依内识而假立故唯世俗有。识是假境所依事故亦胜义有。其下三句出能变名。即初句标。余二句烈。识所变相虽无量种。而能变识类别唯三。一谓异熟。即第八识多异熟性故。二谓思量。即第七识恒审思量故。三谓了境。即前六识了境相粗故。及言显六合为一种。此三皆名能变识者。能变有二。一因能变。谓第八识中等流异熟二因习气。等流习气由七识中善恶无记熏令生长。异熟习气由六识中有漏善恶熏令生长。二果能变。谓前二种习气力故。有八识生现种种相。等流习气为因缘故。八识体相差别而生。名等流果。果似因故。异熟习气为增长缘感第八识。酬引业力恒相续故。立异熟名。感前六识酬满业者从异熟起。名异熟生。不名异熟。有间断故。即前异熟及异熟生名异熟果。果异因故。此中且说我爱执藏持杂染种能变果识名为异熟。非谓一切。初略辨竟。
  次下广辨。于中有三。初十四颂半辨三能变。次有一颂显唯识义。后有八颂释通外难。辨三能变即分为三。且初能变其相云何。颂曰。
  初阿赖耶识  异熟一切种
  不可知执受  处了常与触
  作意受想思  相应唯舍受
  是无覆无记  触等亦如是
  恒转如暴流  阿罗汉位舍

  释曰。此两颂半以十义门释初能变 初阿赖耶识者是自相门。此初能变大小乘教名阿赖耶。此识具有能藏执藏义故。谓与杂染互为缘故。有情执为自内我故。此即显示所有自相。摄持因果为自相故。此识自相分位虽多。藏初过重。是故偏说 言异熟者是果相门。此是能引诸界趣生善不善业。异熟果故说名异熟。离此余法能遍执持胜异熟果不可得故。此识果相虽多位多种。异熟宽不共故遍说之 一切种者是因相门。此能执持诸法种子令不失故名一切种。离此余法能遍执持诸法种子不可得故。此中何法名为种子。谓本识中亲生自果功能差别。此与本识及所生果不一不异。体用因果理应尔故。种子虽依第八识体。而是此识相分非余。见分恒取此为境故。诸有漏种与异熟识体无别故无记性摄。因果俱是善等性故亦名善等。诸无漏种非异熟识性所摄故。因果俱是善性摄故唯名善等。由能执持此种子故名一切种。是为自相。此识因相虽有多种持种不共。是故偏说 不可知执受处了者所缘行相门。此中了者。谓异熟识于自所缘有了别用。了别即是识之行相。识以了别为行相故。此了别用见分所摄。所言处者。即器世间。是诸有情所依处故。谓异熟识由共相种成熟力故。变似色等器世间相。即外大种及所造色。虽诸有情所变各别。而相相似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唯识三十论要释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