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篇章玄颂 - (TXT全文下载)

书籍内容:

道德经篇章玄颂
  经名:道德经篇章玄颂。北宋 宋鸾撰。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赞颂类。
  道德篇章玄颂序
  新授郢州防御判官将仕郎试大理司直兼监察御史宋鸾
  伏闻淳朴之性本乎自然,机智之源生于习作。乃知结绳阐化,可行於太古之时。染素兴悲,渐变於中和之气。既扬文字,乃别贤愚。干戈起尧舜之前,尚循正道。吊伐见汤武之际,竟薄真风。其后盘石分封,剪桐锡宠,匡君有志,求霸潜功,闲思周室之衰,始自河阳之狩。
  晋文为践土之盟,天王赴会,《春秋》讳之,日狩于河阳。周室渐微。
  因有得士失士之论,昌国亡国之谈,皆运巧心,竟摇辩舌。受黄金而不媿,取白璧以非难。苏秦则佩印以荣家,张禄则强邦而刷耿,不韦立跻於显位,李斯休叹於寒门。一时之游说逢人,万倍之贵荣入手。殊不知损伤颢气,驰逐浮云,初游崇盛之乡,终入危亡之域。及已获走鹿,别有飞龙。秦祚告终,驾海之桥嘛碧浪。汉皇启运,斩蛇之剑倚青天。绵绝既兴,文物斯盛,束西南北见车书而混同,动植飞沉感生成而优泳。县是镜清八海,尘静九州,诈伪之说不行,真厚之风复振。乃有杨子云、东方朔、郦原、袁安,并星辰锺秀,兰苣驰芳,淫於典坟,缓其进取。盖洞知前事,别固后图。是知苏秦佩印以荣家,不如杨子云执戟而仕汉;张禄强邦而刷耻,不如东方朔割肉以韬名;不韦显位爰跻,不如邮原常辞於厚禄;李斯寒门休叹,不如袁安静守於衡茅。匪生虚妄之心,但赋穷通之分,用之则如珠还浦,自有辉华;舍之则似玉藏山,孰知温润。进退得理,逍遥固躬,察玄元上善之言,师《大易》随时之义,无兴躁竞,有近冲和。遐想四贤流芳千古,但念燕台罢职,渭水谋居。自揣鄙愚,敢言述作,直以仰窥圣旨,方扇真风,弘四善以静寰区,用三宝而抚黎庶,咸归朴素,尽去浮华。因敢强味道经,辄编巴唱,随其篇目,咏其指归。或一句以分吟,或全章而纪事。虽非骚雅,但慕玄虚,唯剖丹心,上尘洞鉴。
  道经篇章玄颂卷上
  道可道章第一
  莫将常道同真道,难把常名污大名。
  《道经》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欲始能全皓素,有为终是恨聪明。
  《道经》注云:人常能无欲,则可以
  观道之要。要谓一心。
  心源直要澄虚静,情地偏宜耨坦平。
  但且勤行须洞晓,未分清浊已萌生。
  《道经》云:无令,天地之始。始者,道本也。
  天下皆知章第二
  增修德者遗荣贵,却与伊姜盛业同。
  为善匪矜分至善,成功不伐是殊功。
  《道经》注云:不敢宁居而增修德者,忘功而功存,不居而不去。
  若能养素三丹静,直到无言万事通。
  《道经》云:行不言之教。
  名立身全堪羡处,扁舟难滞五湖风。
  《道经》云:夫唯成功,不居其位。范蠡功成名遂,遁迹五湖。
  不尚贤章第三
  为革浮华不尚贤,
  《道经》云:不尚贤。
  却将金玉委山泉。
  《道经》注云:人主不御好珍奇,黄金弃於山,珠玉弃於泉。
  功名不伐归淳素,嗜欲皆销合自然。
  《道经》注云:不争功名返自然。又云:除嗜欲,去烦乱。
  吉士既能宗澹泊,佳人难更街婵娟。
  《道经》注云:放郑声,远佞人。
  虚心实腹勤修习,
  《道经》云:虚其心,实其腹。
  得到无为是洞天。
  道冲章第四
  韬藏名誉贵全身,不把闲愁挠正真。
  《道经》注云:道匿名藏誉,其用在中也。
  为吏漆园明挫锐,守关函谷是同尘。
  《道经》云:挫其锐。又云:同其尘。庄子为漆园史,尹真人为函谷关令。
  湛然混俗如澄水,邈矣延龄出大椿。
  先象帝生保安静,恰同琪树镇长春。
  《道经》云: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又注云:道至今在者,以能安静湛然,不烦劳,欲使人修身法道也。
  天地不仁章第五
  天地垂恩均万物,目为黄狗似无恩。
  《道经》注云:天地生万物,人最贵。
  天地视之如英草狗畜,不责望其报也。
  空虚不滞生成在,情欲俱忘皓素存。
  《道经》注云:天地之问空虚,弘气流行,故万物自生。人能除情欲,节滋味,清五藏,即神明居之。
  爱气养精宜守德,保身销患诚多言。
  《道经》云: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又注云:不如守德於中,育养精神,爱气希言也。
  因思玄默探微理,须觅修心静者论。
  谷神章第六
  圆清厚载穷根本,玄牝门为不死乡。
  《道经》 注云:不死之乡,道在於玄牝。玄,天也。於人为鼻。牝,地也。於人为口也。
  猛出嚣尘无得丧,静调真气觉舒张。
  六情销处如冰释,五性圆时助橘芳。
  《道经》注云:五性其鬼日魂,六情其鬼日魄。若去六情而清五性,即了玄牝之门。烟萝子云大如弹丸黄如橘,出彼玉池入金室者也。
  应用若存功行毕,自分岐路见虚皇。
  《道经》注云:虚牝之用,绵绵微妙。应用若存,其用无心,故不勤劳也。
  天长地久章第七
  天地绵长理甚微,自除矜伐是玄机。
  《道经》注云:天地生物,德用甚多,而能长久者,以其资察於道,不自矜其生成之功也。
  外身却得遐龄固,后己翻成众善归。
  《道经》注云:先人而后己。又云:外身则心忘,澹泊故身存。
  蠖屈沉泥韬远势,玉藏深岫秘通辉。
  若能宗尚无私化,莫遣行心与道违。
  《道经》注云:圣人无私,而己自厚,故能成其私也。
  上养若水章第八
  上善无如水性柔,
  《道经》云:上善若水。
  难将夷饿碍清流。偶穿积霭离幽壑,
  岂为垂杨向御沟。利济既能均万物,
  环回终不滞孤舟。
  《道经》云:水善利万物。
  方圆用智修行处,全胜秦皇驾海求。
  《道经》 注云:於事善能因任,亦如水之性,方圆随器,不滞於物。
  持而盈之章第九
  虚白为心最忌盈,莫因高贵变常情。
  《道经》注云:盈,满也。已,止也。持满必倾,不如止也。又经云: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耳。
  孙弘延钠全身禄,昊茵兢持后嗣荣。
  公孙弘开暗延宾,敦尚谦逊,终得富贵。长沙王吴芮因梅鋗有功而受封,故兢持荣禄,相传子孙也。
  秪见乘轩萦万虑,宁知敌桃梦三清。
  范蠡张良虽乘轩冕,岂忘於道。
  泛湖绝粒皆能退,无玷奇功显盛名。
  范蠡泛湖,张良绝粒。
  载营魄章第十
  抱一归身莫暂离。
  《道经》云:抱一能无离乎?
  爱民兴国要无为。
  《道经》注云:爱养万人,临治国政,
  能无为乎?当自化矣。
  三魂安静还增寿,四达分明却不知。
  《道经》注云:魂静道气不乱,魂安得寿延年。又经云: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专守精神全浩气,若生分别失婴儿。
  《道经》注云:专一冲气,使政柔和,能如婴儿,无两分别之也。
  功成不宰彰玄德,始是孙谋万代基。
  《道经》注云:道长养万物,长大不宰割,以为器用。又云:既不为主宰,人君能如此者,谓深玄之德也。
  三十辐章第十-
  空虚一毂同玄理,三十辐赓功用深。
  《道经》注云:古者车三十辐,法月数也。共一毂者,毂,有孔,众辐奏之。治身者当除情去欲,使五藏空虚,神乃归之。治国者贵能总众共扶强也。明证其理。
  埏埴显就器能受,户牖俱明道可寻。
  《道经》 注云:埏埴者,和土为饮食之器。又云器中空虚,故得有所受盛。又云:户牖空虚,人得以观出入,并比冲用之方。
  不染是非潜养素,暗嗟贪欲静调琴。
  一心无用众心服,始是逍遥出世心。
  《道经》注云:虚无制有形。
  五色章第十二
  如能贱目六情销,为腹常应气马调。
  《道经》云: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为腹则去六情,贱目则无妄视也。
  口爽直绿耽玉膳。
  《道经》云:五味令人口爽。爽,妄也。嗜於五味,则口妄言,失於道。
  心狂还似骋金镳。
  《道经》云: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又云:驰骋世务,耽着有为,如彼田猎,唯求煞获,自以心阙逐境奔驰,静而思之,是发狂病。
  出尘好继闻天鹤,溺俗须惊截道飕。
  舍欲全真宗澹泊,不居岩谷自逍遥。
  宠辱若惊章第十三
  老君垂诚甚分明,宠辱来时尽可惊。
  《道经》云:宠辱若惊。
  无玷何妨居下位,有勋须更让殊荣。
  干汤负鼎匡明主,遁越扁舟惜令名。
  伊尹负鼎干汤,盖弘利济。范蠡扁
  舟遁越,永保功名。
  能戢世尘弘利济,功成身退保前程。
  视之不见章第十四
  希夷微竟同为一。
  《道经》云:希夷微,此三者混而为一也。
  运动绳绳不可名,休把玄黄凭有色,莫将音律比无声。
  《道经》注云:绳绳者,动行无穷极。不可名者,非一色也,不可以青黄赤白黑别之。非一声也,不可以官商角征羽听之。非一形也,不可以长短大小度之。
  除情去欲真风集,执古同今至化清。
  《道经》注云:执古无为之道,以御今有为之事,则还返淳朴。
  弘道不曾分缴昧,周通上下自光明。
  《道经》云:其上不嗷,其下不昧。又注云:在上者必明,在下者必昧。唯道於上非上,在上亦不明,於下非下,在下亦不昧。
  古之善为士者章第十五
  古之善士守玄通,
  《道经》 注云:玄,天也。言其志节玄妙,能与天通。
  道德弘深不可穷。
  《道经》云:道德深远,不可识知。
  内视若盲,返听若聋,能知其长。
  豫若川行真性在,
  《道经》云:豫若冬涉川。又注云:豫,闲豫也。善士於代间法如涉冬川,众人贪着,故畏惧。今我不染,故闲豫也。
  换然冰释俗尘空。
  《道经》云:涣若冰将释。又注云:涣者解散,释者消亡,除情去欲,日似空虚,有若春冰之将释。
  徐清既得无人识,
  《道经》 注云:水浊则止而静之,徐徐乃自清。
  比浊还能与众同。
  《道经》注云:浑者守本真,浊者不照鉴也。与众合同不自尊。
  保志不盈松执滞,守其弊薄暗成功。
  《道经》注云:保此徐徐生长之道,不欲奢大盈满。又云:当须无所执滞,若执清求生,是谓盈满,将失此道。又云:夫唯不盈满之人能守其弊,不为新成。能弊者匿光荣,新成者贵功令。
  致虚极章第十六
  能清襟素臻虚极,
  《道经》注云:得道之人,损情去欲,
  五内清静,至此虚极。
  静笃弘持出世尘。
  《道经》注云:守清静,行厚笃。
  万物更生明指谕,一身甘老自因循。
  《道经》注云:万物无不枯,各复返其根,而更生也。
  心如空谷含容广,
  《道经》注云:知守真常则心境虚静,如彼空谷无不含容也。
  德合中天覆载均。
  《道经》注云:德与天通,则与道合同也。
  道乃久长延福祚,
  《道经》注云:与道合同,乃能长久。
  永元危殆显修真。
  《道经》注云:同天行道则终投其身,长元危殆之事也。
  太上章第十七
  治化须同太古时,照临如日朗元私。
  《道经》注云:太上谓太古元名号之君。下知有之者,下知上有君而不见事朴淳。
  功成事遂世方静,凿井耕田人不知。
  《道经》注云:功成而不执,事遂而无为,百姓日用而不知,谓我自然而成遂,则太上下不知也。
  远体朴淳恢正道,察常畏侮保宏规。
  《道经》注云:德又下衰,君多弊政,人不堪命,则驱以刑罚畏之,怀情相欺,明不能察,故侮之。
  若能君信长均足,岂到臣寮有面欺。
  《道经》云:信不足有不信。又注云:君之信不足,故令下有不信之人。
  大道废章第十八
  不宗大道分仁义。
  《道经》云:大道废,有仁义。
  绿失家肥别孝慈。
  《道经》云:六亲不和,有孝慈。
  驭索未能忘有作。
  人枪治政,如朽索驭六马。
  结绳方得合无为。
  上古用结绳之政。
  才高八斗时情伪。
  《道经》云:智慧出,有大伪。
  忠殉三良国祚衰。
  《道经》云:国家昏乱有忠臣。秦穆
  公以三良殉葬也。
  直到众星皆敛耀,日华还普照天涯。
  《道经》注云:大道之时,仁义没,孝慈灭,犹日盛明,众星失光。
  绝圣弃智章第十九
  圣智俱捐浩气清,
  《道经》云:绝圣弃智。
  修身何处用聪明。守玄出俗师庄叟。
  庄子逍遥任性,绝圣弃智,全真法道,着《南华真经》行於世。
  背道矜文笑弥衡。
  桥衡字正平,自恃才谋,常多踞傲。
  曳尾泛龟终遂性,不才山木保长生。
  涂中灵龟,曳尾全性,山木发地,不才保生。
  少私寡欲还淳素。
  《道经》云:少私寡欲。
  秪向丹台是玉京。
  丹台,心也。苟积功行,玉京蓬山自心而见矣。
  绝学无忧章第二十
  若能绝学即无忧。
  《道经》云:绝学无忧。
  善恶萌心亦自由。
  《道经》云: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以谕俗绝学即无忧,不绝则生息。
  察察兴谋何日静。
  《道经》云:俗人察察,立其法制。
  熙熙多欲几时休。
  《道经》 云:众人熙熙。熙熙,淫乐多情欲也。
  情田静默寻常乐。
  《道经》注云:容貌忽然若昏昧,而心寂兮绝於俗学。
  智水环回分外愁。
  《道经》云:俗人昭昭。矜巧智。
  明示鄙顽潜了悟。
  《道经》云:而我独顽似鄙。又云:顽者无分别,鄙者陋不足。而心实了悟,外若不足。.
  却胜驾海访瀛洲。
  秦皇欲驾海求瀛洲,却涉虚妄,岂能入道也。
  孔德之容章第二十一
  垢浊能容是至人,卑谦和众内修真。
  《道经》注云:有大德之人,无所不容,能受垢浊,处卑谦也。
  虽开青眼向时态,潜固丹心出世尘。
  《道经》注云:大德之人,不随时俗,所从於道也。
  恍惚无形成物象。
  《道经》注云:道唯恍惚无形,其中独为万物作法象。
  窈冥难状宝精神。
  《道经》注云:道唯窈冥无形,其中有精,实神明相居,阴阳交会。
  须知至道休天在,如秀庄椿碧洞春。
  《道经》注云:从古至今,道常在不去。
  曲则全章第二十二
  曲己修身即自全。
  《道经》注云:曲己从众,不自专则全。
  财多成惑诚通贤。
  《道经》注云:财多者惑於守身。
  机深始借张良筋,功就终摇范蠡船。
  《道经》云:不自伐,故有功。
  能绝是非宁街美。
  《道经》注云:圣人不自以为是而非人,故能彰显於世矣。
  不辞洼枉岂争先。
  《道经》 注云:枉己以伸人。又云:地洼下,水流之;人谦下,德归之。
  如宗弊薄修阴德,琼树瑶台在眼前。
  《道经》注云:人能长守弊薄,不自矜街,则人推其长。夫如是,则琼树瑶台之游,自心而去矣,非假外求也。
  希盲自然章第二十三
  若解希言道德同,
  《道经》注云:希言者,忘言也。不云志言而云希者,明自言以诠道,不可都忘。悟道则言忘,故云希尔。若能因言悟道,不滞於言则合自然矣。
  深嗟失者昧玄功。
  《道经》 云:失者同於失。谓任己失人。
  萦缠世网猿糜铄,了悟天机鹤出笼。
  《道经》 注云:执言滞教,无由了悟。又注云:体道者悟道,忘言即同於道。
  竟夕未闻延暴雨,终朝长不盛飘风。
  《道经》云: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盖言暴不能久。
  能嫌用壮持安静,心比无云月在空。
  《道经》注云:人为事当如道安静,亦不当如飘风疾雨也。
  跛者不立章第二十四
  自赏光容露俊才,秪知扬己运梯媒。
  《道经》注云:人自见於形容以为好,自见所行为应道,殊不自知形之丑,操行鄙,露才扬己,动而见尤,故不明也。
  如能昧迹见真性,若恶贪名远祸胎。
  《道经》 注云:贪权慕名,进趁功荣,则不可久立身行道也。
  须怯是非成怨府,
  《道经》注云:是己非人,乃为怨府。堪防矜伐清灵台。《道经》云:自矜者不长。灵台,心也。
  莫教害物人还畏,免到巢由去不迥。
  《道经》注云:若自是自矜之人在位,动欲伤害,故物无有不畏恶之,乃有道之人不居其国。
  有物混成章第二十五
  蓬瀛难去海涛深,徐福狂疏妄拟寻,四大须知恢世法,
  《道经》云: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盖法地则天。
  三天非远系人心。
  《道经》注云:妙用无方,强名不得,故自大而求之,则逝而往矣,自往而求之,则远不及矣。若能了悟,则返在於身心而证之。
  秦皇用壮空寻药,汉武劳神枉炼金。
  要识真源安静理,拂衣高谢入烟岑。
  《道经》注云:人当法地,安静和柔。要穷安静之理j 非绝俗遁迹之人莫能参预。
  蚕为轻根章第二十六
  道同辎重莫离身,持躁明知静是君。
  《道经》注云:辎,车也。重者,两载之物也。轻躁者贵重静,亦由行者之守辎重。故失辎重则遭冻馁,好轻躁者则生祸乱。《道经》云静为躁君。
  多欲众人愁似织,少私高士迹如云。
  汉文俭素延宗社,殷纣荒淫污典坟。
  《道经》注云:宫阙,妃后所居,超然远避而不处。汉文帝俭素,慎夫人衣不曳地。殷纣惑姐己之容,恣於淫荡。
  须到无心齐万物,不惊江上白鸥群。
  无心於物,物自归之。古有人入岛,无机,鸥不惊去。及有心取鸥,鸥飞不下。
  善间行章第二十七
  了悟玄机不下堂,须知心是白云乡。
  《道经》注云:善行道者,不下堂,不出门,於诸法中体了真性。
  烧金炼药世皆惑,涉水登山人自忙。
  不下堂,可了玄机。堪嗟昧理之人,烹炼五石,周流四海,何契於道。
  五善若能韬密用,三天必得见虚皇。
  《道经》云: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谴,善计者不用筹算,善闭者无关键,善结者无绳约。是谓五善也。
  枉教汉武劳宸宸,风入茂陵摇夕阳。
  汉武帝虽有慕仙之志,且无出俗之心,费宝玉以妄求,想蓬瀛而不到。岂知心若了悟,不假外寻,竟为李少翁、乐大所惑,终成虚妄。茂陵则武帝所葬之陵也。
  知其雄章第二十八
  知雄虽易守雌难,
  《道经》云:知其雄,守其雌。
  得似婴儿浩气安。
  《道经》云:复归於婴儿。
  若悟昭明劳万虑,争如暗昧静三丹。
  《道经》注云:人自知昭明,当复守之以暗昧,而无所见。
  不辞污浊潜丁鹤,须怯光荣陆汉坛。
  《道经》注云:知己之有荣贵,当复守之以污浊。
  治国治身弘大制,积功成日自胶鸾。
  《道经》注云:圣人用之,则以大道制御天下,无所伤割。治身则以大道制御情欲,不害精神。
  将欲取天下章第二十九
  神器来归去有为,
  《道经》注云:欲以有为治民也。
  圣人因筑太平基。始能无执终难失,
  《道经》云:执者失之。
  若恶恃强还不赢。
  《道经》注云:有所强大,必有赢弱。
  汉帝宫闱嫌绮绣,
  汉文帝俭素,慎夫人衣不曳地。
  尧君阶砌惜茅茨。登临大宝何兢畏,
  言出如纶万国随。
  《道经》 注云:上所行,下必随之。
  以道佐人主章第三十二
  八贤臣辅相时,不穷兵势恶危机。
  《道经》云: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於天下也。
  田畴先废宜关虑,
  《道经》云: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农事废,田不修也。
  胜负未知须慎微。
  《道经》注云:胜负之数,未可量也。
  去伐无骄三令肃,安民和众四方归。
  《道经》注云:善辅相者,果於止敌。盖在安民和众,必不敢求胜取强。虽果於止敌,不为寇,慎勿矜功伐取,以自骄盈,骄则败亡,故为深诫。
  谋深止敌裨元首,何必推功耀铁衣。
  夫佳兵者章第三十-
  用武争如静胜谟,
  《道经》云:夫佳兵者,不祥之器。
  陶唐明德握灵无。义高隐逸淳风远,
  俭惜茅茨瑞气敷。
  尧让天下於许由。
  销剑戟时恢帝道,垂衣裳处阐皇图。
  望夷宫祸秦无祀,空筑长城匝海隅。
  唐尧阐化,弘清静之风。不佳兵以定四方,唯垂衣而临万汇,苍生受福,鸿业益昌。谐不万於茅茨,器尽销於剑戟,万古为则,岂不休哉?秦始皇背道任智,平一寰区,志不满而祸胎萌生,识忽闻而长城遂筑。殊不知嗣传胡亥,政委赵高,刘项起於山东,章酆败於河北。赵高惧罪,遂弒胡亥於望夷官。悲夫。
  道常无名章第三十二
  朴小虽知孰敢臣?
  《道经》云: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也。
  侯王守一抚需民。
  《道经》注云:侯王若能守一精道,无为而化,则万物将自宾伏。
  德彰有道川归海,
  《道经》注云:譬道之在天下与人相应和,如川谷之与江海相流通。
  政演无为物自宾。
  《道经》云: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澹荡熏风分煦妪,涵濡甘露显平均。
  《道经》注云:侯王若能抱守精一,则天成地平,交泰致和,故乃致甘露之降,萧兰俱泽,不烦教令而自均平。取譬侯王称物平施,熏风之化。
  如何认得羲轩化,日月贞明万国春。
  知人者智章第三十三
  能分善恶方为智,
  《道经》注云:能知人好恶为智。
  自别贤愚始是明。
  《道经》注云:人能自知贤不肖,是为返听无声,内视无形为明。
  街己胜人因势盛,除情去欲见心清。
  《道经》注云:能胜人者,不过以威力。又注云:人能自胜,除去情欲,则天下无有与己争者,故为强。
  袁安知足贫胜富,炼广忘机退愈荣。
  《道经》注云:知足者富。又注云:人能强力行善,则有志於道,道亦有志於人也。
  密用成功应不识,休天长在福群生。
  《道经》 注云:人能自节,养不失其所,受天之积气,则可以长久也。
  大道泛兮章第三十四
  广被生成均万物,
  《道经》注云:万物皆得道而生。
  莫将绳墨世机同。来归造化不为主,
  《道经》云:万物归之,而不为主也。
  直到蕃昌匪恃功。
  《道经》 注云:万物恃颇冲用而生化,而道不辞以为劳,功用备成,不名己有。
  匿德藏名忘满大,
  《道经》注云:圣人法道,匿德藏名,
  不为满大。
  检身宗道致穹崇。
  《道经》注云:是以圣人法道忘功,终不自为光大,故能成光大之业。
  有虞演政调琴后,草木咸苏煦妪风。
  执大象章第三十五
  人归至道比朝宗,德契垂衣演大功。
  《道经》云:执大象,天下往。
  象外观时非彩绘,
  《道经》云:视之不见。又注云:无形非若五色,有青黄赤白黑可得见。
  世间开处是弦桐。
  《道经》云:听之不足闻。又注云:道非若五音,有宫商角征羽可得而闻。
  潜将梦寐通三岛,不降恩荣向六宫。
  国富民昌成宝祚,用之无既荡淳风。
  《道经》注云:用道治国则国富民昌,治身则寿延长,故无有尽时。又注云:以道镇静,初无言教,故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而淳风大行,万物杀阜。岁计有余,故用不可既。
  将欲歙之章第三十六
  先极贪心要息心,微明垂教理还深。
  《道经》注云:故将歙敛众生情欲,则先开张极其侈心,令自困於爱欲,则当歙然。
  须知柔弱无人竞,直胜刚强有患侵。
  《道经》云:柔弱胜刚强。
  名遂留侯能绝粒,
  汉留侯绝粒,从赤松子游。
  功成越相铸黄金。
  越相范蠡功成遁去铸其形,晨入朝之。后越王思之,金
  行权制物昌鸿业,美溢青编万古寻。
  《道经》注云:巽顺可以行权则能制物。行权
  道常无为章第三十七
  道常无为无不为,
  《道经》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也。
  侯王师法众心移。
  《道经》注云:万物已化,效於已复,欲作巧伪者,侯王将身镇抚以道德也。
  神州先广朴淳后,下国尽同清静时。
  《道经》注云:侯王若能守道无为,则万物自化,君之无为淳朴矣。
  雨露报功清德水,茅茨彰俭秀灵芝。
  侯王若演无为之化,天必降河清芝秀之瑞也。
  寰区自正恢皇化,
  《道经》注云:如能无为,天下将自正。正,安定也。
  高筑兴隆万代基。
  道经篇章玄颂卷上竟
  德经篇章玄颂卷下
  新授郢州防御判官将仕郎试大理司直兼监察御史宋鸾
  上德不德章第三十八
  须知上德宁求报,求报还嫌量有涯。
  《德经》注云:上德之人施不求报,下德之人施必望报。
  应道持心常处厚,
  《德经》注云:应道之君有非常拯技生灵之功,功行圆备,感化潜通,是能处道德之淳厚,不处礼义之华薄。
  无为弘志不居华。
  《德经》注云:有为者,道之薄。礼义者,德之华。故圣人处无为之事,居其厚,不处其薄矣。退礼义之行,去其华,自居其实矣。
  三皇淳朴真堪慕,六国浇酿未足夸。
  《德经》注云:论礼於淳朴之代,非狂则勃。忘礼於浇醉之日,非愚则诬。若能解而更张者,当退礼而行义,退义而行仁,退仁而行德,忘德而合道。人返淳朴,则上德之无所为。
  治国阴功功最大,却胜金鼎炼丹砂。
  羲皇画卦以兴文,轩后悬镜以静乱。陶尧垂衣,虞舜舞羽,大禹治水,成汤开网,咸有治世大功,政生民於化寿之域。岂炼丹独善,可齐其道德乎。
  昔之得-章第三十九
  侯王得一抚寰瀛,
  《德经》云:侯王得不为天下正也。
  法道精灵万物生。
  《德经》注云:万物法道精灵,故能生成而不灭。
  显谕无舆忘大号,因征不谷自为名。
  《德经》注云:舆者,车之别名。全而言之,即谓之舆,散谓数之,乃轮辕辖辐,其名各异,则无舆矣。亦如王侯自谓孤寡不谷,散其尊大之名,归於以贱为本。是谓深得谦冲之道。
  高天虚静群星朗,
  《德经》注云:天法道之清虚,故能尊高,不为万物污浊。
  厚地安宁九野平。
  《德经》注云:地法道之柔顺,故能安宁,久载万类而不倾动也。
  功想轩皇弘济活,维山轻举独修行。
  轩皇平蚩尤之难,济活万汇,苍生受福,永播盛美。王子晋虽吹笙感凤,度世乘龙,独善其身,顾尘埃而不染,垂恩及物,实拯技而无施。
  返者道之动章第四十
  君扣玄关莫倦劳,出尘灵迹显松乔。
  赤松子、王乔,并前古得道度世之人。
  安宁地轴生成广,运动天机气序调。
  《德经》 注云:譬如天之刚健,昼夜运动日月,四气往返周行,常不休息。以谕修道之人,若能清心,运动身中之气,日夜往返,常不休息,亦同天长。又注云:天地之物,乃万物也。有即道也。道能生成万物,是知天地之物生於有也。言万物若得天地元和刚柔动用之道,则当长生速化。故云天地之物生於有,有生於无也。
  贤相谋猷方济治,
  《德经》注云:行权者贵返於实,用有者必资於无。若能两忘权实,双泯有无,即辅相济治之理也。
  至人修习正逍遥。
  修身之人黜去聪明,韬光修习,潜乐逍遥,固不知辅相匡济之道。
  治身治国阴功足,自有途程绛阙朝。
  若治身全气,治国成功,必继赤松王乔,同朝绛阙。
  上士闻道章第四十-
  上中下士皆闻道,取舍萌心即不同。
  刻志勤行分了悟,迷心大笑是愚蒙。
  《德经》云:上士闻道,动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也。
  进如举步临深谷,
  《德经》云:进道若退也。
  明似浮云映远空。
  《德经》注云:明於道者,蒙昧其迹,以养於正,乃圣功也。
  修德若偷功行足,姓名潜纪玉皇宫。
  《德经》注云:德行内修,外若偷窃,不欲人知,立功而不街也。
  道生一章第四十二
  教人柔弱贵身全,
  《德经》注云:人君所欲教人者,当以柔弱谦虚之义教之也。
  须信强梁失自然。
  《德经》云:强梁者不得其死也。
  损志持谦高德岳,
  《德经》注云:王侯能以孤寡为名,卑以自牧,岂非损之而益乎?
  益情多欲乱心田。
  《德经》注云:愚者贵冒以求进,财复苟得,岂非益之而损乎?
  月悬秋色澄千里,江沸涛声动百川。
  越相芳尘轻世事,清风明月五湖船。
  范蠡辞荣遁越,遂性五湖,可谓道符先觉也。
  天下之至柔章第四十三
  至柔驰骋至坚时,
  《德经》注云:天下至柔者,正性也。若驰骋世务,染杂尘境,情欲充塞,则为天下至坚,是时至柔驰骋至坚之问,即显彰至坚不及至柔之性。
  尘境难迷独守夷。
  《德经》注云:无有者不染尘境,令心中一无所有,独守希夷清静,妙体混成,一无间阻,不为可欲所乱也。
  须信不言非杜口,
  《德经》注云:所谓不言非关杜口,在理既即有即无,在教亦即言即默。亦如言满天下,无口过之教也。
  始明有益自元为。
  《德经》注云:吾是知元之有益。
  霜前唳鹤闻天韵,雪际贞松出俗姿。
  《德经》注云:吾身心清静,则能合道。
  身静心清忘嗜欲,玉京存想是前期。
  若能宗道,必见玉京之岐路也。
  名与身孰亲章第四十四
  最痛多藏必厚亡,
  《德经》云:多藏必厚亡。
  若能知止即贤良。
  《德经》注云:知止不殆。
  贪名触患身如丧,润屋丰财事可伤。
  《德经》注云:徇货者将以求财,财得身亡,身货孰多?故令掷玉毁珠以全其和也。嗟乎,苟食财身丧,纵积玉于家,又何贵乎?
  风过未央摇茂草,
  未央官,萧何所修,千门万户,为天下壮丽。今则鞠为茂草,基址空存,睹此废兴,足诫贪欲。
  水流金谷带斜阳。
  金谷园,昔之贵盛,备载简书。今则野水穿流,倏为废坞,斜阳一照,能不悲乎?
  全真法道心无欲,应笑隋侯宝夜光。
  《德经》注云:名者实之宾,而代人徇名以亡身。欲令去功而全其真也。
  大成若缺章第四十五
  躁静不关怀抱者,须弘齐物出尘心。
  《德经》云:躁胜寒,静胜热。又注云:唯有清静无为之人,心安志定,方能躁胜不寒,静胜不热,泯其躁静,乃为天下正。
  直思汲黯无人继,
  《德经》注云:大直若屈。汲黯,汉之真素亮直之臣,发论匡正,无避忌讳,孰能继之,
  辩想苏秦有患侵。
  《德经》云:大辫若讷。苏秦,六国游说之士。兴智巧,尚浮伪,后至齐国遇刺客而顶,徒爱佩六国印,且不惧一朝祸,矜辫任智,可不畏乎?
  白玉洁身如玷缺,
  《德经》注云:学行大成,常如玷缺也。
  清江同志昧深沉。
  《德经》注云:冲虚其怀,乃持满之道。满而不溢,则长守富贵,用不穷矣。
  唐虞退让英风远,信史编芳好重寻。
  《德经》注云:人君政化大成,而更谦虚退让,若有亏缺。日新其德,用之不弊矣。
  天下有道章第四十六
  梁冀无才恃禁闱,不能知足赞成规。
  《德经》云:祸莫大於不知足。今以梁冀为论,且无才恃宠,可谓不知足矣。
  方当炎汉颠危日,独盛朱门跋扈时。
  后汉桓帝之时,国祚凌夷,人方浇薄。梁冀处贵极之位,而不能匡君以忠,律己以俭,乃更一门骄贵,成跋扈之臣,福过灾生,成灭身之祸。悲夫。
  孙寿正迷矜绮绣,
  孙寿,梁冀之妻。迷荡正性,耽惑美容。
  张纲徒耻问狐狸。
  汉发八使,以探天下风俗。张纲埋轮不发,云:豺狼当路,安问狐狸。遂奏梁冀之罪。
  祸盈覆炼歼三族,事污青编万古悲。
  桓帝以粱冀奢借罪深,遂令单超等围其宅,诛之。
  不出户章第四十七
  不劳窥牖见天道,
  《德经》云:不窥牖,见天道也。
  内鉴身明象外心。
  《德经》注云:圣人不出户知天下者,以己身知人,以己家知人家。
  秦汉战争矜妙略,唐虞清静朗宸襟。
  《德经》 注云:人君清静,天气自正,多欲则烦浊。
  九畴书出波澜辟,万岁声高洞壑深。
  人君若能法道清静,必至河出九畴,山呼万岁。
  六国浇酿徒敌血,漫为盟誓互相侵。
  嗟乎,六国之王不尚清静之化,但弘机智之风,徒成敌血之盟,互有相侵之志也。
  为学日益章第四十八
  负岌寻师贵艺成,词锋将淬敌青萍。
  格高自票江山秀,才赡何关笔砚灵。
  莫见爱昤矜白雪,岂知耽学聚飞萤。
  若能日损无情欲,方悟有为劳我形。
  《德经》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又注云:为学者日益见闻,为道者日损功行。益见闻为修学之渐,损功行为悟道之门。故因益积功,功忘而体道,可不休哉。
  圣人无常心章第四十九
  圣人出震无常心,
  《德经》云: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也。
  应物推恩煦妪深。
  《德经》注云:圣人之心,物感而应。应在於感,故无常心。
  存抚婴孩分帝德,
  《德经》注云:圣人念彼苍生,犹如慈母。故凡视百姓,皆如婴孩。
  指明善信显君临。
  《德经》 注云:钦善信者,吾因善信之。不善信者,吾亦善信教之,令百姓感吾德而善信。
  喜闻药石还宗道,恶见笙竿恐嗜音。
  《德经》注云:圣人广大,包荒纳污,法道象天,自行善信,皆感德港化,暗合无为之功。人君若纳谏去惑,自成善信。
  万国悦随归洞鉴,静如明月朗宸襟。
  《德经》注云:百姓皆注耳目。又注云:缅被百姓,化圣德为善,故倾耳目观圣人也。
  出生入死章第五十
  达识迷根共一途,
  《德经》注云:了悟则出生,执迷则入死也。
  若论清浊理还殊。积功累德冲青汉,
  溺俗贪名叹白须。能想蓬瀛分了悟,
  不嫌情欲认凡愚。维山略住云头处,
  应笑红尘蔽九衢。
  王子晋得道维山,乘彼白云,举袂谢时人而去。
  道生之章第五十-
  万类皆因道始生,
  《德经》注云:道始生者,一也。一生阴与阳,阴阳生万类,是知众类非道不生也。
  圣人弘德法圆清。
  《德经》 注云:天之於万物也,生则不有,为则不恃,长则不宰,任其自然,是谓天之德也。亦同人君治世矣。
  无为阐化寰区静,
  《德经》云:道德本无为,岂有情於尊贵。但万物自当尊贵之,是明自然之爵命。
  不宰推功日月明。
  《德经》云:长而不宰。
  雨露恩深苏草木,丝纶言出福黎陀。
  《德经》注云:道之於万物,非但生畜之而已。乃复长育成熟,养之覆之,全其性命。人君若能法此,治国治身,当符道尊德贵之位,亦同天然爵命,而自归之。
  直绿被物皇风远,四海倾心自太平。
  《德经》注云:道德之尊,非假爵命。但生成之功被物,而常自然贵尔。
  天下有始章第五十二
  密用修行挫六根,
  《德经》注云:不纵六根,自无祸患。
  竟无危殆保终身。
  《德经》注云:若开张六根,矜其视听以济其爱悦之事,则常有祸患,故终身不救。若挫其六根,则终身必无危殆之事。
  能嫌口爽熊翻美,须怯心迷凤髻新。
  《德经》注云:江在人身,为患最大,是非生焉,滋味攻焉。又云:眼耳鼻之门,若不为嗜欲所牵,则终身无动劳之息。熊蹯,味之珍者,所宜戒之。
  炼气永应尘不染,
  《德经》注云:常守冲和妙气,不令离散,则修治其身,长无危殆之事。
  守柔长与道相亲。
  《德经》云:守柔日强。
  问他温树无言对,
  汉孔光处之崇贵,有人问温室前树,终无言答之。盖慎密,不泄禁中事。
  方见韬光吉善人。
  《德经》注云:慎言节食,炼气韬光。使我介然章第五十三
  须信元为道甚夷,莫由邪径失宏规。
  《德经》云:道甚夷,而人好径。注云:夷,平也。径,邪道也。言非无为之道不平,而自入有为之邪径。夫小径险而难,大道安而易也。
  闲思峻宇雕墙事,争似卑宫菲食时。
  《德经》注云:崇其宫殿,饰其廊宇,则百工并作,田亩焉得不荒?田既芜,仓库焉得不虚也?
  文德若修摇木铎,武功还偃外征旗。
  《德经》注云:文德不修尚武备,即失无为之化。
  如能治国常居大,似日高明照海涯。
  《德经》注云:圣人之道,其明如日,不在天则无以照六合。圣人不居大,则无以济天下。
  善建者不拔草第五十四
  鸿基不拔伺天在,
  《德经》注云:善以道德立身立国,不可引而拔之。
  匪辗蒸尝社稷延。
  《德经》云:子孙祭祀不辍。盖社稷延洪不绝。
  君信臣忠丰至德,
  《德经》注云:修道於国,则君信臣忠,七义自生。
  重尊矜幼显通贤。
  《德经》注云:修道於乡,尊重长老,爱养幼少,教诲愚鄙,其德最长,为不可及也。
  水还沧海垂衣日,琴引熏风煦物年。
  《德经》注云:修道之国,观不修道之国,故可以唐虞之德,鉴桀纣之罪,必能政理康时也。
  法道无为临大宝,碧空长有寿星悬。
  若能法道清静,以临大宝,必有寿星之瑞。
  含德之厚章第五十五
  含德全真同赤子,
  《德经》注云:至人含怀道德之厚者,其行比於赤子也。
  始教三毒溃淳和。
  《德经》云: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乌不搏。注云:含德淳厚之人,万应不干於心神,可以比赤子者,淳和全於外,至德怀於内。以毒虫喻咦,猛兽喻痴,攫乌喻食。绝此三毒,故不为其所伤。
  张良绝粒遗轩冕,许迈修身隐薜萝。
  汉张良绝粒,从赤松子道。晋许迈修道,周游山水之胜境,不远万里。
  了悟真常宗道少,萦贪爵禄益生多。
  《德经》注云:人能知和气柔弱有益於人,则为深知道德真常之用。又云:众人以争竞爵禄,荣达日增,不知守常而求道,益生过分,动之死地。
  莫矜物壮强粱志,衰老相随事若何。
  《德经》注云:物壮极则衰老,故戒之矜壮。恃强之人,是谓不合於道也。
  知者不言章第五十六
  知者不言绿了悟,碧鸡强辩岂能知。
  《德经》注云:道无形象,盖非言说所及,唯证悟者知之。
  亲疏匪得垂蕾买鹤,
  《德经》注云:玄同无私,故不可得而亲。又注云:泛然和众,故不可得而疏。
  利害难侵曳尾龟。
  《德经》云: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也。
  箕岫坚辞神器处,桐江还应客星时。
  《德经》注云:体道自然,故不可得而贵。许由隐於箕山,尧让天下於由,坚辞不受。严陵与汉光武有旧,素不乐客星之贵,却还钓渚之时,盖不可得而贵。
  销除爱染清襟素,
  《德经》注云:既无爱染,则嗜欲之门闭矣。
  道德尊高出世姿。
  《德经》注云:既不可得亲疏,又不可得利害。不可得贵,不可得贱,是为天下贵,道德自更尊高也。
  以政理国章第五十七
  垂衣治国固元事,
  《德经》云:以无事取天下。
  哲后忘情化自清。
  《德经》注云:圣人之道,嗜欲不干於心,则奢溢绮靡之物安所用之?以此化人,自朴淳矣。
  去盗不因刑网密,
  《德经》云:法令滋章,盗贼多有也。
  安时须是赋舆轻。
  《德经》云: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注云:谓禁令多端,山泽所资有无,皆禁止之,悉加繁税,而焉得不至弥贫也。
  淳如尧酒皇风远,
  《德经》注云:政教无为宽大,则民应之淳朴也。
  静似昊江素月明。
  《德经》云:我好静而民自正。
  何必使民成缺缺,万机宽大慰苍生。
  《德经》云: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又注云:若政宽大,则人淳然朴素也。
  其政闷闷章第五十八
  祸福同途分倚伏,
  《德经》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也。
  圣人明德内含光。
  《德经》云:光而不耀。又注云:圣人虽有独见之明,常自晦昧,不以耀乱於人。
  山栖一旅翻强盛,台筑九层俄败亡。
  越王为吴王所败,势穷,以余兵栖於会稽山,用范蠡计释越而还。吴王既胜越,筑九层之台,悦西施之貌,况伍员之尸,会赵鞅之盟,仁德不修,寻为越报仇。一旦败亡,俄成丘墟也。
  谪去长沙甘退迹,
  汉贾谊,文帝叔用,为绛灌所不容,出为长沙王傅。
  诏归宣室出殊乡。
  后文帝征谊於长沙,对於宣室。
  因寻 赋深微理,天地为炉不可量。
  贾谊初谪长沙之时,以失志之际,湘
  中地多卑湿,方有疑惧,而有 集合。鹤乃南中怪乌,人皆深忌。谊以势穷道塞,遂制《 赋》,定以生死之分,达於穷通之理。赋中有天地为炉之句。盖欲明委心於天,莫测倚伏之理。后果出殊邦,却还丹阙也。
  治人事天章第五十九
  治世莫如宗啬爱,
  《德经》云:治人事天莫若啬。注云:音,爱也。人君将欲治人事天,莫若爱费,使仓康实,人知礼节,三时不害,则天降之嘉祥。
  德弘卑服保皇居。
  《德经》注云:圣主贤臣,常以卑服,悉从音爱之道也。
  惜狐裘处身元玷,
  《德经》注云:晏子狐裘三十年,此明贤臣音爱之道。
  罢露台时俭有余。
  汉文帝检德,闻筑露台,帝曰:可比十家之产。寻令罢之。
  损己敷恩人景附,
  《德经》注云:圣人损己有余,以奉人之不足也。
  穷奢黜武国空虚。
  恃四海一家,兵力强富,遂穷军势於云中,继访神仙於海上,帑藏空虚,生民疲疗也。
  探根固蒂长生理,
  《德经》注云:音爱克己之行,以成治人事天之德。帝王流而行之,非惟深根固蒂以有其国,亦乃长生久视,乘彼白云,至于帝乡。黄帝其人也。
  不假文成自献书。
  汉武之时,有李少黄自上书言有神仙之衍。遂拜文成将军。后以饰书於牛腹,诈令剖出,验其伪迹,因乃诛之矣。
  治大国章第六十
  道莅寰区绝妄求,鬼神无害服皇猷。
  《德经》注云:以道莅天下,不求无妄之福。故鬼元以见其神明。
  秦矜虎视厅三辅,禹凿龙门护九州。
  《德经》注云:《周书》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所谓圣人至治之德,莫急於拯救生灵。明德之馨香感动神明天地,非惟富寿不极,抑亦景祚无疆。秦虎视关东,不修文德,终为刘项所灭。禹凿龙门,导百川归海,活九州生民,可谓契拯救之旨。
  月助呜琴调永夜,雨笼圆沼湛高秋。
  《德经》注云:此章立意,当以至治静正为宗。今以琴谕守正,秋谕澄静,取事证理。
  化成两不相伤后,自有卿云瑞气浮。
  《德经》云:非其神不伤民,圣人亦不伤民也。
  大国者下流章第六十一
  东瞑善下百川归,
  《德经》注云:大海卑下,百川自归。大国谦下,万邦自附。
  柔静心持出世机。
  《德经》注云:工人君守於柔静,则天下交欢而归之。
  大国谦卑昌帝道,诸侯倾瞩向皇闱。
  《德经》云:大国执谦德而下小国者,不过兼畜小国为臣妾。小国取大国,为势援也。
  晋文报楚终成霸,郑忽辞齐自失机。
  晋文公未入国,尝游於楚。楚礼之,楚王问文公,他日将何报不谷。文公曰:若遇楚师,请避三舍。后归国,遇楚师,不失其信,终为盟主。郑太子忽有功於齐,齐欲妻之。忽辞以小国不伴大国,拒而不受。后为蔡仲所逐,无诸侯之援,盖失机也。
  无怠无荒弘至德,纳隍心不忘宵衣。
  《德经》注云:大国者常戒满盈。
  道者万物之奥章第六十二
  能依玄域穷深奥,须认襟虚己出尘。
  《德经》云:道者,万物之奥也。
  弘有道心分达士,佐无为主是贤臣。
  《德经》注云:若非至道大善之人,岂能重宝深奥,救人之志也。又经云:故立天子置三公,共教不善之人也。
  要均救物甘言教,曲诱迷根不善人。
  《德经》注云:圣人以甘美法味之言,尊高清静之行,以化不善之人。
  罪累永销港体悟,玉京丹鹤自相亲。
  《德经》注云:道在於悟,不在於求。既悟则自无罪累,必契冲虚也。
  为无为章第六十三
  至人因事自尘机,
  《德经》注云:众人因事以生事,道者因事以息事。
  道味无贪静所思。
  《德经》注云:道之味非俗问滋味,且道之味尚不可贪,何况俗间之味?
  但固谦心敦信诺,
  《德经》云:轻诺又寡信也。
  未尝闲恨记瑕疵。
  《德经》云:大小劣少,报怨以德也。
  要苏万汇调风处,永格三苗舞羽时。
  《德经》注云:圣人制作有为,而使无为。有虞虽调熏风,舞干羽,因有为成无为之化也。
  负宸凝旎弘大化,穆王何必会瑶池。
  虞舜凝蔬,自臻至道。何叉周穆王会於瑶池,车轮马迹将周四海,徒有虚妄之求,且非清静也。
  其安易持章第六十四
  安静修身易守持,
  《德经》注云:治身治国,安静者易守持。
  始分情欲要崩瞋。
  《德经》注云:情欲祸患,未有形兆之时,则易谋止也。
  木成干雾萌芽处,台筑参云覆篑时。
  《德经》云:合抱之木,生於毫末。又云:九层之台,起於累土。
  赵主不能轻国宝,董生须至重文辞。
  《德经》云:不贵难得之货。又注云:众人乃学俗学,所谓攻乎异端。圣人法道元为,故学於不学。岂非备复众人异端之所过患欤?赵王令兰相如送璧於秦,求其连城之价,是贵於难得之货,昧於道旨。安可使董仲舒不下帷读书,以求世利,断可知矣。
  慎终如始还无败,爱惜精神忌有为。
  《德经》云: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又注云:有为於欲,废於精神。
  古之善为道章第六十五
  善诱时人尽守愚,总销情欲似枯株。
  《德经》注云: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不环智水瞋三惑,唯荡真风静四隅。
  《德经》注云:上人贤君,善以元为之道化人,常任质朴。愚古之士,不使功智点慧之徒,惑人真性。又经云:民之难治,以多智。
  负宸有心宗大道,凝旎无事阐丕图。
  轩皇治国能如此,功就乘云出鼎湖。
  《德经》云: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轩皇宗道无事,济治四隅,后於鼎湖乘彼白云,至于帝乡。
  江海为百谷王章第六十六
  江海尊为百谷王,下流无逆水茫茫。
  征帆乍展摇风势,杲日初升蘸晓光。
  搓犯星辰仙浪阔,路通昊越碧波扬。
  人君能法谦卑德,万国乐推兴运长。
  《德经》云: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其身后之。是以处上而人不重,处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乐推无驮。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天下皆谓章第六十七
  非智非愚如不肖,
  《德经》云: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注云:不似於智,不似愚,与物不同,故言不肖也。
  常持三宝荡真风。
  《德经》云:我有三宝,保而持之。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也。
  俭成济物无多费,慈救群生有大功。
  已在上注中。
  仁德既均中土洽,道情还与上玄同。
  《德经》注云:夫慈仁者,百姓亲附。又注云:人君能行此三宝,则天地神祇固合为助护也。
  强秦舍此平区字,才筑兴基一旦空。
  《德经》云:今拾其慈且勇,拾其俭且广,拾其后且先,死矣。秦始皇拾三宝,任智力,社稷不延永。悲夫。
  善为士者章第六十八
  弘道何尝恃武威,
  《德经》注云:贵其道德,不尚武力,但用虚柔化物,不以刚武伏人也。
  非因忿怒展征旗。
  《德经》云:善战者不怒。
  羽干演化终无战,帷喔用贤方出师。
  《德经》云: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虞舜舞干羽於两阶,三苗自格。周武尊太公於帷惺,全师始行。
  项籍不虞奔去夜,
  项籍兵败垓下,闻楚声四合,知楚兵悉为汉有。遂别美人於帐中,夜遁而去。当恃强肆志之时,岂知奔败之夜乎?悲夫。
  符坚宁虑却来时。
  符坚以百万之众伐东晋,拒王猛之谏,忘水影之灾。及沥水之败,却来之时,闻风声鹤唳,以为晋军至矣。宁不慎欤?
  须知军旅难轻举,四善还能静九夷。
  《德经》云:善为士者不武,善为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
  用兵有言章第六十九
  为客持谦常守退,
  《德经》云: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也。
  攘能无臂慎兵符。
  《德经》注云:攘臂所以表怒,善战不怒,故无臂。
  仁慈兴虑是全策,轻侮萌心失远图。
  《德经》注云:以慈为主。又注云:祸莫大於轻侮敌人。
  空仗貌琳凌越国,岂知麋鹿走姑苏。
  吴王自恃兵强,凭凌越国,不思势穷国破,姑苏台侧麋鹿空游。
  莫教丧宝违深理,
  《德经》云:侮敌几丧五。宝。
  应物行机静四隅。
  《德经》注云:彼曲主兵而攻之,直不先,执兵以应之,虽则执持其兵,本无害物之意。
  吾言闷甚易知章第七十
  上圣玄言理甚明,
  《德经》云: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不能知又不能行。
  《德经》云: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者。
  目盲倾国绮罗色,耳绩迷人郑卫声。
  躁欲未销形易浊,宠荣如缚志难清。
  《德经》注云:惑於躁欲,故莫能知也,迷於荣利,故莫能行也。
  被褐怀玉沉潜者,内鉴真常徇世情。
  《德经》注云:被褐者昧其外,怀玉者明其内,故知我者希也。
  知不知上章第七十-
  知似不知分上德,
  《德经》注云:道者内知於道,外若不知,乃德之上也。
  不知知者病虚言。
  《德经》注云:不知道而妄言知,乃是妄言之病也。
  众人虽昧真常境,诸圣恒开利济门。
  守得恬和全浩气,悯方贪欲指迷根。
  随机救拔群生意,还比高天广覆恩。
  《德经》注云:圣人无此强知之病者,以其常悯众生皆有此病,是以自不能病也。
  人不畏威章第七十二
  人不畏威成宪网,
  《德经》云:人不畏威即大威至。
  使心虚白即神居。
  《德经》注云:神所居者,心也。除情去欲,使虚而生白。
  是非自见身无咎,
  《德经》注云:圣人自知己之是非於内,不见其德美於外也。
  精气常全道有余。
  《德经》注云:自爱身中精神和气。
  安寝既翻庄叟蝶,忘情还乐惠施鱼。
  《德经》注云:自知其身,防可畏之事,自爱其身,无驮神之咎。夫如是,则庄蝶惠鱼,遂出尘之乐。
  能嫌骄贵韬藏者,三径雪深关弊庐。
  《德经》注云:不自骄贵荣名於世,袁安遇雪,闭户高外,不干於人。
  勇於敢章第七十三
  勇於敢杀逆神明,
  《德经》注云:勇於果敢,有所作为者,岂同自杀其身。何也?夫不仁之人,不惧神理应报之祸,始能贾勇果敢,以杀於物。既杀必报,故知当同自杀其身,明矣。
  常抑刚强是保身。
  《德经》云:勇於不敢则活。
  畏害若能心去惑,
  《德经》注云:敢与不敢,自活其身为利,自害其身为害。
  不言还有善来亲。
  《德经》云:不言而善应。
  世情尚惜持谦士,天网宁矜用壮人。
  《德经》注云:天之网罗虽恢恢疏远,刑淫福善,毫分不失。
  看取乌江临岸处,拔山威力谢埃尘。
  项籍有技山之势,尽刎颈於乌江。
  人常不畏章第七十四
  恩深祝网独殷汤,好杀终难定纪纲。
  《德经》云:人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惧。注云:纵於情欲,动之死地,习以为常,尝无畏者。人君当以清静化之。奈何更立刑法,以诛杀常恐惧也。
  文帝恶刑循五听,
  汉文帝之时,以黄老治国,几至刑措,可谓循於五听。
  高皇宽法约三章。
  汉高祖先入关,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史民皆安堵。
  顺天治物人从化,
  《德经》注云:若人君导以寡欲,静 以无为,则人怀其生,咸皆畏死。
  代匠抡材手自伤。
  《德经》注云:人君代天理物,若行刑罪不中,亦犹拙夫代匠新木,岂唯方圆不得其法,希有不伤其手矣,可不慎之?
  铸鼎成功分道德,攀龙髯去白云乡。
  轩皇治世,弘济活之心,非惟四方清静从化,抑以鼎成功就,天垂龙髯,乘彼白云,至于帝乡。
  民之饥章第七十五
  人君奢侈即民饥,
  《德经》注云:天下之人所以饥乏不足,以其君上食用,赋之太多。
  难治还绿政有为。
  《德经》云:人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也。
  居位厚生求富盛,穷途轻死转疲羸。
  《德经》注云:居位者不能抑损有为,因之损下益上,百姓穷竭,无以供输,既不重生,使成轻死。
  逼身爵禄无心后,
  《德经》注云:夫独无以生为务者,爵禄不在意,财利不入心,任运虚怀。
  满院蓬蒿养性时。
  《德经》注云:虽贫贱,不可以利害生。张仲蔚所居,蓬蒿满院。
  直到垂衣分至化,自然难拔太平基。
  若人君垂衣阐化,需民自足,铃固太 平之基矣。
  人之生章第七十六
  草木敷荣展厚阴,
  《德经》云:万物草木生也柔脆,和 气存。
  因知枯槁雪霜侵。
  《德经》云:其死也枯槁,和气去。
  直如合抱藏幽涧,却被纤枝出众林。
  《德经》注云:根本强盛,故处於下;枝条柔弱,故生於上。盖取其柔弱在上,强梁在下。
  柔弱全生堪用意,强梁失性可惊心。
  《德经》注云:生之柔弱和气全,死之坚强和气散。欲明守柔弱者全生保年,为强梁者亡身失性也。
  符坚轻敌亡师旅,泛水不流冤气深。
  符坚恃富盛之势,恣强梁之性,败於淝水,沥水为之不流,终丧其身。
  天之道章第七十七
  须知天道谕张弓,
  《德经》云:天之道,其犹张弓乎?
  举下抑高分至公。
  《德经》云:高者抑之,下者举之也。
  自损有余嫌屋润,常嗟不足见途穷。
  《德经》云:损有余而补不足。
  虽恢皇业犹藏德,
  《德经》注云:圣人不欲天下知己之贤,是匿其功德之名,畏天之道,以损有余。
  广福苍生匪恃功。
  《德经》云:功成而不处。
  涿鹿罢兵真气在,便回銮辖访崆峒。
  黄帝罢战泳鹿,访道崆峒,见广成子也。
  天下柔弱章第七十八
  方圆似水分柔弱,
  《德经》云:柔弱莫过於水也。
  能胜刚强理甚明。
  《德经》云:柔胜刚。
  受垢推恩同渤懈,责躬成化服寰瀛。
  《德经》注云:人君若能象水之德,纳污受垢,无所忌讳,置诽谤之木、敢练之鼓,是谓社稷明主,得道贤君也。
  纵知深旨谁宗信,各蔽常情孰肯行。
  《德经》注云:柔弱之道胜於刚强,天下之人莫不知者,知有此道而不能行。
  干木德风难继踵,杜门高卧息秦兵。
  段干木居魏高外,秦不敢加兵於魏也。
  和大怨章第七十九
  天道无亲福善人,
  《德经》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也。
  若持左契即全真。
  《德经》云: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
  既无公正徒施惠,不虑仇伟欲害身。
  《德经》注云:居位者不能持执契信,致令过有所生,且奢侈在己,常检於人,邪枉在内,求正於外,患祸生我,要福於天,过不责躬,施刑於物。是与人子居而杀其父,与人兄居而戮其弟,方欲厚与玉帛,广酬爵位,拟求解释,其可得乎?
  忍见陈君忘大宝,信知江总匪忠臣。
  后庭基迹分明在,玉树翻生野草春。
  陈后主不能执信临人,唯恣奢侈,植后庭玉树,为天下胜游。江总乃最奉恩荣,不能匡救,复於三阁以预狎客。飞栈走笔,搜物象於八弦,铁翁金瓯,恃坚牢於一水。殊不知隋君演德,陈主迷心,俄至败亡,为千古悲欺。岂非江总负於平昔恩宠?悲夫。
  小国寡民章第八十
  舟车虽有未尝乘,
  《德经》云:虽有舟车,无所乘之。
  颜子箪瓢道德弘。
  《德经》注云:道在身,虽颜子草瓢,适足为甘也。
  喜见生民归寿域,
  《德经》注云:寰宇廓清之朝,致苍生於仁寿之域也。
  笑将兵甲护金陵。
  《德经》云:虽有甲兵,无所陈之。江南六朝皆都金陵,但将兵甲以固江滨,且非荡荡巍巍之德。
  无心固是安殊俗,
  《德经》注云:道在身,虽子欲居九夷,亦足为乐也。
  返朴终还用结绳。
  《德经》注云:国政还淳,人皆返朴,结绳而用之,固合元为。
  知有永嘉怀愍祸,不询良策向何曾。
  西晋武帝初以勤检之德,平定寰区。灭蜀之后,唯余吴国。允羊佑、张华、杜预之策,寻灭於吴。六合既清,万邦倾向,固可弘清静之化,复淳朴之风。而乃惑孙皓之美人,爱惠帝之弱质,迷於目前,不思远大。何曾谓其子曰:吾荷国重恩,常思献替,每见帝不询经久远图,但说平生常语。指其孙曰:汝后必罹其祸。及永嘉之际,刘聪、刘曜为逆, 并陷怀愍二帝。悲夫。
  信一实不美章第八十一
  莫爱美言终不信,信言不美益人多。
  《德经》云: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心匿耀真修习,辩口矜能诈唯阿。
  《德经》云:善者不辫,辫者不善。唯阿者,谄徇之辞。
  朴质忘机齐抱瓷,纵横违性薄悬河。
  抱翁无机胜悬河有辫。
  圣人利济民归德,
  《德经》云: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玉烛须调物象和。
  德经篇章玄颂卷下竟
  

以上为书籍的全部内容,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道德经篇章玄颂 - (TXT全文下载)